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1131885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 . 邓世昌B . 林则徐C . 关天培D . 陈化成2. (2分) 有线电报在中国架设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 商人可以用它来传递生意信息B . 它可以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C

2、. 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D . 老百姓可以用它与亲友联系3. (2分) (2017八上苏州月考)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旦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銷,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B . 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C . 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 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4. (2

3、分) (2017八上苏州月考) 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自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B . 江南制造总局C . 福州船政局D . 轮船招商局5. (2分) (2018八上罗湖月考)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销烟B .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 .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

4、,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6. (2分) (2018河南)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 . 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 . 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D .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7. (2分) 某班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下列历史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A . 李鸿章呼吁“民主”“科学”B . 康有为参加公车上书C . 孙中山提出“自强”“求富”D . 李大钊提出三民主义8. (2分) (2017八上天津月考) 饮冰室书斋,位于天

5、津市河北区民族路。这幢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将这位近代风云人物与津沽大地连在了起。书斋的主人曾领导了(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洋务运动C . 戊戌变法D . 义和团运动9. (2分) 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共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都以失败告终B .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 .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D . 都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10. (2分) 近代中国某地的一份布告称:“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其中“割台湾”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

6、D . 辛丑条约11. (2分) (2019八上利辛月考) 下面是李俊同学学习辛丑条约时整理的笔记和搜集的漫画扯线木偶,辛丑条约中最能直接反映漫画寓意的内容是( ) 时间:1901年主要内容: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 .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C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D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12. (2分)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 . 谭嗣同B . 梁启超C . 康有为D . 光绪帝13. (2分) (2019八上嘉陵期中)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的国家是( ) A . 英国B .

7、俄国C . 美国D . 德国14. (2分) (2018八上江海期末) “率军收复台湾,擂响禁烟战鼓,黄海激战千层浪,看我中华儿郎。兵谏逼蒋抗日,浴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士气长,国魂永驻沙场。”这首国魂颂中称赞的人物有( )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谭嗣同张学良李宗仁彭德怀A . B . C . D . 15. (2分)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做出了回应,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根据知识结构示意图的提示,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五四运动16. (2分) (2017八上宁津月考) 鲁迅在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

8、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子,使中国人开始认识到( ) A . 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 . 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C . 要学习西方开明的思想D . 要进行改革17.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 .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 .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8. (2分) (2018八上防城港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大、历时久、影响深

9、远,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标志是( ) A . 定都天京B . 金田起义C . 北伐西征D . 青浦大战19. (2分) (2018八上金堂期末) 李鸿章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他们在下列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的是( ) A .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 进行社会政治改革C . 维护清王朝统治D . 建设近代化企业20. (2分)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 轮船招商局B . 汉阳铁厂C . 江南制造总局D . 湖北织布局二、 综合题 (共2题

10、;共35分)21. (15分) (2017曲靖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840年6月英国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材料二: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二哥曾经痛哭不止吴玉章辛亥革命材料三: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爆发卢沟桥。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

11、。爱国将士勇激战,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1) 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武力要挟下,清政府被迫与之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东方“小国”是哪一个国家?“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指的是什么条约?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伟大的维护中国国家主权的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这场反侵略战争,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反侵路战争有何不同? 22. (20分) (2016八上蚌埠期中)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依据材料

12、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是哪个阶级领导的?它“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2) 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的含义。在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三中所说的“树墩”,进行了哪些努力?(4) 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1-1、21-2、21-3、22-1、22-2、22-3、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