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0110798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Ⅷ级、Ⅸ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IIl级、IX级内河航道通航规范1总贝!1.0.1为统一XX省内河通航技术标准,实现全省内河通航的标准化和有序的管理,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2014)(以下简称“国标”)的技术要求,结合全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XX省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库和渠道等通行50吨级以下内河船舶的航道、船闸、过河建筑物、XX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通航条件影响评价。1.0.3内河航道应按照批准、公示的航道等级进行规划设计,其通航尺度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内河船闸和过河建筑物、XX建筑物等永久性工程,应按远期航道技术等级或航运发展长远需求进行规划设计。1.0.4内河航道、

2、船闸和过河建筑物、XX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通航条件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航道尺度ChaiIneldimensions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2.0.2船闸有效尺度usefuldimensionsofshiplock船闸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的总称。2.0.3限制性航道restrictedchannel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在本规范中主要指渠道、运河和河网地区的部分航道。2.0.4断面系数cross-sectioncoefficient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

3、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设计吃水时的触横剖面浸水面积之比值。2.0.5代表船型typicalshiptype为确定通航尺度,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优先确定的、设计载重量可达到相应吨级的船型。2.0.6船舶设计吃水designeddraftofship船舶处于设计载重量状态时的吃水。2.0.7通航净空navigableclearance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时,满足航道设计船型通航要求的最小净空尺度。2.0.8通航净空尺度dimensionsofnavigationclearance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和净宽尺度的总称。内河7级以下航道应按可通航内河船舶的吨级划分为VIII、IX级,具体等级划分应符合表3

4、.0.1的规定。表3.0.1航道等级划分航道等级VIUIX船舶吨级(t)30103.0.2天然和渠化河流航道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表3.0.2VDkIX级内河航道尺度航道等级船舶吨级(t)船型尺度(m)(总长X型宽X设计吃水)航道尺度(m)天然及渠化河流限制性航道弯曲半径水深单线宽度双线宽度水深双线宽度VIlI30244.50.50.60.79181.016100IX10173.00.40.50.66120.81270天然及渠化河流的航道尺度尚应结合下列规定执行:1、枯水期较长的运输繁忙航道,根据工程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可采用本规范表3.0.2所列航道水深幅度的上限;工程比较艰巨,并经船舶变吃水

5、运营的合理分析,可采用上述幅度的下限,但在航道水位接近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应减载航行。当航道底部为石质河床时,水深值应增加0.10.2m02、单线、双线航道宽度的选择,应根据船舶密度、航道条件和投资效益比较确定。限制性航道的尺度应结合下列规定执行:1、航道水深应按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至航道断面底部最高点间的距离计算,航道宽度应按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船舶设计吃水的船底处的断面水平宽度计算。2、航道底宽应按下式计算:Bb=B-2m(H-T)式中:Bb航道底宽(m);B航道宽度(m)H航道水深(m)T船舶设计吃水(m)m边坡系数。3、航道断面系数n不宜小于6。3.0.5航道最小弯曲半径按机动驳单船最大单船长

6、度的4倍或客船最大长度的5倍取值。弯曲航道的宽度应在本规范表301所规定的直线航道宽度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当遇特殊困难河段,航道弯曲半径不能达到上述要求,且宽度放宽和驾驶视线均能满足需要时,弯曲半径可适当缩小,但不得小于机动驳单船长度的2倍或客船长度的3倍。4船闸船闸级别应按通航的设计最大船舶吨级确定,并符合表4.0.1的规定。表4.0.1VIH、IX级船闸级别划分船闸级别VIIIIX设计最大船舶吨级(t)3010注:设计最大船舶包含兼顾船型。船闸的建设规模应符合下列要求:1、VIII、IX级航道上船闸建设级别应符合第1.0.3条规定2、船闸的设计水平年应采用船闸建成后2030年;对增建、改建或

7、扩建船闸困难的工程,应采用更长的设计水平年。具备条件时,船闸建设级别宜提高一级建设;3、客运和旅游等船舶多,过闸频繁,需快速过闸的应设置双线船闸。船闸的有效尺度应满足船舶安全进出船闸和停泊的条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满足预测的过闸客货量的要求;2、设计船型和兼顾船型过闸要求。闸室有效宽度不应小于按公式(4.1)计算的宽度,并宜采用6m、8m、IOm和12m宽度。Bx=bc+bf(4.1)式中BX闸室有效宽度(m);bc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m)。当只有单列船舶过闸时,则为设计船型和兼顾船型中宽度最大的船舶宽度K;bf富裕宽度(m),取Im

8、o4.0.5船闸闸室有效长度的确定应满足第4.0.1条的要求,闸室内的船舶排档应考虑船舶随机到达的特性。闸室内船舶排档应满足式(4.2)的要求。1.x=lc+lf(4.2)式中Lx闸室有效长度(m);Ic闸室内船舶计算长度(m),即纵向排列的船舶长度之和;If富裕长度(m),取2mO4.0.6船闸门槛最小水深应满足设计船舶满载时的最大吃水加富裕深度的要求,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船闸门槛最小水深不应小于设计船型满载最大吃水的2倍。2、闸室最小水深应不小于门槛最小水深。3、确定船闸下游门槛高程时,应计入由于河床下切造成的水位下降值。4.0.7船闸引航道最小水深不应小于设计船型满载最大吃水的2倍。船

