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0054554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安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原则幼儿园安康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展的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的安康教育活动,开展安康效劳,创设安康环境,预防学前儿童身心疾病的发生,提高其 身心安康水平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学科。它所要争论的主要问题是遵循学前儿童进展的规律,提高其科学的安康生疏,树立正确的安康态度,培育良好 的安康行为习惯。一、安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安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体生疏与保护学问教育、体育熬炼与安康、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环境教育、养分教育、疾病与意外损害的 预防教育、心理安康与社会适应教育、性教育。1. 人体的生疏与保护学问教育通过接触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使学前儿童初步生疏生物

2、体简洁的构造和功 能及其生长和发育,在此根底上逐步地且粗略地生疏人体各局部的解剖生理特 点。学习保护身体的一些方法,逐步建立关心、保护身体安康的意识。2. 体育熬炼与安康通过体育活动,培育体育兴趣和熬炼的习惯,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增 强体质,并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品德、心理素养和交往力量的进展。在幼儿园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 体操: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仿照操等各年龄班具体内容见户外体 育活动设计流程体操局部。(2) 体育玩耍: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以根本动作为主要 内容,以玩耍活动为形式,以增加幼儿体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活动。(3) “三浴”熬炼:

3、所谓三浴熬炼即利用大自然的日光、空气、水对学前儿童 进展身体熬炼,增加学前儿童的体质和抵抗力量。(4) 其他体育活动:不同地区学前儿童可结合本地气候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爬山、远足活动、民族、民间地域性体育活动等。 3.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教育通过教育和训练,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用自己的水杯和手帕、不挖鼻孔、 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内等。让学前儿童逐步懂得个人卫生不仅是个人的私事,还关系到是否敬重他人,是否符合社会公德和公共卫生的要求。通过教育和训练培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早起早 睡、每天参与体

4、育熬炼和户外活动,按时进餐和排便等。4. 环境教育教育和训练学前儿童养成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和习惯。让学前儿童参与力所能及的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活动,遵守公共卫生准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 果皮纸屑,不随地大小便,不破坏公共卫生设施,懂礼貌、讲文明、不打搅他 人等。加强对学前儿童进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懂得生活环境被污染对人 体的危害,增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的意识,从而促进全社会都来 保护环境。5. 养分教育让学前儿童懂得常见食物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知道养分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开心地进餐,定时定量,不挑食、偏食或过食,细嚼慢咽, 不撒饭菜,用自己的食具,饭前洗手,吃饭前后不

5、做猛烈运动等。6. 疾病与意外损害的预防教育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身心疾病和缺陷的预防学问,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乐观主动地承受医生体检和预防注射,生疏到传染病不仅引起自己得病,还可以传染他人,初步懂得一些预防措施。意外损害包括了意外事故和人为损害,通过安全教育,加强学前儿童的自 我保护意识,学会发生意外损害进展自救和向成人求救的方法及措施。7. 心理安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培育学前儿童健全的共性和良好的心情,学会友好与人交往,提高心理安康水平。如留意培育学前儿童安康的心理品质、协调的行为、适度的反响、较 强的意志和正常的人际交往,为他们供给学习阅历,学习表达和调整心情的方法,合理准时梳理不良心情,保持

6、乐观开心的心情。要让学前儿童学会感知和 理解他人的情感,懂得共享和合作。乐于帮助他人,宠爱集体。8. 性教育让学前儿童生疏自己的性别,并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正确而恰当的认同,防止“性混淆”。对学前儿童提出的性问题要自然、简单、科学的答复,不回避、 不说谎、不指责,让学前儿童懂得存在男女差异是很自然的事,是没有什么神 秘和可怕的。留意订正学前儿童的一些不良习惯,如玩弄生殖器。学前儿童的 性教育可以从动植物的生殖现象入手。二、安康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1. 动作与行为练习法让幼儿对已学过的生活技能、动作行为等进展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形成 稳定的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2. 讲解演示法教师边讲解边结合动作演

