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0827855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过滤能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D水蒸馏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2 . 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OH、Na+、K+BSO42、Cu2+、K+CK+、Cl、NO3DCa2+、NH4+、CO323 . 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叙述,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有光泽B能够导电、导热C具有延展性D可与氧气反应4 . 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乙和丁的

2、质量比为5:2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D甲的化学式为C2H25 .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是同种元素B表示的是离子C和能构成化合物NaClD的化学性质都相似6 .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一定不变;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其中正确的是ABCD7 .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燃烧C变色D放热8 . 生活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

3、火,可以用水浇灭B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C食用肝脏、瘦肉可以补充铁、锌等常量元素D食物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部分水解为葡萄糖9 .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B检验蜡烛中是否有氢元素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C鉴别稀H2SO4和Na2SO4溶液取样分别加人BaCl2溶液,观察现象D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人适量的K2CO3溶液,过滤AABBCCDD10 .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庆典气球的填充气,较安全B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铝制品

4、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小苏打可制作发酵粉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11 .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如图1),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可燃冰的最大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依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为B反应前后,元素和分子的种类都没有变化C反应前后,氢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D反应中、四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 某溶液经分析同时含有大量的Cu2+、H+、SO42-、X-,对于这种溶液认识正确的是( )可导电;pH7;足量的铁丝放入后表面有气泡;

5、足量的铁丝放入后表面会有红色物质;X-可能是氢氧根离子。A只有B只有C只有D二、填空题13 . 2015年5月,尼泊尔发生大地震(1)地震发生时,如果厨房里的管道煤气泄漏,是否可以开灯检查?_(填“是”或“否”)。如果遇上火灾发生,逃离时用湿布捂住口鼻的理由是_。(2)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喷洒某种含NaClO的消毒液,其原理是2NaOH+XNaClO+NaCl+H2O,物质“X”应为_。NaClO能与空气中的H2O、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简答题14 . 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的单位是_;当温度为_时,A

6、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50时。20g水中加入_g A物质,恰好得到饱和溶液。(3)40时,如果A、B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该质量分数可以是_(选填下列编号)。a. b. c. d.(4)要将A物质从其溶液中结晶析出,采用蒸发结晶,理由是_。(5)如果A溶液中有少量的B杂质,为了得到较纯净的A,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而不采用蒸发结晶,理由是_。15 . 请根据图所示内容回答问题。图1是改进的“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能得到“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这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图2用木屑和煤粉探究燃烧的条件。取木屑和煤粉各少许,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片刻,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起来,由此得到的结

7、论是_。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生日会上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西气东输工程惠及广州,许多花都家庭都用上了来自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进口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图3是燃气报警器的安装示意图,为了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正确的安装方法是_选择“A“或“B”。四、推断题16 . 已知A、B、C、D、E、F、G、H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八种物质,其中A、B、H为三种黑色粉末,D、G为两种红色粉末,F与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D的化学式为_。(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8、(4)反应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用途是_。五、科学探究题17 .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1)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发生时,可观察到装置A中锥形瓶内明显的现象是_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从左至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填写序号)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做燃料B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C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

9、化氢制取氧气的速率D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物质(2)塑料方便袋的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他们所选装置按“氧气(含少量水蒸气)C1BC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完全充分进行),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仪器C1的作用是_仪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仪器B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如果仪器C2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若装

10、置中没有连接仪器C1,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之一)。六、计算题18 . 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某氯化镁样品(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的实验检测,各取15克样品溶于一定质量的水中分别得到71.7克溶液,再分别逐滴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数据如下表:甲乙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80130135生成沉淀质量/g5.88.78.7计算:(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题1、三、简答题1、2、四、推断题1、五、科学探究题1、六、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