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0258364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论文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卤水分效预热器设计换热器设计第一章 设计概述1.1换热器简介1.1.1换热器的作用及分类在工业生产中,换热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过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过程上的需要。此外,换热设备也是回收余热、废热特别是低位热能的有效装置。例如,烟道气、高炉气、需要冷却的化学反应工艺气等余热,通过余热锅炉可生产压力蒸汽,作为供热、供气、发电和动力的辅助能源,从而提高热能的总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和电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换热器还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工艺过程对介质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提高

2、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应用甚为广泛。按换热设备热传递原理或换热方式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1)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又称混合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单位容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但仅适用于工艺上允许两种流体混合的场合。(2)蓄热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又称为回热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大,故较适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就是一种蓄热式换热器。(3)间壁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又称表面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式工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换热器,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都属于间壁式换热器。

3、(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是把两个间壁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载热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载热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换热器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换热器中吸收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中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如热管式换热器。按传热表面结构特点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管式:套管式、壳管式、蛇管式(2)板式(3)扩展表面式:板翅式、翅片管式及管带式(4)蓄热式按流程可以分为单流程和多流程。1.1.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在本设计中,按要求采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

4、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至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有结构简单、排管多、紧凑、造价便宜,等优点。但由于结构紧凑,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壳侧不易清洗,而且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时,管子和管板易发生脱离,故不适用与温差大的场合。图1为具有补偿圈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即在外壳的适当部位焊上一个补偿圈,当外壳和管束热泵张不同时,补偿圈发生弹性变形,以适应外壳和管束不同的热膨胀程度。这种热膨胀方式简单,但不适用于两流体温度差太大(大于70)和壳方流体压强过高

5、(一般不高于600kPa)的场合。 图1 带有温度补偿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1挡板;2补偿圈;3放气嘴1.1.3换热器的主要附件(1)换热管换热管的尺寸和形状对传热有很大影响,管径越小,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积就越大,这意味着设备越紧凑,体积则越小,对流传热系数较高。但制造麻烦,且小管易结垢,不易机械清洗。所以对清洁的流体小管子为宜,对粘度大或易结垢的液体管径则可取的大些。目前我国列管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所采用的无缝钢管规格多为19mm2mm和25mm2.5mm两种。换热器一般用光管,这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对流传热系数较低。 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原则是必须保证管子和管板连接牢固,不能在连接处产生

6、泄漏,否则会给操作带来严重故障。目前广泛采用胀接法和焊接法,在高温高压时有时也采用胀接加焊接的方法,近来出现了一种爆炸胀管法。胀接法是用胀管器挤压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使管端发生塑性变形,管板孔同时产生弹性变形。当取出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收缩,管板和管子就会紧紧挤压在一起,实现密封紧固。采用胀接时,管板硬度应比管端高,这样可免除在胀接时管板孔产生塑性变形,影响胀接的紧密性。胀接法一般多用于压力低于3.923 Pa,温度低于300的场合。如果温度高,管子和管板会产生蠕变,胀接应力松弛而引起连接处泄漏。所以对高压、高温、易燃易爆的流体,换热管的紧固多采用焊接法。 当温度高于300或压力高于3.9

7、23 Pa时,一般多采用焊接法。这样可保证高温高压时连接的紧密性,同时焊接工艺较胀管工艺简便,管板孔加工要求低,且压力不太高时可使用较薄的管板,因此焊接法被广泛采用。但焊接法由于焊接接头处的热应力,可能会造成应力腐蚀和破裂,同时管板孔与管子间存在间隙。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流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管外清洁方便。图2 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a)正三角形排列;(b)正方形直列;(c)正方形错列(2)管板列管式换热器的管板一般用圆平板,在上面开孔以装设换热管束,管板又与壳体连接。管板与壳体的连接方法与换热器的形式有关。对固

8、定管板式换热器,常采用不可拆连接方式,即直接将两端管板焊接在壳体。对浮头式、U形管式换热器,由于管束要从壳体中抽出,故常用可拆连接方式,即把管板夹于壳体法兰与顶盖法兰之间,用螺栓紧固,必要时卸下顶盖就可把管板连同管束从壳体中抽出。(3)折流挡板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速度,增强湍动程度,以提高壳程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往往在壳程内装置折流挡板。另外折流挡板对换热管束还起着支撑作用,可防止管子的变形。不利的是挡板的存在使流体阻力增加,另外挡板和壳体间、挡板和管束间的间隙如过大,部分流体会从问隙中流过,产生旁流,严重时反而会使对流传热系数减小。折流挡板形式较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折流挡板,壳程流体横向

