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商业伦理导论案例分析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KB
约9页
文档ID:405200203
商业伦理导论案例分析_第1页
1/9

案例分析题 l 1994年春,在荷兰北部哈林根一家名为奥拉涅沃德的公立医院中,院长发现医院人员偷了病人的捐款这是小偷小摸,由于每周失窃的只有几十荷兰盾尽管如此,院长对此极其注重,由于这些捐款是准备在圣诞节期间奖励医院护理人员的盗窃这种捐款意味着看待同事的极不忠诚在与地方警察局联系后,院方悄悄安装了录像监控装置一开始,院长就决定不管小偷是谁,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到了6月底真相大白录像机留下的是本院唯一一名神经科医生的身影医院董事会大吃一惊,转而愤怒但不久她们意识到她们遇上了一种大难题医院正与一种强劲的对手——吕戈登医疗中心进行谈判,而对手早就示意,她们已有秘密对策吕戈登医疗中心很也许把开除这位神经科大夫作为关闭哈林根医院神经科诊室的借口如果这样,那么近20名工作人员就也许长期失业,就诊的病人也不得不去25公里以外的吕戈登去看病院董事会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留用这名医生,医院解释她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承认留用这种人的危险,但医院坚持觉得留用这名医生是出于战略考虑,虽然有着严重的道德后果,但一切都是以医院的战略利益为主导的   (1)你对医院董事会所做的决定如何评价?   (2)如果你是董事会成员你会怎么做? (3)你如何看待在商业中人们常常将战略选择凌驾于道德规定之上?答:(1)哈林根医院没有解雇这名医生,由于解雇她将会使医院陷入危机,这表白共同体的生存原则压倒了相似份量的正义原则,我们觉得这两种原则都是道德原则。

医院选择了战略利益显然涉及了对善良道德的追求,这些被表述为社团利益的成果,事实上也可以被看作是道德交谈2)神经科医生的盗窃行为自身阐明了她道德水平低下然而,她不能被解雇,由于解雇她也许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后果留用这名医生是由于医院的对手很也许以此为借口关闭神经科诊室,这将会带来20名员工的失业这种做法已不仅仅是一种战略考虑,相反它还暗示了良好的雇主所应有的道德原则3)在商业中,人们常将战略选择凌驾于道德规定之上之因此有这样的战略选择,是与商业活动中追求利润和维持生存相一致的然而,每当战略选择涉及着强烈的道德规定并也许产生慈善的道德成果(诸如避免人们受到伤害和为她人作出楷模)时,那么从道德上讲它就是可以接受的 l 1968年福特公司决定在美国初次开发便宜微型轿车公司高层盼望加速这一开发,以便在1970年推出价格低于美元的微型轿车由于工程技术跟不上车型的革新,成果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即油箱位置不当追尾冲撞实验表白,如果背面的车以每小时21公里速度撞来,油箱很也许向前移动,导致油箱漏油,一点火花就会使汽车爆炸但是只要增长辅助安全措施就可改善这种设计,估计成本为11美元然而,公司上层维持了本来的设计,因素是:第一,这将会使单车价格突破美元,无法达到一种重要的市场目的。

