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0867904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酵床养鸡制作技术(详细实例版)发酵床养鸡的好处,与发酵床养鸡相似,达到节省70%劳动力,节约用水,提高鸡肉品 质,显著改善鸡的外观,显著降低发病率(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等),鸡舍几乎闻不到臭味, 改善了劳作环境,与传统养鸡法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并达到零排放,不污染环境,增加经济 效益的目的。由于体现了鸡的福利,减少了氨味对鸡的影响,满足了鸡的习性,鸡的抗应激能力大大 增强,发病率大大减少,管理起来得心应手,这是发酵床养鸡给养殖户带到的最直观的好处。一次建设可以使用3 年以上,使用到期后的垫料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在发酵床养鸡舍 内,只要保持有益微生物的优势,是很容易形成一个良性的微生态平衡的,整个鸡

2、舍处于一 个有益菌占绝对优势的环境中,清爽没有异味,有益菌已深入到环境中每一个角落,显著增 强了鸡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了用药量,从而靠自身的免疫力和环境微生物的帮助,达到 了抵御疾病的目的,与传统的养鸡模式的臭气熏天,苍蝇满天,疾病不断等形成天壤之别。发酵床养鸡的鸡舍建设发酵床养鸡的鸡舍建设根据当地风向情况,选地势高燥地带建设,可以建设大棚发酵床 养鸡舍,大棚两端顺风向设定,长宽比为3 比 1 左右,高3.5 米左右,深挖地下30 公分以 上,北方则要 40 公分以上(也可以在泥土地面上四周砌30-40 公分高度的挡土墙,但同时 鸡舍也需加高30 到 40 公分),以填入垫料。地上式的更为简

3、单一些,也适用于旧鸡舍的改 造,只需要在旧鸡舍内的四周,用相应的材料(如砖块、土坯、土埂、木板、或其他当地可 利用的材料)做3040公分高的挡土墙即可,地面是泥地,垫料3040公分的垫料,加入 菌液即可以了。也可以采用半地下式的,即把鸡棚中间的泥地挖一点,如挖15 公分深,挖出的泥土,可 以直接堆放到大棚四周,作为挡土墙之用,起到了就地取材的作用。总之,只要空出高度为3040 公分的空间,放置发酵床垫料即可,再在上面盖上养鸡的 大棚即可。建设简单的大棚,以24X8米的大棚为例,面积为192平方米,造价不到8000元,而建 设相应的砖瓦结构鸡舍,需要45 万元。充分利用阳光的温度控制:大棚上复塑

4、胶薄膜、遮阳网,配以摇膜装置,棚顶每5 米或 全部设置天窗式排气装置,天热可将四周裙膜摇起,达到充分通风的目的。冬天温度下降, 则可利用摇膜器控制裙膜的高低,来调控舍内温、湿度。冬天可将朝南遮阳网提高,以增加 阳光的照射面积,达到增温和消毒的目的。使用寿命可达到6-8年。大棚发酵床养鸡的通风:不使用传统的风机进行机械通风,而是靠自然通风。垂直通风: 大棚顶部,必须每隔几米留有通气口或天窗,可以由两块塑料塑胶薄膜组成,一块固定,另 外一块为活动状态的,打开通风口时,拉动活动的塑料薄膜,露出通风口,发酵产气可以直 接上升排走,并起到促进空气对流的作用,并可垂直通风;在夏天可以利用这一通风模式。纵向

5、通风:利用摇膜器,掀开前后的裙膜可横向通风;把鸡棚两端的门敞开,可实施纵 向通风。自然通风不需要通风设备,也不耗电,是资源节约型的。发酵床鸡舍内,设定相应的育雏箱,育雏箱由三个不同温度而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箱 组成。即休息室、采食槽、饮水槽,由休息室至饮水槽的距离不可低于6080 厘米,随着 雏鸡的迹渐长大,迫使雏鸡每天至少行走5060 次。其实在发酵床养鸡舍中,雏鸡会更愿 意,或更早地离开保温箱,到发酵床中活动和戏耍,啄食垫料,刨地等活动,从而锻炼了鸡 只的健康和消化道能力。同时,每隔数米距离,放置几根支撑起来的竹架子,离地高度在5080公分左右,目的 是让成鸡可以飞上戏耍,并休息的地方,夏

6、天又可以起到清凉解暑的作用,并可相应增加养 殖密度,提高效益,减少心理应激。同时,在鸡舍外另外单独建设一个隔离栏舍,以备病鸡隔离治疗处理之用。 发酵床养鸡的垫料准备操作技术示例 发酵床养鸡垫料的配方不需要用玉米粉等能量物质,因为鸡粪中营养物质非常丰富。 如果垫料厚度为35公分,一般每平方米垫料量至少在60公斤左右,发酵床菌液为每平 方米2公斤(以下是建设30平方米发酵床鸡舍的垫料配方)。下表中的垫料主要原料都是惰性比较大的原料,您可以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适当地掺入 秸秆资源,但必须粉碎处理,或切短处理(3 公分左右长短),同时,必须是混合到下表的 惰性原料当中去,不能集中铺放秸秆料,不然会造成板

