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00545758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因其具有蛋白含量高,动物喜食,易消化等优点,被认为是饲喂金鱼、锦鲤、热带鱼和观赏鱼的首选饲料。随着家庭养鱼、养鸟的增加,许多养殖者都自己培育黄粉虫作为饲喂动物的饲料,为此特提供几种饲喂黄粉虫的饲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饲料配方1饲喂幼虫的配方。麦麸70%、玉米粉24%、大豆粉5%、食盐0。5%、饲料复合维生素0。5%。2饲喂成虫的配方。麦麸45%、玉米粉35%、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3饲喂产卵成虫的配方。麦麸75%、鱼粉5%、玉米粉15%、食糖3%、食盐1。2%、饲用复合维生素0。8%。4饲喂繁殖育种成虫的配方。纯麦粉(质量较差的麦子或麦芽等磨成的粉)

2、95%、食糖2%、蜂王浆0。2%、饲用复合维生素0。4%、食盐2。4%。因为黄粉虫为杂食性动物,不宜长时间饲喂以上的同一种饲料,常需额外补充一些蔬菜叶或瓜果皮,以及时补充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c,提高其生长速度。加工技术饲料在加工时,可先将各种饲料及添加剂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10%的清水(复合维生素可加入水中搅匀)拌匀后晒干备用。对于淀粉含量较多的饲料原料,可先用15%的开水将其烫拌后再与其他饲料原料拌匀,晒干后备用,但维生素一定不能用开水烫。饲料加工后含水量一般不能超过12%,以防发霉变质,对于发霉及生虫的饲料要及时晾晒,或放置于烘干箱,或放烤炉中以50左右的温度,经过30分钟烘烤至干

3、燥,然后才能使用。也可将生有害虫的饲料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入冰箱中在-10以下冷冻3个小时5个小时,将害虫杀死后再晾干备用。 黄粉虫及其常见疾病的防治黄粉虫,又名大黄粉虫、黄粉甲、面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族,分布于我国各地,是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主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除用作禽类饲料外,还可以作为蝎子、林蛙、蛤蚧、蛙类、龟类等经济动物的活饵料,而且还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及保健品。又因黄粉虫抗病力强、耐粗养、生长发育快、易繁殖等优点,体内富含几丁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类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利用也日趋广泛,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养蚕、养蜂业发展最快的养虫业

4、之一。黄粉虫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动取食;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黄粉虫幼虫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幼虫和成虫昼夜均能活动摄食,但以黑夜较为活跃;成虫虽然有翅,但绝大多数不飞跃,即使个别的飞跃,也飞不远;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在不同地区的生物学习性有一定的差异,在南方自然室温下,黄粉虫大多数一年繁殖23代。黄粉虫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螨害或病害。79月份螨害易发生,饲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有干枯病和软腐病。饲养场所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易引起虫体大量失水导致干枯病,表现为虫体瘦小僵直,颜色和正常虫体无差异或呈现黄白色。当空气潮湿或虫体受到机械损伤容易

5、感染软腐病和虫体之间的交叉感染,此病原菌很可能是一种细菌,先期染病虫体表现为活动迟缓、拒食,中期虫体变得柔软,颜色转为黑褐色,体内为褐色粘稠液体,后期体色逐渐由黑褐色变至黑色,虫体失水变硬。如果黄粉虫幼虫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刚脱皮的幼虫也会因表皮损伤失水死亡,表现为身体弯曲呈苍白色,并且表皮粗糙。预防和防治:1.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条件:在高温干燥时要注意及时添加鲜饲料或喷水来预防干枯病,同时又要把当天没有吃完的鲜饲料捡出,防止饲料腐烂促进病菌的繁衍。对于天气潮湿的地区要适当增加筛粪次数,要1天或2天喂料一次,以养殖箱中略有剩余为好,这样也可以减轻黄粉虫发病。当每批次虫养殖结束后,进行场所消毒,

