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0982685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9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

2、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

3、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 人权的主体: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

4、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重点)(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 宪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重点)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 明确国家机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

5、稳定有序。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了解)5.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重点)(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6. 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重点)(1)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

6、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3)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7. 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掌握)(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

7、在阳光下运行。(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一.坚持依宪治国1.宪法包括的内容:(了解)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2.宪法的地位(重要性):(重点)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4.我国宪法的本质:(掌握)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5.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

8、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6.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掌握)(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7.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重点)(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3)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9、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 加强宪法监督8. 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了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9.如何监督权力行使?(重点)(1)法律方面: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3)公民方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

10、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10.公民行使监督权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有何积极意义?(了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11.如何全面依法治国?(重点)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

11、宪法权威。(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12.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掌握)(1)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2)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13.如何增强宪法意识?(重点)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1)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

12、法;14.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的要求是什么?(了解)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课公民权利1.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重点)(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及具体内容包括:(重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2)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公民对于任何国

13、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重点)(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年满十八周岁;(3)未被剥夺政治权利。4.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掌握)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5.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掌握)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人身自由的含义及地位(掌握)(1)含义: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

1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7.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内容:(掌握)(1)人身自由不收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重点)(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了解)(3)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了解)(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

15、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了解)8. 人格尊严权内容(掌握)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9.社会经济权利内容(了解)(1)财产权。(2)劳动权。(3)物质帮助权。10.文化教育权利的内容(了解)(1)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2)文化权利。二. 依法行使权利11. 行使权利不能超越界限的原因是什么?(了解)(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2. 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哪些界限?(重点)(1)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2)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3. 公民怎样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