第二,这种设计符合当时的联邦安全原则第三,福特急于开发一种能与当时十分流行的“甲壳虫”车相抗衡的新车型   (1)你觉得福特公司为了节省11美元的成本而维持原设计的做法是对的的吗?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影响?   (2)如何评价公司只强调短期利益的行为?   (3)公司决策层的道德水平对公司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1)福特公司这种漠视社会利益的做法是违背商业道德的福特公司在成本收益计算中只考虑了压低成本,扩大利润,而忽视了一种重要的细节,即没有考虑到由于激怒了消费者,没有予以消费者必要的关切而导致的不良社会影响的成本福特公司忽视隐患、漫不经心,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种代价是难以控制的,除了给消费者补偿的损失,尚有其她不可控的因素,如形象的损失、法律诉讼、消费者的抵制和传媒的批评等,这些都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导致严重的影响2)强调最大的短期利润会导致有缺陷的商业行为公司为了生存发展需要谋求利润,但一心只追求短期利润的做法很危险这与顾客的最佳利益以及公司的长远成功背道而驰公司为了追求长远发展应当牺牲某些利润,增长某些成本以加强关系,保证在将来让顾客满意3)高层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领导者的某些不道德行为会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气候,即不关怀消费者利益、对诚实的行为不觉得然、短期利益高于一切等,这将使公司背叛了公众的信任,进而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l 1989年一艘名叫埃克森·瓦尔迪兹的巨型油轮在美国布林斯·威廉海湾发生了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海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对于鱼类、野生动物,以及赖觉得生的居民来说,不啻是一种劫难性的打击这艘船是埃克森公司船队中最新的也是装备最先进的一艘,但是由于船体庞大、笨重,这艘满载石油的轮船需要整整一分钟时间才干对航向变化作出反映轮船驶离港口后,油轮曾以无线电向海岸警卫队祈求转航,这是为避免出船航道中的浮冰得到容许后,瓦尔迪兹变化了航道,几分钟后,海岸警卫队失去了与油轮雷达的联系瓦尔迪兹号撞上了位于布林斯·威廉海湾的暗礁而此时,船长却始终呆在船舱中在事故发生后来,埃克森对于这一严重事故的态度前后矛盾:起初,她们反映强烈,表达出关切的姿态;随后却吞吞吐吐,推卸责任;最后她们终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清除油污的工作但这种暖昧的态度使埃克森公司在支付了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清理费后,仍未能挽回公司形象落下一种对环境漠不关怀的恶名1)结合本案例你认公司应如何看待环保问题?(2)如果你是埃克森公司总裁的事务顾问,你将会建议她如何解决危机?(3)当事故发生时,与否意味着组织作出了不道德的事?答:(1)环境问题在当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公众意愿越来越倾向于保护环境。

人们一改环境是可以被征服的态度,这使公司面临更大的压力,公司要更加小心谨慎地看待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规定公司变化生产技术,在生产、消费、运送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埃克森管理者也许觉得但是是杀死几只海鸟,只要没有引起人员伤亡就不必如此大惊小怪,公司的多次迟延和辩解不仅没有博得公众的谅解,反而被公众指责为“对环境漠不关怀”,大大地损害了公司形象2)对于埃克森公司最严肃的批评是针对她漠然的态度,如果公司总裁能迅速地出目前事故现场,并且体现得十分关怀事态的发展,将比公司作任何广告均有.效尽管污染事故严重,但这也意味着提高公司名誉、树立公司关系环境的良机到了运用危机,化害为利很难做到,这需要放弃短期利益,真心真意地去挽救危机,保持公开坦诚的态度,对公众表达关切的态度,否则将势必使公司置于名声扫地的危险处境3)事故发生后来,对社会对公众都会产生危害,且不管从法律上来说,被告者罪行多么严重,要负多大的责任,仅从道义上讲也是难辞其咎的瓦尔迪兹事件中状况更为复杂,诸多地方均有失职如果事先做好避免训练,检查船上的设施,制定周密的筹划,每个船员都各尽其责,漏油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虽然发生,也会被有效地控制,那么对环境的污染也不会如此严重了。

埃克森是责任最大的组织l 洛克希德公司是美国一家重要的军火商,二战期间,洛克希德公司就生产了2万架战斗机在朝鲜半岛,该公司的F-80流星战斗机雄霸天下长期以来,洛克希德公司成功地研制出诸多技术高度复杂的产品,为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然而,进入本世纪70年代,洛克希德公司面临着重重财政困难,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使洛克希德公司陷入困境,政治和官僚因素又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到了1971年已面临破产的危险1975年9月,参议院发布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洛克希德公司向国外机构和政府官员行贿达2亿多美元这些国家涉及荷兰、意大利、日本、土耳其等国家其中不乏政界要员,诸如荷兰亲王伯恩哈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等等在乎大利为搞定价值6000万美元的C-130运送机合同而行贿200万美元;西班牙130万美元;南非900万美元;此外还在希腊、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哥伦比亚进行行贿在诸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样的国家,行贿受贿被视为一种固然的“生活手段”,该公司固然也投入巨额“资余”1) 洛克希德公司丑闻披露后来,有人觉得行贿可以避免事情迟延,加快进度要在某些国外环境中提高效率,行贿是最佳的措施,你对此有何见解?(2) 诸多人都抱着这样的观点:既然“人人都这样做”,那么我也可以这样做。