7、结,影响发酵床功能。配方 配方实例(单位为:公斤)配方1 锯末1800+发酵床菌液60公斤+水500配方2 锯末1600+稻糠200+发酵床菌液60公斤+水600配方 3 锯末1300+统糠或稻谷秕谷500+发酵床菌液60+水 600 配方 4 锯末1100+统糠或稻谷秕谷700+发酵床菌液60+水 600 配方 5 锯末1200+统糠或稻谷秕谷600+发酵床菌液60+水 600 配方 6 棉籽壳粗粉500+木屑 900+棉杆粗粉400+发酵床菌液60+水 600 配方 7 花生壳(简单粉碎)500+木屑 1300+发酵床菌液60+水 600 备注:以上配方中,虽然使用到了不同的原料配比,但在

8、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非要把各 种原料混合均匀再辅到栏中,而是可以分开辅放的,例如,最底层可以用未粉碎的稻谷壳、 未粉碎的花生壳、未粉碎的棉籽壳、粗棉杆等比较不容易分解的东西,或者说底层可以用一 些比较粗大粉碎的东西,但是上层至少20厘米,一定要用经过粉碎过后的锯末(混合或单 一原料都可以),否则会感觉到刺皮肤和不舒服。自己设计垫料配方 垫料配方设计的原则是,垫料选择的原则是:以惰性(粗纤维较高不容易被分解)原料 为主,硬度较大,有适量的营养如能量在内,各种原料的惰性和硬度大小排序为:锯木屑 统糠粉(稻谷秕谷粉碎后的物质)棉籽壳粗粉花生壳棉杆粗粉其他秸秆粗粉,惰性 越大的原料,越是要加点营养饲料如

9、米糠或麦麸,保证垫料的碳氮比在25 : 1左右,否则全 部用惰性原料如锯木屑,通透性不太好发酵比较慢,没有一些颗粒或者体积大的粗垫料在内, 发酵产热比较缓慢,所以在发酵时需要添加适量的秸秆粉末或者稻糠。注意惰性主原料的颗粒粒度不能过细或过粗,如统糠粉,以5 毫米筛片来粉碎为度,木 屑也要用粗木屑,以3 毫米筛子的“筛上物”为度。或者用粗粉碎的原料。对于锯木屑,只 要是无毒的树木、硬度大锯木屑都可以使用,有人说含有油脂的如松树的锯木屑不能使用是 不太准确的,松树、包含有特殊气味的樟树的锯木屑做养鸡等禽类发酵床都是可以使用的。 垫料厚度说明:在高温的南方,垫料总高度达到30cm即可;中部地区要达到

10、35cm,北方 寒冷地区要求至少在40cm。由于垫料在开始使用后都会被压实厚度会降低,因此施工时的 厚度要提高20%,例如南方计划垫料总高度为30cm,在铺设垫料时的厚度应该是36cm。 以上配方均为惰性比较大的原料组成,您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适当添加 20%的秸秆 类原料,但必须做下粉碎或切短处理。发酵床菌液和垫料的配方我们都知道了,下面我们说一下 制作30平方米养鸡发酵床的过程:一、准备好原料:发酵床菌液60公斤,7080%的惰性物质(锯木,稻壳,花生 壳,粉碎秸秆、玉米芯等之类的不容易腐烂的物质),2 03 0%的营养物质(麦麸,稻糠,玉米粉之类的有营养的物质),水若干(刚开始先少放

11、些,湿度不够再加,做到4 05 0%的湿度就行)。百分之10的深层土。二、把发酵床菌液一半均匀混合到准备的水中,另3 0公斤菌液和百分之二三十的营养 物质(麦麸或者稻糠玉米粉,一般情况下用麦麸或玉米粉6 0公斤左右)混合到一起,湿度 拌到5 0%左右。三、把惰性物质(锯木之类的)和营养物质(麦麸之类的)混合到一起,一边混合一边 用稀释过的发酵床菌液喷洒,一边撒30公斤发酵床菌液混合后的营养物质。拌匀的垫料的 湿度一般为 45%左右(用手握下垫料,手缝有水滴,但不会滴下来)。四、我们把步骤三中的垫料堆放到一起,再用塑料薄膜封闭起来发酵,温度2 0摄氏度 以上,发酵35天即可,低于2 0摄氏度,则

12、要发酵57天。一般堆温控制在3050C 两天就表明发酵成功。五、最后一步把发酵好的与垫料与10%的黄土混合均匀入圈。检验发酵床的制作成功的的标准1. 垫料的组成要合理:锯末(惰性物质比如花生壳稻糠之类的)占70%左右,无污染的土占 10%左右,麦麸稻糠等占 20%左右2. 水分控制要适度:40-50%3. 发酵温度最重要,发酵床需要经过发酵成熟处理(即酵熟技术)后方可放入鸡只饲养。 酵熟技术处理的目的一是增殖优势菌种,二是杀死大部分垫料原料中不利于养鸡生产的微生 物(包括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和霉菌)。制作好的垫料第二天的温度要升到40-50度左右,第 3-4天要升到60-70度,5-7天恢复到40-50度达到发酵腐熟的效果.发酵床养鸡的密度控制发酵床养鸡,一般控制养殖密度与传统养鸡略小一些,建议:1-7日龄30只, 8-14日龄 25只, 5-21日龄20只。 22-28日龄16只, 29-35日龄14只, 36-42日龄10只, 43-49日龄 9 只。另外,冬季可适当提高肉鸡饲养密度,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