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08827217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例谈摘要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在知识的传授上,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点的死记硬背,素质教育则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就是不断改进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的过程。思维品质的培养很重要。教学中通过巧引善导、精选练习、拓宽思路三种策略,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灵敏性、创造性。关键词思维品质 ;发展思维 ;创造思维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要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需循循善诱,精心启发,指导学生经历探索、

2、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变“教”为“导” ,让学生从“想学”到“会学” “乐学”,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品质获得协调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一、巧引善导,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小学生思考问题,往往海阔天空,没有什么具体根据,思维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等系列活动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在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思考、比较,自己去发现。首先,要求学生把下面分数

3、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1) =0.25=0.04=0.0125(2) 0.110.17 0.09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两组题目得数各自的特点,获得初步认识:第(1)组题的得数都是有限小数;而第( 2)组题的得数则是无限小数。随即引导学生讨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点?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组题所有分数的分子都是“ 1”,不难获得“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原因不在分子,而在于它们的分母”的印象。接着,引导学生着重研究分数的分母,要求学生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再仔细观察比较这些分母所含的质因数有什么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4、通过讨论、分析、比较,初步概括出一般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判断方法: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 2 或 5 这两个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 和 5 还有其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显然这个表述是不严密的,为了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层的认识,可以再让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为什么?、,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学生对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持不同意见。我先让学生计算=0.6,然后要求学生把分母15 分解质因数:15=3 5。而后抓住时机追问:分母15 既含有质因数5,又含有质因数3,为什么能化成有限小数呢?通过讨论,学生发现不是最简分数,实

5、质上约分后是。这个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主动学习,对概念进行严密的论证,获得了应该把“一个分数”叙述为“一个最简分数”的理性认识。这样的引导探寻,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积极探索新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维训练。在推理、判断、分析、归纳的系列活动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二、精选练习,提高思维的灵敏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解题和计算时,应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算法或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敏活。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要培养的学生的基本能力,它主要是通过训练学生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各种计算练习来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一般到特殊,在能力训

6、练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在训练中获得直接经验,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又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例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中,进行如下练习。+=+=-=-=先让学生计算,再引导讨论:比较分子是1,而分母是互质数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简捷方法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自然能悟出:把原分母之积作分母,分母之和(或差)作分子的计算方法。从而掌握了它的运算规律,有机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三、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发现知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到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与途径,引导他们突破数学知识在定势

7、的上约束,不落俗套,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例如,教学“分数乘除法”的应用时,学生在初步掌握一般“分数乘除法”的应用解题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的深化训练:“工程队修一段1200 米长的公路,结果4 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几天可修完?”教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先进行分组讨论,探寻简捷的解法。由于受到分数应用题思维定势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会列出 1200( 1200 4)的一般解法。讲评时我们要充分肯定成绩,同时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果这段公路长的具体量没有告诉我们,能否列出算式来呢?这一启迪,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新旧知识获得沟通,学生在再次讨论中,通过发挥协作学习的优势,很容易列

8、出“1( 4)”或“ 4 ”这样既简便又新颖的算式。又如,在“比例的应用”教学中,笔者出示了下面的这道习题:“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路程是 10 厘米,一辆货车从乙城开到甲城用 5 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 5:4。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多少小时后相遇?”解题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先求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再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最后才求客车和货车的相遇时间。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分析,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经过讨论, 有的学生进行这样列式: 1( +),他们这样叙述解题思路:列式中把甲乙两城路程当作单位“1”,那么货车每小时就走了全程的,客车每小时就走了全程的,用这种办法把路程问题转化为工程问题。这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切实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为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的能力和智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责任编辑:陈志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