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02345571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讲】人教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资料醉花阴导学案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自主学习】一、作者作品巩固1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

2、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2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二、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三、释题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一)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

3、读这首词。注意停顿。(二)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

4、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答:“永昼”“半夜”“又”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3.词人为何而愁?答:思夫(三)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把它概括出来?答:上片:重阳思亲而不得下片:饮酒赏菊愁更愁【合作探究】一

5、、鉴赏评价上片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明确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下面是我们的合作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2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

6、,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3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半夜凉初透”,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4上片小结:上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

7、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愁苦。二、鉴赏评价下片1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明确: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充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明确: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古人在旧历 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

8、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

9、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关于这一句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4整体感悟下片内容:下片写作者在重阳节黄昏后独自饮酒赏菊的愁绪。三、小结醉花阴的主旨和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10、目标检测】1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答: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2完成课后第二题。3背诵全词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总目标】品味情真意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声声慢中的沉重复杂的“愁”情及其表现手法。【学习目标】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提高审美情趣。3初步感悟作品所达到的重现凄凉情境和凄愁情感的抒情效果。【自主学习】一、巩固旧课1. 背默初中学过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11、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2此词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乐”。二、进入新课1诵读声声慢。2这首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句话直接传达出了这种感情?并指出词眼所在。答:这首词写了李清照南渡后的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愁苦感情。“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传达了这种感情。“愁”是该词的词眼。三、走近作者,知人论世。1.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很有学

12、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2.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

13、于杭州。3.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含蓄深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如菩萨蛮、武陵春、声声慢等。声声慢是李清照震动词坛的名作,作者也因此被誉为婉约派正宗词人。4.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hng本色”,“词家二李”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南宋时期的李清照。清代王士嫘li将号易安居士李清照)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四、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1) 凄凄惨惨戚戚戚戚:忧愁悲哀的样子。(2)乍暖还寒时候乍:读zh,初,刚。这里指写深秋忽冷忽暖的多变气

14、候。(3)最难将息将息:调养,静息。(4)有谁堪摘堪:能够。意思是没有人能有摘花的兴致。(5)怎生得黑得:捱得到。怎样挨得到天黑呢。(6)梧桐更兼细雨更兼:更加上,更夹杂着。意为细雨打在梧桐上。(7)怎一个愁字了得了:概括。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五、朗诵课文,初步感受听录音朗读。词中平声音字较多,平声音的延长性使感情深沉苍凉。故朗读时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以传达深沉的愁苦情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和齐读,要求读出愁苦感。【合作探究】声声慢创设凄凉意境,传达愁苦感情出奇美妙,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总结前人研究,最突出的手法有两点,请把它概括出来,并举出具体例句。答:1借叠字的运用,直接渲染凄凉心境

15、。(直接抒情)2借情境意象的铺叙,间接表现悲苦心情。(间接抒情)具体例句是:直接抒情的:“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的:借铺叙情境抒情的:“寻寻觅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借意象描述抒情的:上阕有淡酒、急风、过雁,下阕有黄花、梧桐、细雨。【目标检测】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次第:光景、状况。)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对付、抵御。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损:指菊花在风雨中凋零满地,显得非常衰败。一说指诗人面容愁苦黄瘦。损,词尾,无实义,相当于“煞”。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怎么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时候。2将诗歌散文化是理解诗词的最便捷的方法和途径,请将声声慢改译成散文。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