9、流动;另一种是纵向折流挡板,壳程流体平行流过管束。(4)主要附件封头 封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用于直径小(一般小于300mm)的壳体,圆形用于大直径的壳体。由于在清洗和检修管束时需将封头拆下,所以封头结构应便于拆装,一般通过法兰与壳体连接。导流筒 在壳程流体进、出口和管板间必存在一段流体不能流动的空间(死角),这显然对传热不利。所以常在管束外增设导流筒,使流体进、出壳程时必然经过这个空间,尽量消除死角,提高传热效果。放气孔、排液孔 在换热器的壳体上常安装放气孔和排液孔,以排出不凝气体和冷凝液体。支撑板、缓冲挡板 一般卧式换热器都有折流挡板,它既起折流作用,又对换热管起支撑作用。但当工艺上无折

10、流挡板的要求,例如冷凝器,而管子又比较细长时,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板,以便于安装管子和防止管子变形。缓冲挡板是为了防止壳程流体进人换热器时对管束的冲击,在进料管口设置,但距壳壁不应太近(不小于30rnm)缓冲挡板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导流筒由于是将流体导至管板处才进入管束间,所以对流体流入壳程时也起着缓冲作用。有时将壳程接管在入口处加以扩大,做成喇叭形,也是为了缓冲目的。 换热器的其它零部件还有壳体、接管、膨胀节、支座、法兰和法兰盖等。1.2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1)流体流径的选择哪一种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哪一种流体流经壳程,下列各点可供选择时参考(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例)。(1) 不洁

11、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12、。在选择流体流径时,上述各点常不能同时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例如首先考虑流体的压强、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压强降,以便做出较恰当的选择。2)流体流速的选择流体的流速对传热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在滞留层的传热是一热传导为主,热传导的传热速率小于对流传热。所以如果流速太小它形成的滞留层会很厚,会大大减小传热速率,又因如果流速太小杂质会在壁面沉积也会导致传热速率的下降,提高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可以增大对流体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加,所需要传热面积减少,设备费用降低。但是流速增加,流体阻力将相应加大,使操作费用增加。

13、所选择流速时应该综合考虑。下表列出工业一般采用的流体流速范围。液体的种类一般液体易结垢液体气体流速ms管程0.531530壳程0.21.50.53151.3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和设计计算步骤1)了解生产任务、工艺特点和基本数据冷、热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操作压力;冷、热流体的已知物性参数;冷热流体的工艺特点,包括腐蚀性、悬浮物含量、有无相变等。2)确定流体流动途径(流程),确定换热器类型3)进行选择设备型号的有关计算 计算两流体的定性温度,在此温度下查取流体的有关物性参数,如密度、粘度、比热容、导热系数等。根据生产换热任务计算热负荷。计算对数平均温度差,并根据温差校正系数不应小于.的原则决定壳

14、程数。根据总传热系数K值的经验数值范围,初步选定总传热系数K值根据总传热速率方程,由初选的F值,计算出传热面积,由此在换热器系列标准中初步选出合适的设备型号。计算管程、壳程压力降。根据初选的换热器型号,计算两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降,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或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若压力降不符合要求,则要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数或折流板间距,或另选一种规格的换热器,再重新计算压力降,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核算总传热系数。分别计算管程、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确定污垢热阻,计算总传热系数,并与开始初选的总传热系数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多,则应再次设定总传热系数,重复以上计算步骤,直至接近为止。计算传热面积。根据核算后的K

15、值与总传热速率方程,求出完成换热任务所需要的换热器面积A,再与所选换热器的实际面积A进行比较,一般A/A=1.151.25,以留一定的裕量。1.4本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本设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给定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设计条件,以及换热器的传热计算、壁厚设计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基本确定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通过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条件,确定设计步骤。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筒体、封头、管板等部件的材料选择、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前端管箱、后端管箱、传热管和管板等结构进行设计,对换热器进行开孔补强校核。绘制符合设计要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图纸,给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在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参考相关的标准进行设计,比如GB-150、GB151,使设计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同时要是设计的结构满足生产的需要,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通过设计过程要达到熟悉了解换热器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的目的。本课题所设计的冷却器属于固定管板换热器,是针对给定的设计参数,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通过壁厚计算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产品。熟悉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掌握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常规设计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