9、闸工程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船闸工程应包括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闸门、启闭机械、电气设备和通信、助导航、生产及生活辅助建筑物等附属设施。2、船闸应布置在顺直和稳定的河段,并能与主航道XX衔接。3、船闸宜临岸布置。4、船闸引航道与其相邻的过水建筑物之间,必须设置足够长的隔流堤或隔流墙。船闸不宜布置在紧邻的溢流坝、泄水闸、电站等两过水建筑物之间,如船闸与岸之间需布置非通航期过流建筑物时,应充分论证其使用后对船闸连接段航道条件的影响。船闸通航水流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应避免出现影响船舶、船队航线和停泊安全的泄水波、泡漩和乱流等不良水流条件;2、船闸引航道外连接段

10、与主航道的水流应平稳过渡。3、船闸停泊段及制动段的水流表面最大流速不应影响过闸船舶的安全航行,并应根据工程河段通行的船舶和模型试验进行论证。5过河建筑物5.1水上过河建筑物5.1.1 水上过河建筑物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上过河建筑物应选在河床稳定、航道水深充裕、水流条件良好的XX河段,远离易变的洲滩。2、水上过河建筑物选址应避开滩险、弯道、分流口、汇流口,其距离,水上过河建筑物在上游时,不得小于代表船型长度的2倍;水上过河建筑物在下游时,不得小于代表船型的4倍。3、水上过河建筑物选址与码头、船台滑道、取排水口等XX建筑物和锚地的距离应按船舶航行、作业和建筑物运行的安全要求,经论证研究确定

11、。水上过河建筑物与码头、锚地的安全距离,水上过河建筑物在上游时不得小于码头、锚地设计船型长度的2倍;水上过河建筑物在下游时不得小于码头、锚地设计船型长度的4倍。4、相邻两座水上过河建筑物的轴线间距不得小于代表船型长度加代表船型下行3min航程之和。当水上过河建筑物一孔跨过通航水域,水中没有墩柱时,可不受本条限制。水上过河建筑物的选址不能满足本规范第5.1.5条的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保证安全通航。1、在洲滩易变河段兴XX上过河建筑物,可能引起航槽变迁,影响设计通航孔通航时,必须采取保持航道稳定的工程措施。2、在滩险、通行控制河段、弯道、分流口和汇流口等航行困难河段兴XX上过河建筑物,影响通航

12、时,必须采取满足通航条件的工程措施。3、保持航道稳定、满足通航条件的工程方案,应经试验研究论证确定;航道整治工程、洲滩守护工程应先期实施或与水上过河建筑物工程同步实施,炸礁(或清礁)工程应先期实施。4、在拟进行航道整治工程的河段,当水上过河建筑物建设影响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时,应先期实施航道整治工程。5、经论证研究,当采取工程措施不能满足通航条件时,应加大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孔跨度或采取一孔跨过通航水域。6、当两座相XX上过河建筑物的轴线间距不能满足要求,且其所处通航水域无碍航水流时,应靠近布置,两建筑物间相邻边缘距离应控制在2030m以内,且通航孔必须相互对应。枢纽上下游河段水上过阿建筑物选址除应

13、满足本规范第5.1.1条的要求外,尚应考虑建库后河床冲淤变化对通航的不利影响。在码头、船台滑道、取排水口等XX建筑物和锚地附近兴XX上过河建筑物,对船舶通航和作业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对XX建筑物和锚地等设施作出妥善处理。5.1.5复杂河段水上过河建筑物的选址必须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确定。靠近布置的水上过河建筑物的数量不宜超过2座。在两座靠近布置的水上过河建筑物近侧建设第3座水上过河建筑物时,其通航孔应加大并对应布置,或采用一孔跨过通航水域。5. 2水上过河建筑物的布置和通航净空尺度水上过河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上过河建筑物的布置不得影响和限制航道的通过能力。通航孔的布置应满足过河建筑物

14、所在河段双向通航的要求。2、水上过河建筑物的墩柱不应过于缩小河道的过水面积,墩柱纵轴线宜与水流流向平行,墩柱承台不得影响通航安全,不得造成危害船舶航行的不良水流。3、水上过河建筑物轴线的法线方向尽可能与水流方向一致,其偏角不宜超过5。,若超过5。净宽必须相应加大。当水上过河建筑物轴线的法线方向与水流流向的交角不大于5。时,其通航净空尺度(图5.2.1)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2.1通航净空不意图5M-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宽:”,一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H航道水深;J上底宽;。一斜边水平距离;力一侧高;DHNWL设计最高通航水位;DLNWL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天然和渠化河流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宽

15、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方法计算,水上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不应小于表5.2.2-1所规定数值。表522-1天然或渠化河流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m)航道等级净高单向通航孔双向通航孔建宽上底宽侧高净宽上底宽侧高W4.515122.530242.5IX4.5107.52.520152.52、限制性航道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不应小于表522-2所规定数值。限制性航道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m)航道等级净高双向通航孔净宽上底宽侧高VlII4.518142.5IX4.51292.53、湖泊和水库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空尺度不应小于表522-1所规定数值。受风浪影响较大的航道,经论证应适当加大通航净空尺度。5.2.3当水上过河建筑物轴线的法线方向与水流流向的交角大于5。,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