你觉得这个观点对的吗?为什么?  (3)你觉得公司如何才干有效避免行贿事件?答:(1)行贿倾向确有某种可确认的模式,但并不是一切状况下行贿都行之有效,虽然腐败、行贿在某些国外环境中被觉得是一种生活手段由于这种行为对公司、对社会都会导致恶劣的影响,而其代价比所获得的商业利益要高行贿使较多的资源配备给较差的对象,一般该选择对象的总成本比其她供选择对象的成本要高,由于贿赂的耗费必须得到补偿因此,从长远来看,合乎道德原则的商业行为最后会获得好的经济利益2)如果结论是肯定的,那么整个行业的道德行为就会陷入危险境地,竞相效尤的态度就会盛行,而没有随波逐流的公司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在没有具体有效的法律调控下,这种“随大流”的思想最为有害公司如果表白自己的立场,采用高的道德姿态,也许会损害短期收益,但是可以更好地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互相信任关系公司可以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与其她竞争者相抗衡这样既可以保持高度的道德准则也具有竞争活力3)为了避免公司的可疑支出就要制定严格的制度,让雇员和管理层深刻地学习这些制度,加强公司员工的道德观念,并且对任何可疑支出或者其她任何不道德的行为,谁都不得逃避责任由于国外代理商往往是行贿的重要行为人,因而在雇用这样的代理商时,要对其彻底查明,更要使其理解公司的政策。

l 比奇纳特成立于1891年,是美国第二大婴儿食品的生产商,纯正、优质和自然始终是公司的广告词和经营理念的中心1988年2月17日,两位比奇纳特营养制品公司最高负责人被指控触犯联邦法律,经审判罪名成立,其罪行是蓄意销售掺假苹果汁比奇纳特苹果汁是公司最畅销的产品,在产品阐明中标有“100%”纯果汁,而事实上都是人工合成原料的混合物,正如一位调查人员所证明的,是一种“由100%化学成分合成的假鸡尾酒”1982年食品医疗管理局将其检查不合格的成果通报给公司,并规定其撤回所有产品,但公司高层答复,果汁对健康主线没有危害,公司不打算撤回所有产品其实公司由于财政危机,始终想方设法减少成本,她们从一家万能果汁公司那里以低于市场25%的价格购买浓缩汁当比奇纳特配剂师发现果汁不纯并报告给管理层时,高层却命令将浓缩汁与混合果汁掺和在一起,这样就更难检测了食品医药管理局建议司法部门起诉比奇纳特及其管理层最后,比奇纳特公司掺假销售苹果汁罪名成立据估计,指控和丑闻使其损失2500万美元,涉及罚金、法律费用以及下降的销售额负面宣传导致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20%,损失巨大  (1)本案例中比奇纳特处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中,这种状况可以成为公司销售掺假果汁的理由吗?  (2)你从比奇纳特公司的做法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3)如果你是比奇纳特的配剂师,面对这种道义上两难的状况你打算怎么做?答:(1)这里波及道德方面最剧烈的问题,即商业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在道德上,目的与手段是互相联系、互相决定的,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务目的商业道德十分强调目的与手段的一致,追求合理合法的利益一定要选择合法的手段,不能不择手段比奇纳特公司觉得公司已经陷入了严重地财政危机,使用不易被查出的掺假原料,又可以节省数百万的美元,是多么大的吸引力公司高层觉得掺假原料对消费者的生命几乎没有威胁,因此不必瞻前顾后,虽然公司做了一点点的假又有什么关系呢?比奇纳特公司觉得只要公司可以存活下去的目的达到了,至于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这种做法严重的损害了商业活动的道德分析道德目的和手段的辨证关系,我们懂得目的与道德在手段上的统一,才干最后实现善的成果,并体现和完毕善的动机,这才是衡量行为善恶正邪的最后原则 (2)比奇纳特公司试图掩盖事实的做法事实上是加剧了状况的严重性如果比奇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