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397120464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铁盐与亚铁盐教学设计铁盐与亚铁盐 铁盐与亚铁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之铁盐与亚铁盐 (课本P57P58)二、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课时内容。 铁是高中化学中几种重要金属元素之一,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之

2、前通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习,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学习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主要性质与两者之间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深化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2、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学生已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有了一定认识 ,前几节课也应用这些原理学习了金属元素钠的性质,这为探究金属元素铁的性质打好了基础。心理特征:对探究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师要鼓励这

3、些热情。3、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从小魔术“会流血的纸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探究,结合已学知识,学习检验Fe3+的两种方法:加碱法和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接着,将学生分组,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Fe3+和Fe2+的性质。接着,引导学生对化学药品进行分类,选择相应药品并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合作探究Fe3+和Fe2+转化的条件,得出结论。 本节课实验属于基础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速度快,由老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还采用多媒体技术及实验演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三、 教学目标1、

4、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实验认识Fe3+和Fe2+的主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巩固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并提高实验操作技能。2、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展现才能,提高合作交流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铁离子的检验 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难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五、 教学准备事先准备一张涂有FeCl3溶液的纸片,用KSCN溶液喷湿的的小木剑 药品:FeCl3溶液、KSCN溶液、NaOH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双氧水、铁粉

5、、铜片、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 以及搜集各种铁盐和亚铁盐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学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PPT)六、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实验探究Fe3+的检验讲述: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要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纸片和小木剑(拿出事先转备好的道具),现在老师将剑刺向纸片,大家仔细观察会出现什么。纸片“流血”了,大家相信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谜底。板书”演示:一支试管中加入5mlFeCl3溶液,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讲述:魔术的谜底就在这里了。谜底是什么呢?肯定:很好,同学说的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铁离子的检验。

6、设问:亚铁离子遇KSCN溶液也会变成血红色吗?思考:回顾上节课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铁离子的存在?肯定:对了,同学们懂得应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加碱法来检验Fe2+和Fe3+的存在。提问:通过以上实验和思考,你有什么收获?板书: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或加碱法检验Fe3+好奇、疑问观察到“受伤”后的纸片“流血”了不,不相信(纸片没有生命)观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纸片上涂有的FeCl3溶液遇到小木剑上的硫氰化铁溶液,会变血红色。(一般的话学生是回答不出这个问题的,)分组实验,观察现象进一步确定结论回忆并思考。有同学说出往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不同的

7、颜色的沉淀,可以检验Fe2+和Fe3+的存在小组讨论;Fe3+的检验方法联系生活,表演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新课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究问题的欲望。)避免学生混淆Fe2+的性质温故知新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教学重点,力求学生理解记忆实验探究Fe3+和Fe2+的性质讲述:铁元素存在着+2, +3 两个化合价, 这决定了其化合物的复杂性。Fe3+和Fe2+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思考 )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想法。肯定:方才我们成功地证明了Fe3+具有氧化性,Fe2+具有还原

8、性。同时我们也发现Fe3和Fe2+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学生先依据提示认真思考,热烈讨论。分组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分析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从中判断Fe3+的氧化性和Fe2+的还原性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Fe3和Fe2+之间相互转化打下基础实验探究Fe3+和Fe2+的相互转化思考:想想Fe3和Fe2+之间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呢?设计实验证实你的想法。引导:先根据化合价预测可能的氧化、还原性,对药品进行分类。分组讨论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完成药品分类表。(提供药品:铁粉、铜片、KI溶液、淀粉溶液、KSCN溶液、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双氧水;

9、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学生先思考,后讨论,将药品先分类,完成分类表。接着自主选择药品,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小组代表谈实验方案、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对药品进行分类,学生既学习到正确判别药品的氧化还原性质,又避免不加思索地进行实验,影响探究结果和浪费时间。接着利用已有药品,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提醒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药品滴加顺序,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板书:药品分类表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板书:Fe3和Fe2+相互转化 较强氧化剂Fe2+ Fe3+ 较强还原剂全体同学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评价、表达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应

10、用课件显示:1、现有一瓶掉标签的试剂,如何鉴别它的阳离子是Fe3+还是Fe2+?2、展示一瓶放铁粉的FeCl2溶液,提问:固体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思考,讨论,交流,回答再次运用学生上课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联系实际,巩固应用知识,加深知识理解,小结反馈提问:通过以上的探究实验,同学们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小结:按照板书,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发表有关见解。回忆和回答本节知识要点归纳整理,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系统化、理性化记忆表格 1Ps: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艺术,要精彩点,并带有引导性比较好。,我们的教学设计都会很长哦,因为比较详细一点的咯。不过你们这种方式也好啦。,注意里面板书的描写,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七、板书设计1、Fe3+的检验方法: 要写生离子方程式 Fe3+ SCN- 溶液 呈血红色 Fe3+ + OH- 红褐色沉淀 2、药品分类表常见还原剂常见氧化剂检验试剂铁粉、铜片、KI溶液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双氧水淀粉溶液、KSCN溶液3、Fe3和Fe2+相互转化 较强氧化剂Fe2+ Fe3+ 较强还原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