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1065987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资本和剩余价值)(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跨考网独家整顿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预测,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照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某些陷阱。如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顿,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征询进行征询。一、概念题1资本答: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种历史范畴。2资本的总公式答:资本直接在流通领域内体现出来的运动形式,即GWG。3价值增值过程答: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

2、所需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4剩余价值答:由工人发明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5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答: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为发明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涉及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那部分劳动,如包装、保管以及货品运送等。非生产劳动指所有与发明物质财富无关的劳动。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答: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指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形态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不变化自身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指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可以发明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

3、量的增值,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7剩余价值率答: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实际使用可变资本的增值限度,即工人发明剩余价值的能力。8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答: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指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剩余劳动指工人为投资者发明剩余价值的时间内所耗费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实体。9超额剩余价值答:超额剩余价值:单个公司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发售从而得到的剩余价值。10绝对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答:绝对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措施

4、,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措施。11剩余价值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进行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尽量地增长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占有。12简朴协作答:简朴协作:许多劳动者在同一种生产过程和在同一投资者指挥监督下有组织地共同协作劳动的一种劳动形式。13机器协作答:机器协作:许多台同种的工具集合在一种工厂里,由同一种动力机产生动力,通过老式机构把它们带动起来生产同样产品的生产形式。14业主制答:业主制:在此类公司中,出资人是公司财产的唯一

5、所有者,同步又是公司经营者的一种小规模的公司组织。l5合伙制答:合伙制: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收益、共同监督和管理的公司制度。l6股份合伙制答:股份合伙制:股份经济和合伙经济互相融合、渗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公司制度。l7公司制答:公司制:随着大规模资本联合、协作生产而产生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规定的产权明晰、以法人财产制度为基本的现代公司制度。l8工资答:工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反映着不同的生产关系。19奖金答:是劳动力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其实质是对劳动者超额劳动支付的价值。20津贴答:是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和对某种艰苦劳动的补偿。2

6、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答:计时工资是指按照劳动时间来支付工资的形式,是基本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原则质量的劳动成果的数量支付工资的形式,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22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答: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劳动者实际得到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实际买到的消费资料和劳务,反映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呈上升趋势。二、判断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答案】【解析】2资本最初总是体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 )【答案】【解析】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互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 )【

7、答案】【解析】4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答案】【解析】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答案】【解析】6在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 )【答案】【解析】7价值增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体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答案】【解析】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 )【答案】【解析】9生产劳动就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 )【答案】【解析】10增值是资本的基本职能,因此,公有制条件下的公有资本也要增值带来剩余价值。( )【答案】【解析】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数量界线就是保证投资者基本脱离生产劳动。(

8、 )【答案】【解析】12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公司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解析】1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成果。( )【答案】【解析】1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自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常常的趋势。( )【答案】【解析】15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基本,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答案】【解析】16剩余价值规律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存在并发生作用。( )【答案】【解析】17股份公司是一种资产组织形式,自身并不表白所有制的性质。( )【答

9、案】【解析】18公司管理既具有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实现资本所有权的社会属性。( )【答案】【解析】19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体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答案】【解析】20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本,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答案】【解析】三、单选题1作为资本的货币,其流通公式是( )。AWGWBWGWCGWGDGWG【答案】D【解析】2资本流通的目的是( )。A满足消费的需要B为了使价值增值C为了发明剩余价值D为了追求使用价值【答案】B【解析】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等价互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B等价互换与价值增值的矛盾C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D不变资

10、本与可变资本的矛盾【答案】B【解析】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核心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B掌握足够的货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扩大商品互换市场【答案】A【解析】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社会条件是( )。A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和没有生产与消费资料B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和具有生产与消费资料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和消费资料但是没有生产资料D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和没有生产与消费资料【答案】A【解析】6现代市场经济的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D使用价值发明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答案】B【解析】7在价值增值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

11、本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转移价值而后者转移价值B前者转移价值慢而后者转移价值快C前者价值增值少而后者价值增值多D前者不发生价值增值而后者发生价值增值【答案】D【解析】8大规模资本联合协作生产的公司制度是( )。A业主制B合伙制C公司制D股份合伙制【答案】C【解析】9从对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计件工资是基本的工资形式B计时工资只是变相的计件工资C计件工资只是变相的计时工资D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时间支付工资的形式【答案】D【解析】10从对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始终是一致的B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之间存在差别C名义工资增长实际工资一

12、定同比增长D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而实际工资则呈下降趋势四、多选题【答案】B【解析】四、多选题1从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A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转化为资本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C货币要转化为资本,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E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答案】CDE【解析】2从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A资本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E在流通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答案】ABDE【解析】3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公式的

13、区别在于,( )。A前者以货币为媒介,后者以商品为媒介B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C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D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E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答案】BD【解析】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发明价值和使用价值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的实际使用能发明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对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E劳动力有人身自由但无法生产资料【答案】ABCD【解析】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不能低于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C具有历史和道德的因素D体现为维持劳动力自身和家属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及教育费用E所涉及的物质内容的范畴、数量和质量在日益扩大提高【答案】ABCDE【解析】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B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C劳动产品所有归资本家支配D工人和资本家共同进行管理E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强制性的【答案】ACE【解析】7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公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