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蒙古自治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KB
约7页
文档ID:396899207
内蒙古自治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1/7

内蒙古自治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7七上·怀柔期末) 诗文默写填空              (1) 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 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 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 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________?” (8)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想象,将诗人同情怀念之心托付给明月,遥寄对友人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2. (15分)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意思①相与步于中庭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念无与为乐者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文中最后“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当时怎样复杂的心境?3. (12分)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1)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    B . 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 . 死亦我所恶     不以恶小而为之    D .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②万事莫贵于义也3) 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         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4. (22分) (2017九上·南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土炕温情①我是在土炕上降生的,自然在土炕上摸爬滚打长大暖烘烘的土炕温暖了我童年的记忆,也焐热了我的人生②我对故乡的记忆,首先从土炕开始生活在广袤陕北的家乡父老,在那艰难困苦的年月,也一定与我一样,感受过土炕的温度③寒冷漫长的冬季,土炕给劳碌了一年的庄稼人提供了温暖的时光父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可小时候曾在私塾门外听过一些课文,也识了不少字他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坐在土炕上,摇晃着头,缓缓地给我吟诵起《三字经》或《百家姓》牙牙学语的我,趴在父亲面前,虽然不懂“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句子的含意,却懵懵懂懂地跟着父亲一句一句地吟诵着④父亲一生最引以为自豪的是他参加过的无数次战斗,这也成为他最爱讲述,且永远讲述不完的故事在那热乎乎的土炕上,我不知聆听过多少遍他老人家惊心动魄、出生入死的战斗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可每次听到仍然是那么激动亢奋。

⑤父亲成了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在小小的土炕上,我萌生了像父亲一样顽强拼搏的远大志向⑥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家七八口人,兄弟姐妹都不到干大活、受大苦的年龄,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身有残疾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来操持印象中,父母永远都是闲不住的人他们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迟,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操持家务上夜里,疯跑了一天的我们,吃完晚饭,早已累得倒头睡了可整日劳作的父母,依然为我们忙碌着如豆的油灯下,满头华发的母亲,总是盘腿坐在炕头上,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破烂的衣服和鞋袜;要么就给我们捉衣服上的虱子而一脸沧桑的父亲,则往往嘴里噙着旱烟锅,圪蹴在后炕头,一声不吭地捻着羊毛线;要么就挑织毛袜子,为我们过冬早做准备父母二老为儿女们操劳的专注神情,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⑦“三垧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土炕成为陕北人生活的中心⑧永远难忘的是,母亲将做好的饭,舀在黑瓷盆里,端在土炕中央一家人围着饭盆,你一勺他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尽管饭食不好,酸白菜、糠窝头、小米粥,或者是蒸洋芋、煮南瓜……可吃起来却是那样可口、香美,令人回味无穷!那时,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又贪食,一盆子饭哪能招得住兄弟姐妹们放开肚皮“海吃海喝”?三下五除二就吃了个底朝天。

母亲心疼我们,总是不端碗我常常催促她老人家赶快吃,可她总说不饿其实母亲岂能不饿?她硬是忍着饥饿,把温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子女们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痛得像锥扎似的⑨进城的这些年里,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住进了洋楼房,睡上了“席梦思”,吃的穿的那就更不必说了可我总感到自己生活在空中楼阁里,食无味,心空虚,夜难眠⑩每当这时,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土炕,想起窑洞,更想起仍然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我总觉得,睡在那充满温情的土炕上,才能与天地相互贯通,融为一体而只有深入和贴近故乡、拥抱与融入土地,才让人过得舒心、踏实和幸福!(1) 文章围绕“土炕温情”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 文章以“土炕温情”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3) 品味语言①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6段的划线句如豆的油灯下,满头华发的母亲,总是盘腿坐在炕头上,眯着眼,一针一线地为我们缝补着破烂的衣服和鞋袜;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8段的划线句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痛得像锥扎似的(4)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之所以忘不了土炕,是因为作者是在土炕坑上降生的,是在土炕上摸爬滚打长大的。

B . 小时候,作者一家七八口人,靠有残疾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操持养活,日子过得很艰难C . 小时候,作者一家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在父母的关怀下,兄弟姐妹其乐融融,倍感家庭的温馨D . 文章中的父母勤劳朴实,机智勇敢,给予了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0分)5. (30分) 名著阅读本学期相信大家已经认真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请你用心完成下列问题:(1) 儒勒•凡尔纳是   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         (2)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3)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        潜艇的故事《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      、自然科学家          、仆人        、捕鲸手尼德•兰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 ,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4) 船长和助手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你知道的3次险情5) 你认为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五、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4·无锡)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中说:“一个人,如果把虐待当回事,下一步,就有可能以此为乐……因此,恻隐之心要从善待动物做起刘瑜在《老鼠,作为证据》中说:“即使龌龊如一只老鼠,也会痛,也会绝望,也会挣扎作者善待动物,就连老鼠的惨死都于心不忍请围绕“不能虐待动物”展开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作适当的分析,字数在100﹣120字之间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7·辽阳)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①那有温度的目光②                   别样美要求:①如选择题目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默写 (共1题;共8分)1、答案:略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2、答案:略3、答案:略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4、答案:略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0分)5、答案:略五、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5分)6、答案:略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答案: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