7、示,或以实物、模型演示,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 传授有关安康的学问和技能,提高幼儿对安康的生疏水平。3. 情境表演法通过现场或录像向幼儿展现生活情景,让幼儿观看和分析情景中所涉及到的安康问题。由于情景表演的主题源于生活,因而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较好的 帮助幼儿生疏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同类问题和冲突,树立安康的态度和行为。 4.争论评议法幼儿参与安康教育的过程中,让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最终得出结论,形成共识。这种方法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 争论、评议中提高他们区分是非的力量和对安康的生疏水平。5. 感知体验法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生疏和判别事物的特性。这种方法能有效的激发幼

8、儿参与活动和在活动中探究的兴趣,加强他们对事物生疏的印象。6. 讲解示范法讲解是教师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活动,知道他们在理解和把握活动的名称及练习内容,领悟动作的要领和做法的一种方法。示范是指教师以个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幼儿看到所要练习和把握的动作或技能的具体形象、构造和完成的先后挨次等。在具体的活动中,讲解和示范合理结合,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幼儿对身体练习生疏的程度确定讲解和示范的多寡。示范能弥补讲解的缺乏, 而讲解能补充示范不易表达的内容。7. 练习法通过讲解是饭后,在幼儿初步建立与活动有关的表象或概念的根底上,让 幼儿在教室的指导下进展各种身体练习,以实现身体熬炼活动目标的一种方法。幼儿园

9、常用以下方法:1) 重复练习法2) 条件练习法。设置肯定的具体条件或在转变从前联系条件的状况下, 让幼儿进展联系的方法。3) 完整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4) 循环练习法。依次做几个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动作,或依次进展几项 活动内容的熬炼方法。多用于早操或户外体育活动。8. 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牵着是指在幼儿进展身体练习时,教师用简短明确的语言提示和指导幼儿 正确完成动作或进展活动方法;后者是指教师直接而具体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把握正确联系要求和方法。9. 玩耍法以玩耍的形式组织幼儿进展熬炼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将幼儿难以理解或枯 燥的动作或身体素养等联系变成好玩仿照活动或具体的玩耍情节,提高幼儿练 习的

10、兴趣。10. 此外,还有竞赛发、领做法如:分解动作示范练习、信号法如:喊口 令等。三、安康教育活动的原则1、使全部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这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原则。由于幼儿能否适应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以后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很多国家特 别留意争论每个幼儿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对幼儿的影响,然后依据幼儿不同的经受、素养、独创性等进展有针对性的 教育,这样自然会提高每个幼儿对教育的适应性。2、促进思维的原则幼儿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幼儿的思维进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把握越来越简单的思维 方法。要多让幼儿接触实际,观看事物, 并加以集中、分类、比较。鼓舞幼儿常常反复思考

11、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奠定思考方法根底的手段。3、依靠自身进展的原则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强加于人的。幼儿教育只能在幼儿毫无对抗心情的状况下进展,促使他们自愿地得到进展。集合各种学问、印象,在自己头脑中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这一活动过程是在成人指导下, 靠幼儿自身的努力完成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因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制造各种能给幼儿带来感受的 环境,以帮助他们从各种感受中猎取学问。为此,很多国家址分重视激发幼儿的古怪心和求知欲,培育幼儿广泛长久的兴趣。这是幼儿自我教育的动力。4、重视力量培育的原则学前阶段,应当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觉察四周五彩缤纷的世界,渐渐丰富感性学问。学问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推动

12、力才具有价值。因而,教师不应当反精力放在毫无意义的学问排列上,而应当明白一 切活动都是为了进展幼儿的留意力、感觉力量、知觉力量、观看力量、记忆能 力、想象力量、推理力量、语言力量 和审美力量等。5、面对将来的原则今日的幼儿教育不行能赐予幼儿解决将来社会问题的答案。但是,必需考虑怎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生活。因此,最 重要的是要培育幼儿的制造性。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思考,觉察并鼓舞他们的想法,在制造性方法的运用中提高幼儿的制造力量。6、追求人格平衡进展的原则 追求幼儿的全面、和谐进展,培育良好的共性,是当前世界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学前期是幼儿共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所以很多国家提出“学前教育应为幼儿将来的人格形成打下根底,只有根底结实,人格才能得到均衡进展。”幼儿的共性是在社会团体中,依靠集体的力气得到进展的。心理学家瓦伦说:“幼儿的自我只有处在与他人的自我相互作用的状态下,才能得到进展。”因此,教师在赐予幼儿个人活动时机的同时, 应赐予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时机,并教给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