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397122447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教案和反思.doc(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词)典理解赐予。抓住关键词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继续提高默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渐提高速度。4、通过本单元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伟大的鲁迅先生和我国的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认识发明找到“神奇子弹”的欧立希和科学奇才霍金学习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奋进、百折不挠等优秀品质。课题1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可贵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使他成为我国的数学大师。过程与方法:了解抓重点段学懂课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并练习写一段话。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华罗庚是如此勤奋好学的那部分内容。补充适当内容,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教学媒体投影课前学生准备收集华罗庚的生平简介教学流程备 注一、感知全文,理清思路。二、学习重点段。三、讨论第一段写的小故事。四、总结全文。五、课外练习将一段话写具体。六、拓展阅读。1、 审题、质疑(1)勤奋:勤苦、刻苦的意思;大器:大有作为的人。勤奋自学成大器意思是:经过刻苦自学而成了大有作为的人。(2)学生质疑:可能会问:这个人是谁?(学生简介华罗庚。) 他是怎样“勤奋自学的”?2、 即认真较快地默读全文,要求:课文写了有关大数家华罗庚的什么故事?围绕这个

3、故事又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读后讨论明确:写了华罗庚为什么自学?他是怎样自学的?结果怎样?重点写华罗庚怎样勤奋自学的?)1、 以小组学习。投影出示学习要求:一读,读第11、12节;二划,照要求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三议(想)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的?2、 小组自学。3、 集体交流:明确:华罗庚勤奋自学精神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分别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1)抓紧时间自学:_(2)专心致志自学:_(3)克服困难自学:_(4)坚持不懈自学:_4、 着重讨论这些词句是怎样表现华罗庚勤奋自学的精神的。(1)抓紧时间学习。句子:通常,等买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

4、看书和演算。(词语:“一就”)夜幕降临,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词语:赶忙、继续攻读)(2)专心致志自学:句子: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词语:不知道 不停地 不停地)(3)克服困难自学:句子: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用废纸)寒冬腊月-全然不顾。(词语:仍然、全然不顾)酷暑季节-不停地演算。(词语:依旧、挥汗如雨)(4)坚持不懈自学:句子:失学后-向命运挑战。(词语:一年四季10个小时4个小时)。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词语:一边-一边)想想:这部分内容与表达文章中心

5、有什么关系?(明确: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课文更能吸引读者,使文章中心更具说服力。)1、学生齐读全文,说说华罗庚是个怎样的人?华罗庚琢磨起数学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_(可以用书上的事例或课外自己了解到的事例。)华罗庚的哲学板书设计 (1)抓紧时间自学:1 勤奋自学成大器 (2)专心致志自学: 数学大师(华罗庚) (3)克服困难自学:(4)坚持不懈自学:教学效果反馈1、 从重点部分“勤奋自学”入手,划句子,找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体会华罗庚自学路上,刻苦、勤奋。思路清晰,学生易掌握。但在归纳“勤奋自学”四方面内容时,学生有困难。2、 “说学双通道”,多数学生用了书上的例子,而课外的内容很少,老师

6、应让学生课后都收集人物各方面的资料。课题2 鲁迅与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鲁迅是个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人,并能产生崇敬之情,进而争取也做个珍惜时间、不虚度年华的人。2、 能正确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知道列举具体数字与反映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的特点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3-5条。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句重点句的含义。教学媒体鲁迅像和三句重点句的理解课前学生准备收集鲁迅的资料、预习课后练习教学流程备 注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默读课文,直接感知鲁迅特点。三、深读课文,仔细品味。四、总结全文。1、出示鲁迅先生画像。生简介鲁迅。2、出示下面一段话,学生

7、读一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孔乙己等。思考:你认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确实,文章的众多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抓紧时间、善挤时间!他对待时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引出重点句学,或先学:“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或先学:“时间就像海面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1、 出示句子: 时间,每天得到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先反复读句,指名读,集体读。然后

8、分四步学习句子:(1)找:找出重点词语。(勤勉、懒散、悔恨。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小圈点。)(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训练: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子中去说一说。(3)联:联系课文内容。(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先读一下课后练习例句中的内容,再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第一段的内容。 阅读思考:哪些地方能看出鲁迅非常勤奋?(出示填空练习)鲁迅活了55年,一生写作640万字,写作时间18年,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讨论:a 鲁迅活了55年说明什么?(生命比较短暂)B 写作时间18年又说明什么?(写作时间也不是很长)C 但在这不长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了640万字,平均每年写35万多字,这些具体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9、说明鲁迅先生一直坚持写作,写的数量多,一生勤奋)(4)想:句子的含义。结合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课文的有关内容,体会出句子的含义。2、 出示句子: 时间就像海面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学法同上)(1)找:找出重点词语。愿挤(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愿挤,从字面上看,是愿意挤(演示:从海绵中挤出水);这里是“抓紧、不放松”的意思。(3)联: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鲁迅先生抓紧时间的? 讨论交流:a 学习第二节内容,鲁迅每天是怎样抓紧时间的?出示句子:白天-又继续工作。B 再学第3节内容,鲁迅在除夕夜又是怎样抓紧时间的? 结合讨论,完成下面的填空。(“编写”及“字数”由学

10、生填写)年代编写字数 1925年除夕1932年除夕1934年除夕1935年除夕讨论:表格中填的具体数字说明了什么?(4)想:句子的含义。3、 出示句子: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1)找:找出重点词语。巨大贡献 争取(2)学:学懂词语的意思。巨大贡献:极大的贡献,文章中指“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争取”的意思是主动、积极地力求达到。(3)联: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文章的具体事例或具体数字来说明鲁迅是怎样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时间的。)(4)想:句子的含义。鲁迅一生写了640万字,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成就跟他一生抓紧时间、善挤时间是分不开的。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鲁

11、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鲁迅一生的巨大成就跟“时间”又有什么关系?(结合讨论,重点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2、再读课文。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设计平日 工作到凌晨 2 鲁迅与时间 打盹 继续工作 抓紧时间 除夕 写作 翻译 编集 善挤时间整理日记 计划工作 教学效果反馈1、 在初读了课文以后,我让学生找出鲁迅是怎样对待时间的?然后围绕第二、第三节的中心句,分男女学生读这两节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先概括后具体;然后让学生画出鲁迅有关时间的名言。2、 用“找、学、联、想”的方法,理解鲁迅两句有关时间的名言的含义。这样教下来,课文重点内容把握住了,又节省了教学的时间。课题3、失去的一天教学目

12、标知识与技能:1、 自主认识生字词若干个。理解“游手好闲、出色”等词义,能用不同的词语替换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出色”,从而丰富语言。2、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佩佳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读者在一天内的经历。3、 会用“无论也”造句4、 能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安排一天时间的心得。过程与方法:质疑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读课文、运用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丢失的一天的时间是一去难返的,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佩佳和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和读者在一天内的经历的比较,力戒“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前学生准备了解课文内容查字典理解“游手好闲、出色”教学流程质疑课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题:失去的一天,学生读题。2、说出“失去”的近义词。(丢失)质疑课题: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会失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佩佳在一天内没有( ),没有( )。妈妈下班后,领佩佳去看拖拉机手在一天内( ),砌工在一天内( ),面包师( ),读者们( )。佩佳为自己( )而羞愧。抓重点,突破难点师生合作读。妈妈下班后发现佩佳什么事也没做,对他说了什么“你要知道作了些什么事。”个别有感情朗读“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