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397123536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6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施工方案电力隧道施工方案1(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电 力 隧 道 穿 越 风 渠 施 工 方 案 四 川 重 力 建 设 有 限 公 司二零一三年一月十二日编制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述第一节 工程概况第二节 编制依据第三节 编制原则第四节 执行的规范、标准第五节 工程要求、特点、重点第二章 项目部及人员构成第一节 项目部机构的形式第二节 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职责第三节 施工过程控制第四节 联络与协调第五节 项目部施工人员组织计划第三章 重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第一节 竖井施工工艺流程第二节 暗挖隧道工艺流程第三节 井点降水安装作业工艺流程第四节 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第四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 穿越东风渠暗挖隧道施工方案第二节

2、穿越东风渠隧道测量方案第三节 竖井(工作井)施工方案第四节 穿越东风渠隧道砼工程施工方案第五节 穿越东风渠隧道降水施工方案第六节 穿越东风渠隧道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第七节 隧道的防水技术措施第八节 暗挖隧道的技术措施第九节 施工测量技术措施第十节 土方工程技术措施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与措施第六章 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 劳动力进场计划第二节 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第三节 施工材料进场计划第七章 材料供应和检验第一节 材料构件采购供应计划及供货商保证第二节 材料品质保证程序第三节 材料供应管理第四节 材料、设备检验第五节 材料保管及标识第六节 不合格品的处置第七节 资金保证第八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

3、 安全生产目标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组织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四节 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技术措施第五节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控制办法及安全保证措施第六节 对招标文件安全生产要求的响应第七节 安全生产实施细则第八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九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 文明环保施工管理检查程序第二节 文明环保管理机构及人员组织第三节 文明环保施工制度保证第四节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第五节 雨期施工技术措施第十章 附表附图附表一: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穿越东风渠隧道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

4、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工程概述 第一节 工程概况:1、工程地理位置 拟建穿越东风渠电力隧道位于成都市规划北湖片区三标段范围内,电力隧道断面净空尺寸为电力隧道断面净空尺寸为2。5m3。0m(暗挖隧道不包括矢高净空部分)2、工程现场概况:工程为成都市北湖片区穿越东风渠隧道部分。电力隧道断面净空尺寸为2。5m3。0m(暗挖隧道不包括矢高净空部分)。东风渠暗挖穿越时,要注意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为防止施工期间,沟底渗水,需在渠内隧道上下侧位置不少于20米铺设防渗土工膜。根据设计,隧道纵坡最小i=0。003,最大为0.13。电力隧道沿程设置通风口,间距一般不大于200,人孔与风口交替布置,相邻人孔与风孔的

5、间距不大于10m.第二节 编制依据本方案根据以下信息和要求进行编制:1、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北湖220KV、110KV架空线路下地迁改工程(地下通道部分)三标段施工设计图纸。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3、本公司依据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标准编制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依据ISO14001系列标准编制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依据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编制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4、我公司自身的技术力量、机械装备情况以及各项企业管理制度。

6、5、踏勘现场所获取的调查资料 第三节 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业主招标文件、施工规范的要求和业主的工期要求,优化组织施工,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保证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2、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工厂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尽量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3、 满足环保要求,加强安全管理,防尘降噪,做到文明施工.4、 优先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5、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争创优质工程。6、在业主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工程施工,保证按业主要求的作业面数量同

7、时施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第四节 执行的规范、标准、规程、1、采用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规程2、本公司的各管理体系文件依据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标准编制的质量手册。依据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系列标准及职业健康管理体系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标准编制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本公司制定的一整套工程项目管理手册等第五节 工程重点、条件.1、工程重点 (1)暗挖电力隧道的开挖防塌、初衬、防水及二衬砼浇筑的工期、质量保证.(2)穿越东风渠段隧道,可能存在渗水量大,土体稳定性差,需随时注意土体性状产生

8、的变化。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3)明挖段的边坡稳定控制。(4)施工过程中的降水及水位控制.(5)在管沟开挖前查明各种地下管、线并确定处理解决办法。2、现场三通一平条件开工前,公司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对施工用水、供电、道路、排水等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工程的需要.工程开始后,公司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投入充足的人力及物力,架设水电线路及砌筑排水设施及搭设生产、生活设施。3、施工环境条件(1)当地气象情况场地所处成都市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

9、最低气温-5.9.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5)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6)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2)水文地质条件1)电力隧道沿线无地表水分布。2)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场地地下水为埋藏于一级阶地第四系砂、卵石中的孔隙潜水.大气降水和区域地下水为其主要补给源。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具较强渗透性。含粉质

10、粘土卵石中有少量孔隙水分布,水量小,连通性较差。基岩裂隙水赋存于白垩系灌口组泥岩节理、裂隙发育地段,该含水层地下水富集规律性较差,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地方可能形成富水块段.3)地下水水位及年变化幅度受场地周边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勘探结束后,测得孔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6.28。0m,相应标高为481。22481.70m。本次勘察为丰水期后期。场地丰水期正常水位埋深约在现地坪下3.05。0m左右.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孔隙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2。0m。4)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根据水质分析检验报告,按舒卡列夫分类法,场地地下水(一级阶地孔隙潜水)属HCO3-Ca2+型和HCO3Ca2+K+Na+

11、型水.PH值为7。447。5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第12.2。1条至第12.2。3条,拟建物场地环境类别按类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1)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区划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成都市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特征周期0。45秒,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1条,本工程一级阶地场区因有可液化细砂分布,故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三级阶地场区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2)建

12、筑场地类别该电力通道区场地一级阶地段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为330m/s,三级阶地段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为260m/s,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震动参数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的规定,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257m/s左右;场地覆盖层厚度约为15m25m。可确定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场地卓越周期建议采用0.27s。地震液化场地电力隧道段II级阶地内粉土、砂土等土层为Q3地层,抗震设防烈度

13、为7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中第1条: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它以前时,7、8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层。第二章 项目部及人员构成第一节 项目部机构的形式如果我公司中标,将严格按照业主对项目的要求,派出市政工程专业方面的技术精英和管理精英,成立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目标管理法,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同时严格按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进行质量管理。项目经理由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直接任命,项目经理对总经理负责,全权负责本项目经理部的运作,将工程项目实施的责、权、利与项目经理及整个项目班子捆绑在一起,向管理要效益,以实现工程项目的施工目标。项目部指挥

14、系统有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及项目部下设六部,分别为施工计划部、材料设备部、技术部、质安部、工程部和合同管理部.项目部的组织构架如下图:项目经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施工计划部材料采购部技术部质安部工程部合同管理部 施工组织结构图注:我公司将派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本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第二节 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职责一、项目部经理1、主持编制项目总包现任管理方案,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与方针。2、确定项目总包现任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并配备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经理部开展工作。3、及时、适当地作出项目管理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事任免决策、重大技术方案决策、财务工作决策、资源调配决策、工期进度决策及变更决策等。4、审批各分包商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方案,并监督协调其实施行为.5、与业主、监理保持经常接触,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替业主、监理排忧解难,确保业主利益。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1、在项目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