6、养殖器皿消毒,可用0.5%1.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物体表面消毒。也可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溶液等消毒药物。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避免虫体密度过大相互残杀造成伤口,给病菌创造入侵机会。3.对于螨虫发生较重地区,所用饲料要中午在阳光下摊薄曝晒2030分钟,即可杀死虫螨,必要时用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进行养殖场所及器皿杀螨。4.对于发病的虫体要及时捡出,同时用0.25克土霉素研碎拌玉米面200300克投喂35天,痢特灵、氯霉素等也有较好疗效。 黄粉虫饲养管理黄粉虫幼虫的饲养饲养前,要先在饲养箱、盆等器具内放入纱网筛过的麸皮和其它饲料,再将黄粉虫放入,幼虫密度以布满成器

7、为宜。最后在上面放入菜叶,让虫子生活在麸皮、菜叶之间,任其自由采食。每隔一星期左右,换上新饲料。当幼虫长到20毫米时,便可饲喂动物。一般幼虫长到30毫米时,颜色由黄褐变淡。且食量减少,这是老熟幼虫的后期,会很快进入化肾阶段。初蛹呈银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褐色。初蛹应及时拣出来集中管理,并调整好温、温度防止霉变。经1214天,便羽化成蛾。蛾虫饲养是将羽化出的蛾放在容器内喂给麸皮及青菜。经2周后,体色逐渐变成黑褐色,这时便开始产卵,在产卵盒下垫的纸上,要撒一层薄薄的麸皮,卵从网孔中落在下边的麸皮中。约经710天便可孵化幼虫。注意事项,饲养室内严禁堆放农药,也不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黄粉虫养殖技术问答一

8、、寿光市一读者问:什么是黄粉虫?答: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属。其成虫体长约1220毫米,长椭圆形,深褐色,无毛,有光泽。1.黄粉虫的形态黄粉虫属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1)卵长约1毫米,长圆形,乳白色。卵壳薄而软,极易受损伤。卵一般由成虫产成一直线,最终集片,少量散产于饲料中。(2)幼虫一般体长2935毫米,体壁较硬,有光泽,虫体为黄褐色,节间和腹面为黄白色。头壳较硬为深褐色。(3)蛹长约1519毫米,乳白色或黄褐色,无毛,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成虫体长约1220毫米,体色呈黑赤褐色,体为长椭圆形,体表

9、多密集黑斑点,无毛,有光泽。 2.黄粉虫的生物学特征(1)生殖习性黄粉虫成虫期才具有生殖能力,雌雄虫比例为11.05。寿命最短2天,最长196天,平均51天。羽化后34天即开始交配、产卵。产卵期平均22130天,但80%以上的卵在1个月内产出。雌虫平均产卵量276粒,饲料质量影响产卵量。(2)运动习性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成虫、幼虫均靠爬行运动,极活泼。为防其爬逃,饲虫盒内壁应尽可能光滑。(3)群居性和自相残杀习性黄粉虫喜群居,便于高密度饲养,最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07000头老龄幼虫或成虫。自相残杀习性是指成虫吃卵、咬食幼虫和蛹,高龄幼虫咬食低龄幼虫或蛹的现象。自残影响产虫量,此现象

10、发生于饲养密度过高,特别是成虫和幼虫不同龄期混养更为严重。(4)黄粉虫对光的反应黄粉虫长期适应黑暗环境生活;怕光,夜间活动较多。故黄粉虫适合多层分盘饲养,以充分利用空间。二、临沂市一读者问:黄粉虫的饲养技术是否复杂?饲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黄粉虫的饲养技术并不复杂,我们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通过多年来对黄粉虫的研究,对其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的条件等均已了如指掌,如今已形成了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独有理论体系,并已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社会反响强烈。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的饲养技术和注意事项如下: 1. 良种选育在任何养殖业或种植业中,品种对生产的效应都是巨大的。在饲养生产的初始阶段,应直接选

11、择专业化培育的优质品种,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现已培育出GH1、GH2、HH1几个品种,分别适宜于不同地区及饲料主料,可选择推广应用。优良品种的繁殖应与生产繁殖分开,优良品种的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430之间,相对湿度应在6070%之间。优良品种的成虫饲料应营养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充足,必要时可加入蜂王浆。 2.饲养设备(1)饲养场地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充分利用闲置空房,但为了集约化管理,最好相近连片,形成一定的产量规模;所用房间必须堵塞墙角孔洞、缝隙,粉刷一新,以达到防鼠、灭蚁、保持清洁的目的。(2)饲养器具工厂化规模生产必须要求饲养器具规格一致,以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山东农业

