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92KB
约2页
文档ID:405561355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_第1页
1/2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表现1、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增多,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2、经互会、情报局等政治经济集团的建立 3、中苏建立友好关系二、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50年代1、结果:经济: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结果:1.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2.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状况 政治:全盘否定斯大林,没有从体制上寻找原因,个人崇拜依然盛行并造成思想混乱 2、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这种模式的小修小补◆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取得的成就不大◆但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第一次尝试,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影响是巨大的 三、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年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四、戈尔巴乔夫改革1、结果:经济:总体效果不佳 政治:引起极大的思想混乱,苏共声望急剧下降,无政府状态蔓延,各加盟共和国离心倾向加剧 2、影响经济 :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政治:思想混乱,大量党派产生民族:民族独立倾向严重东欧 :催化东欧巨变苏联陷入全面危机五、“八一九”事件1、时间:1991年8月19日 2、性质:苏联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试图挽救苏联和社会主义的一次政变。

3、结果:“八一九”事件后以叶利钦为首的分离势力掌握了国家实际权力这一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六、苏联解体1、原因根本原因: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推行错误路线政策; 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 2、影响(1)标志两极格局和集团对抗为基本特征的旧世界格局终结; (2)标志美苏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 (3)俄罗斯政治经济力量衰弱,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4)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苏联模式的失败,客观上促进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 3、经验教训(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必须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4)要重视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警惕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5)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 (6)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7)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七、东欧剧变(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1、东欧剧变实质:东欧国家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2、原因:(1)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严重问题,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美国和西方国家加大实行“和平演变”的力度 (3)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4)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没有解决社会危机,失去了群众信任,丧失了政权八、苏东改革的启示1. 改革是强国的必由之路2.坚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上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