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第十章:外部性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对路人不安全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补贴=外部利益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
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排的激励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能比管制以更低的成本降低污染低成本企业出售污染许可证,高成本企业购买之污染的减少主要集中在那些减少污染成本低的企业企业对污染权的需求也是污染价格的减函数矫正税增加污染价格,减少了企业污染需求的数量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限制了供给污染的权利,与税收有同样的效果当政策制定者不知道需求曲线位置,许可证制度能更好的达到减少污染的目标庇古税与污染许可证的等同性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组织,把不同经营类型的商业组织合并,利益各方签订合约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他们就能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私人市场可以自己达到有效率的结果私人结果=有效率的结果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私人市场最后都能达到有效率的结果为什么私人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有效?1,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最终使双方达不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2, 固执等待一个对自己更好的交易3, 协调问题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协调各方成本高昂、困难、甚至不可能外部性:当买卖双方间的交易直接影响到第三方。
负外部性:社会最优数量小于市场均衡数量正外部性:社会最优数量大于市场均衡数量受外部性影响的人可以私下解决问题科斯定理:若利益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协商,那么他们总会达成协议使资源配置有效率当利益各方不能充分解决外部性,政府应该介入政府可以管制,也可以通过庇古税使外部性内在化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生活中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当物品可以免费获得时,通常用以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就难以发挥作用了当一个物品没有价格,私人市场就不能保证该物品能在合适的数量下进行生产和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有可能矫正由此导致大市场失灵,提高经济福利物品的不同类型:排他性可以组织其他人享用该物品某人对该物品的使用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享受四类物品: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自然垄断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冰激凌,衣服,拥挤的收费公路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国防,只是,不拥挤的不收费公路公共资源,有竞争性,无排他性海洋中的鱼,环境,拥挤的不收费公路自然垄断,有排他性,无竞争性消防,有线电视,不拥挤的收费公路对于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有价值的东西没价值因此关于生产消费的私人决策会引起无效率的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可以潜在地增进经济福利。
搭便车问题:一个人从一种物品中获益,但是却避免了为此支付既然人们不能被排除在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之外,那么个人就会拒绝为该物品支付,寄希望于别人为此支付搭便车问题阻碍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政府可以决定提供公共物品,只要总收益大于总成本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为此支付,政府能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好一些重要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计划成本收益分析:估计物品对于社会整体而言的总成本和总收益困难,赖以估计社会收益和资源成本的价格并不存在,生命的价值、消费者的价值和审美的价值都难以估计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对于想使用的人,总是可以免费得到它们具有竞争性,因为某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公共资源,无排他性,不能组织搭便车者的使用,企业无激励提供该物品,政府确认它们的供给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一人使用减少另一人对它的享用,政府确保它们不被过度使用公地悲剧:说明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私人激励(免费使用土地)超过社会激励(有保护的使用)防止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政策:管制资源的使用征收矫正性税收,打渔捕猎的许可证,对拥挤的公园收门票拍卖使用资源的许可证公共资源的例子:清洁的空气和水,石油矿藏,拥挤的道路,海洋的鱼类。
奶牛没有绝种:私人所有权的利润动机产权的重要性:当产权没有很好地被确立(某些有价值的物品没有拥有合法权利的所有者来支配),市场就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公共物品往往供给不足,而公共资源却消费过度问题源于产权没有很好的建立:没有人拥有空气的产权,每人能够对污染者收费每人能对从国防中收益的人收费政府能够使用合适的政策潜在地解决这些问题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排他性:有可能组织别人使用该物品竞争性:如果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妨碍了其他人对同一物品的享用由于人们使用公共物品不付费,当该物品由私人提供,就有激励去搭便车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多少取决于成本收益分析由于人们使用公共资源无需付费,就容易过度地使用之政府想办法限制对公共资源的使用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提供公共物品,监管公共资源的使用,解决外部性的影响政府需要通过税收来筹集收入,来行使这些职能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那种物品的销售量,税收由买者和卖着分摊,具体的分摊比例取决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引起了无谓损失美国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从经济中征收的税收占整个税收的三分之二最大的来源:个人所得税工薪税:对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所征的税,又称“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税:由此获得的税收收入必须用来支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公司所得税:根据公司利润(公司出售物品劳务的收入减去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的成本)对其征收的税货物税(销售税):向汽油、香烟、酒精饮料等特殊物品征收的税中国:从经济中的税收约占百分之六十,主要来源是增值税和营业税联邦政府的支付:转移支付和购买公共物品和服务转移支付,是政府的一种支付,不是为了交换其他物品和劳务,是政府支出的最大部分支出类别:社保(最大一类),国防,收入保障,医疗保障,健康,净利息联邦政府的支出最大支出,社会保障(对老年人的转移支付)医疗支出,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和其他保健支出(对穷人、医学研究支付)收入保障,对贫困家庭的转移支付当政府支出超过了政府收入,预算赤字就出现了,政府通过向公众借款来弥补赤字未来财政挑战:社保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增加增税,增加年轻人的负担当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预算盈余,可用来减少政府的未偿债务州和地方政府,征税约占总税收的百分之四十销售税,财产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支出:教育,公共福利,高速公路税收与效率如果一种税制能以对纳税人来说较低的成本筹集到等量的收入,这种税制就比另一种更有效率。
纳税人的成本:税收支付本身,无谓损失,管理负担无谓损失:(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税收扭曲了激励,人们根据税收激励,而不是他们买卖物品和劳务的真实成本和利益来配置资源导致无谓损失,纳税人经济福利的减少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的部分所得税和消费税所得说减少了储蓄的激励消费税,维持对储蓄的激励,对个人退休保障和长期经济增长都有利管理负担,包括人们为遵照税法纳税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鼓励人们将资源用在合法避税上,比如雇佣会计师寻找税制的漏洞来减少税收负担通过简化税法可以减少税制的管理负担,但是在政治上困难平均税率: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衡量纳税人做出的牺牲边际税率:增加一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衡量税收对工作努力程度、储蓄的影响边际税率决定所得税的无谓损失定额税: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定额税最有效率,没有引起无谓损失,没有扭曲激励,最小化管理负担然而,定额税不公平,富人和穷人付同样多的税收税收政策的另一个目标:平等公平地分配税收负担对于平等达成共识很困难收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努力使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似,使用的多,支付的也应该多汽油税,被用来支持公路网的运营。
支付能力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主张所有的纳税人应该做出“平等的牺牲”纵向平等,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比例税,不管收入多少,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类退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累进税,高于美国,实行累进税横向平等,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但是很难对除了收入以外何种因素决定支付能力达成共识婚姻税,结婚影响了一对夫妇的纳税义务,因为税法将一对配偶作为单一的纳税人看待夫妻双方结婚后,他们不再作为个人纳税,而是作为一个家庭纳税如果两人收入相当,他们总的纳税义务在结婚之后增加了增加的税收称为“婚姻税”或者“结婚罚款”若结婚后减少,减少的纳税称为“婚姻补贴”在目前美国税法下,有相近收入夫妻要缴纳婚姻税,有不同收入夫妻能得到婚姻补贴许多人主张改革税收体制,以使其对婚姻状况保持中性理想的税收体制应具备以下特征:1,有相同总收入的两对已婚夫妇缴纳相同税收2,婚姻状况不影响夫妇的税收账单3,没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