12、大学昆虫研究所科研基地黄粉虫养殖场采用723015cm的标准饲养盘,内衬进口的油光纸。标准饲养盘底部及四周壁均具透风孔,以利于通风换气散发虫体集群呼吸的热量,衬纸要内光外糙,以防止黄粉虫幼虫、成虫沿壁爬出。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利用旧木料自行制作木盘,但规格必须与上述要求统一。(3)饲养架饲养盘放置于三角铁焊接而成的多层架上,架高一般为1.62.0米,具体高度依操作方便和房间高度而定。(4)分离筛用于分离幼虫和虫粪。分别备制20目、40目、50目铁丝网及尼龙丝分离筛,四周用1厘米木板。(5)产卵盘与饲养盘统一,便于确定工艺流程技术参数。(6)孵化箱和羽化箱黄粉虫卵和蛹的发育是各生态史期中最长的,为

13、了保证其最适温度和湿度需求,并防止蚁、螨、鼠等天敌的侵袭,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设计制作了孵化箱和羽化箱。箱内由双排多层隔板组成,两层之间的距离以饲养盘高度的1.5倍为宜,底层留出较大空间以便置水保湿。(7)其它温度计和湿度计、旧报纸或白纸(成虫产卵时制作卵卡)、塑料盆、喷雾器或洒水壶、镊子、放大镜等。 3.饲料腐屑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进行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旨在探求充分利用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的新途径,为“腐屑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实践依据,故在饲料配方研制方面立足于作物秸杆、果渣、糠麸、泔渣、豆腐渣等,现已根据山东省不同作物种植区具体情况研制了适用于当地实际情况的系列配方。 4.饲养管理(

14、1)卵的收集与孵化在标准饲养盘底部附衬一张稍薄的白纸,上铺2厘米厚饲料,每盆中投放2000只(1000雌:1000雄)成虫,成虫即将卵均匀产布于产卵纸上,每张纸上可产500015000粒卵,两天取出一次,即制作成卵卡。将卵卡纸另置于标准饲养盘中,上面覆盖1厘米厚麸皮,置于孵化箱中,1周后取出,进入生产车间。(2)蛹的收集与羽化由于工厂化规模生产要求自卵卡纸取放之日起尽量保持时间的一致,所以各虫态发育进度基本一致,化蛹也比较一致。待老熟幼虫达80%的蛹化率时,即在标准盘中加覆一层新鲜饲料后将其置于羽化箱中,710日后取出培育成虫产卵。中间可隔23天检查一次。(3)饲养种群密度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

15、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磨擦生热,且自相残杀几率提高,增加了死亡率。所以,幼虫的密度一般保持在每盘60000条左右。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越小,室温高,湿度大,密度也应小一些。成虫密度一般在4000条/盘左右。(4)管理注意事项 黄粉虫在饲养过程中易受老鼠、壁虎、蚂蚁的危害,尤以鼠害和蚁害较严重,应加以预防。室内严禁放置农药。应及时清除死亡虫尸,以免霉烂变质导致流行病发生。严禁在饲料中积水或于饲料盘中见水珠。 5.黄粉虫工厂化规模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黄粉虫各虫态适温为2530,相对湿度7585%。幼虫在0以上可安全越冬。1015即可活动取食,但代谢过程缓慢。2530时,食量增多,活动增强。低于0或高于37则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可能。成虫寿命一般为20100天,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515粒,最多30粒,每个雌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高低有很大差异,在1020时,需2025天孵出,2530时只需37天即可孵出。幼虫经8次蜕皮化蛹,蛹期时间较长,温度1020时,1520天可羽化;2530时,68天可羽化。黄粉虫在繁殖期雌雄比一般为1:1。成虫一般交配多次。在此期间需要补充较好的营养,提供一个黑暗而宽松的环境,种群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