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02345596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性能测试各项指标估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估算各种测试性能指标8.3.1 用户访问量估算使用80/20法则确定并发强度指标,即并发用户峰值数按日高峰访问量的80%计算,并发用户最小值按照日均访问量的80%计算。估算得到日平均访问量:1 400 000笔交易/365日 =3 835笔交易/日以每工作日8小时,折合每分钟完成交易数:3 835笔/860分钟 = 7.98笔交易/分钟,约为8次/分钟根据上一节的行业标准80/20法则来确定高峰日访问量、日访问量高峰等关键测试控制数据信息。假设1:每年80%的业务集中在20%的时间内完成,则高峰日访问量为:1 400 000笔交易80%(365日20%)= 15 340笔交易/日假设2:每天8

2、0%的业务集中在20%的时间内处理完成。高峰时段集中在每月的10、20、30号上午9:00-11:00,下午 2:00-4:00时段,则日访问量高峰按分钟计的结果为:15 340笔交易80%/(1.560分钟)=136笔交易/分钟并发用户峰值数:13680%=108.8(个),约为100个并发用户并发用户平均值:7.9880%=6.4(个),约为10个并发用户8.3.2 系统可扩缩性和延续性估算考虑到系统的可扩缩性和延续性,业务量每年呈递增的趋势,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累计数据对于系统也将造成很大的压力。首先对2007年全年业务量进行统计,总结出业务量的增长趋势。然后根据国际标准对2008至

3、2010年的全年业务量进行估算,业务年增 长率大约在15%左右,如表8-1所示。表8-1 并发用户访问量估算表年 度年处 理业务(万)日均 访问量平均 交易数高峰 日访问量日高 峰访问量并发 用户峰值数并发 用户最小值20102125 83112.1223 3302071661520091855 07110.520 2871801441020081614 4109.1717 6411571261020071403 8357.9815 3401361095说明:并发用户峰值数:按日高峰访问量的80%计算并发用户最小值:按照日均访问量的80%计算从表8-1看出,到2010年为止,并发用户访问量性能

4、指标为支持100160个并发,这点要经过测试验证,具体操作参见8.6节的测 试案例部分。同时,考虑每天早晨上班时,通过即时通信软件统一登录考勤、签到,对于即时通信登录系统的并发用户还应该有所增加,这些性能指标见下节的 容灾用户访问估算。8.3.3 容灾用户访问量估算由于政务办公系统的特点,系统必须提供容灾方案。我们可以设计容灾测试方案,测试检查系统出现重大的灾难时(例如Web服务器队列堵塞, 数据库堵塞或者死锁等情况下),系统是否能够持续运行而不崩溃。根据行业标准,并发访问设置为70万次/容灾日,则容灾平均访问量(每分钟)为:70万/(2460)= 486次交易容灾并发用户峰值数为4860.8

5、 = 388次交易容灾并发用户平均数为3880.5 = 194次交易由此得到容灾用户访问量估算列表,如表8-2所示。表8-2 容灾用户访问量估算列表名 称容灾 日访问量(万)容灾 平均访问量并发 用户峰值数并发 平均值容灾测试70486388194容灾用户访问量估算指标如下:1系统应该支持如下的并发测试,以保证系统在出现灾难时系统稳 定:200400个用户并发。2需要设计测试策略,测试系统在200400用户并发的情况 下8小时运行是否有崩溃、宕机的情况,同时要求系统必须提供故障转移及恢复功能。8.3.4 系统处理能力计算参考公式TPM-C=MM0/T/M1, 具体到本系统,各参数的取值如下:1

6、关于业务量M,按照日最大交易量来进行计 算,同时参考80/20法则,即在日高峰期要处理全天80%的业务。2借鉴相关类似系统的取值情况,同时考虑到自身交易有一定的复 杂性。经估算,本项目采用HP公司的交易复杂度系数,M0取值为10。3T=96分钟,按照每天工作8个小时计 算,同时根据80/20法则,即820%=1.6小时=96分钟,在此段时间内完成每天的工作量。4M1取80%。则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务办公系统的系统处理能力估算为:TPM-C=M(M0/T/M1)= M(10/96/80%)= 0.13按业务系统年处理能力140万笔,增长率15%,得到本系统处理 能力TPM-C数据如表8-3所示。

