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后思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0544557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后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后考虑在动手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示有限长和无限长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通过动手画的活动,把详细形象的线抽象为数学知识,对这三种线的区别理解也很深,无须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练习来认识这三种线。通过画线这个动手操作过程不难看出学生是完全掌握了射线与直线的概念,而且在概念的支撑下他已经能把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详细图形,经历完善概念的过程。抓住肢体语言,感悟数学知识本节课的直线、线段和射线对学生而言是比拟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可以准确把握三线的特征,我还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述:两只食指翘起如两个端点,一手在身前切一刀,另一手做同样动作,得出一条线段;在这条线段的根底上,一手向一边伸出,做出无

2、止境样,得出射线;两手向两边伸出,做无止境样,得到直线。如此形象的表述,使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三线的特征,并明确了三线的关系,比起口头讲述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进步课堂教学有效性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可防止的错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千方百计的让学生防止出错,但往往事与愿违,处置不当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宏大资。学生在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学中不容无视这一资,要及时抓住这一珍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

3、学生开展的有效资。在本节课中,当学生做到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这个练习时,有一学生答复可以画三条,当时我没有立即对他的答案作出评价,而是把他的作业放上了实物投影,让他说说他是怎么考虑的。原来他把画的直线中的另外两条射线也数进去了,把直线与射线的概念搞混了。于是,我马上利用这个错误资,顺着学生的说法在黑板上出示一条直线,在上面任意取两点,问学生:这条是什么?一条直线然后压掉左边或右边的局部再问如今成了什么?射线最后把左右两边都压掉就成了线段。这样通过对学生的错误展开分析p ,不仅帮学生纠正了错误,更重要的是抓住时机把三种线之间的关系在一张图中讲清楚了,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其实这一环节在我备课时也考虑了

4、进去,不过不是在这个时候。在课堂中既然出现了与我不谋而合的环节,那我就必须好好利用这个生成的错误资,把准备在小结中的一个环节提了上来。后来大家在评课时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比预设时的上法更自然、更贴切。不过事后我也在考虑,把三种线放在一幅图中讲清它们的关系是我们在备课时预设到的,但假如这一环节没预设到的话,那肯定是放弃了这个错误资。这也让我想起了吴正宪老师的一句话“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四、缺乏1、虽然这节课经过试教并修改教案后效果好了很多,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数学课特别是概念课应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标准性,在教学射线的表示方法时,在语言的表述方面还不够标准。2这节课中有一个比拟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老师在教学时是比拟注重学生这方面才能的培养,但是在时间上给的不够充足,有可能会影响目的的达成。2、几点困惑1认识了射线、直线后让学生画三种线,学生根本没问题,但当后面过一点能画几条射线时,学生似乎不太会画了,画出的线也不太符合要求,不知问题出在哪里?2一节课中,注重学生才能的开展后,似乎对一些根本东西的掌握无视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才能和根底两不误?我觉得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