7、表8-3 系统处理能力TPM-C数据表年 度年处 理业务(万笔)日均 访问量平均 交易数(/ 分钟)高峰 日访问量TPM-C20102125 83112.1223 3303 03320091855 07110.520 2872 63720081614 4109.1717 6412 29320071403 8357.9815 3401 994系统容灾处理能力TPM-C如表8-4所示。表8-4 系统容灾处理能力TPM-C数据表名 称容灾 日访问量(万)容灾 平均访问量(/分钟)并发 用户峰值数并发 用户平均值TPM-C容灾测试7048638819491 0008.3.5 业务处理能力估算根据上一节

8、的业务量统计表,计算每分钟交易数量,如表8-5所 示。其中高峰交易量仍是根据80/20法则估算,即在工作时间内,80%的业务是在整个工作日的20%时间内完成,其中业务量按照每天可能发生的最大交易 量乘以80%来计算,工作时间按照正常工作时间8小时的20%来进行计算。表8-5 单位时间内业务量统计表类 型年 度吞吐量(万)高峰日交易量(笔)日高峰期交易量(笔/90分钟)高峰期单位时间交易量(笔/分钟)常规200714015 34012 272136200816117 64114 113157200918520 28716 230180201021223 33018 664207容灾2007704

9、3 7504868.3.6 网络流量分析估算假设执行每笔业务时,假设大约占用10Kbps资源,同时不考虑 网络带宽在传输过程中的效率损失,表8-6给出了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表8-6 网络带宽的需求表(无效率损失)类 型年 度吞吐量(年)高峰期单位时间交易量(/min)日高峰期每分钟数据传输量(Kb/Min)日高峰期每分钟数据传输量(Kb/s)常规2007140万1361 36022.62008161万1571 57026.22009185万1801 800302010212万2072 07034.5容灾20074864 86080.8假设每笔业务处理需要 10Kbps的流量,考虑到并发情况及网络

10、利用效率等问题(效率损失为60%),实际所需要的网络带宽如表8-7所示。表8-7 实际所需网络带宽列表类 型年 度吞吐 量(万)不考 虑网络效率损失的带宽要求(Kb/s)考虑 网络效率损失后的带宽要求(60%)(Kb/s)假定 传输压缩率50%,压缩后的带宽要求(Kb/s)常规200714022.637.618.8200816126.236.918.4200918530201021234.55025容灾20077080.8134.667.38.3.7 业务处理和系统响应时间根据国际标准3-5-8原则推算业务处理时间。1在不考虑内部系统的处理时间的情况下,信息的处理时间最长不应该超过8秒。2系统

11、登录时间最长为8秒。3从报文或文件进入系统到接收回执时间不超过8秒。4报文或文件传输不成功时,在58秒内通知发送者。5由于某种原因,报文或文件滞留在系统中时,应在8秒内向发送者发出提示信息。6每秒请求数 = (高峰日访问量80%)/(3 600820%) = (高峰日访问量80%) /5 760。具体数值如表8-8和表8-9所示。表8-8 业务处理和系统响应时间性能指标表年 份年处 理业务(万)日均 访问量平均 交易数高峰 日访问量日高 峰期访问量每秒 请求数20102125 83112.1223 33018 6643.2420091855 07110.520 28716 2292.8120081614 4109.1717 64114 1122.4520071403 8357.9815 34012 2722.13表8-9 系统响应时间表名 称容灾 日访问量(万)日高 峰期访问量(万)每秒 请求数容灾测试140112194.4为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业务处理(每秒请求数)应该大于4次/ 秒,系统处理事务(交易)响应时间应该小于8秒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