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39661574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敏捷多样,基本属于争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争论文,因为它必需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你知道怎么写读书感悟吗?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希望大家喜爱!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是一本具有教化意义的书籍。作为父亲,傅雷给他的儿女写下了一封封信,告知孩子应当怎样做人以及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这个假期读完傅雷家书,颇有感受。它告知我们:一颗纯净、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磨难、羞辱、迫害,陷入到好像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终真实的光不会恒久掩埋,还是要为大家所相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当得到的敬重和

2、爱。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在书信中告知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虚心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主动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他敢于解剖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阅历中给出阅历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的父母。 “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就尽量的给。”这句话你是否觉得很熟识?我的父母也常说:“只要是有关学习的,能给的我们尽量给。”从中发觉

3、在傅雷家书中可以找到我父母的影子,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不比傅雷给傅聪的少。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很多多为人处事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训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 傅雷家书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的为我们保存了哪个时代的记忆。它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秀的道德清晰阐述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化,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2 这绝不是一般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溢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爱其子,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恒久无终点。通过

4、亲生的儿女,持续自己的生命,也持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气。因此,培育儿女也正是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世界应当的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自不待言。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稀里糊涂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探讨艺术,探讨音乐的对手;其次,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簇新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

5、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肃穆的看法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激励与鞭策。使他有志气与力气,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值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酷爱祖国,信任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化,是不能分开的。 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境况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损害,傅雷缺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3 这是傅雷家书读后感作文,家书是家人之间所通的书信,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读过傅雷家书后,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宏大。 每一封家书

6、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渐渐丰富,纸张的独创,家书渐渐流行起来,始终到今日,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妙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忱。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化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

7、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晰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化,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准备。傅雷家书中有着许很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宝,然而,父母日常的训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宏大。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

8、后感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自古就是人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书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说不出来的话更好的流露。傅雷家书就是这个例子。 傅雷家书摘编了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这本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的读物,充溢了父爱。 傅雷老先生曾说过,他给儿子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探讨艺术,二、激发年轻人的思想,三、训练傅聪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看了这本书,就似看到了傅雷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对国家、生活的酷爱,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的爱。 我从书中读懂了许多。比如“辛酸的眼泪是培育你心灵的酒浆。”当我遇到困难时,看了这句话,会立刻斗志昂扬。读了“

9、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使我明白无论得失成败,只要努力过,奋斗过,就足够了。读了“太阳太剧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让我明白有些事不能做得太过。 有一段话始终令我有无限感慨:“其实完备是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备”完备不肯定全是好事,有块镜子的碎片始终想找寻另外几块碎片,由于有棱角,他走得慢,观赏了很多美景,但当他找到其他碎片,圆镜子太完备了,但他们看不到风景了。 傅雷家书虽是父母与孩子一般的书信,但却影响了许多人,它是永恒的经典。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5 傅雷家书不仅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沟通艺术的平台,到处可见深厚的艺术

10、功底。在一篇篇清爽的文笔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旧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资料。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竞赛第三名,是出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行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头,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充满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育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非常留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仔细,每一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

11、几个小时的琴。但是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化。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样,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连忙回到谱子上去。但这次,傅雷不仅仅没有责怪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齐探讨,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向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安慰。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个多月后,当傅聪从一位法国挚友那里得知噩耗后,忽然天旋地转,热泪纵横。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

12、些书信中吸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境况里,仿佛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育、激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志气与力气,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值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酷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化是分不开的。 傅聪在艺术上的造诣,离不开父亲傅雷苦心孤诣的训诲。傅雷已去,家书仍留。傅雷家书给我们带来的爱与精神,永久影响着下一代。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6 傅雷家书以父亲与儿子之间通信的方式,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教子之道,感受傅聪走向钢琴家一路的酸甜苦辣。从中,我们应当感悟什么?学点什么呢? 我的心情,随着开篇的第一句

13、话就沉重了下来,儿子的出国深造,让父子之情难分难舍。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跟着你苦痛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这真的是出自一位人过中年的父亲之口,这真的是出自一辈子活在自信,严厉模范下的傅雷之口吗?这是一种委婉的致歉,更是一种深刻的忏悔。 有人认为家书是最为真实的文字,它从不对外发表,一切的言语是那么自然率真,但当中无不包含父母对子女的爱。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做人道理,父母渴望已经年老的自己能为子女付出多一些,让子女的成长之路少一些绊脚石。傅雷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信中,少不了对儿子生活的嘘寒问暖,却比母子对话多了一种深层次的默契探讨。 在生活上,他教给儿子外国的礼节,指导

14、儿子的为人处世;在事业上,他为儿子搜集资料,一起探讨音乐艺术,他们是一对父子,却更胜似一对挚友。 在儿子跌入人生低谷的时,他以激情的语言唤起儿子的自信;在儿子演出胜利时,他以平实的话语劝服了儿子的躁动。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远远赛过自己。 撇开亲情不谈,傅雷的艺术造诣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他对乐曲的独特见解,证明了一点:在文字上有成就的人,在艺术方面也同样有建树。正是因为此,他们父子的通信,不仅仅是一封封家书,更是对中国音乐教化的宏大贡献,这一封封家书,如同一杯杯清茶,淡淡芳香萦绕心中。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严厉、冷淡、缄默。但是,在他的眼里,有一份专属于我的柔情,在他的嘴角,有为我笑过的甜

15、蜜,在他冷漠的背后,有一种以他独特方式静默为我付出的行动。 合上这本文学著作,我获得双倍的感动。傅雷的良苦专心,他那份静默的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也让我读懂了父亲对我的爱。假如有这么一个机会,我肯定也要与父亲通通家书,向他表明我的敬畏,诉说我的情思,希望这一切还为时不晚吧! 经典著作傅雷家书读后感7 傅雷家书记述了父亲傅雷和母亲朱梅馥以一封封饱含真情的家书给远在欧洲求学的傅聪赐予帮助和支持的。在这一封封的家书中,体现了父母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对儿子前途的指引。 傅聪是钢琴家,在信中必定少不了有关艺术的问题。傅雷在心中不仅指引傅聪找到合适的老师和合适的学习方向,还对一些艺术问题如是不是演奏时要哼唱,上身是不是不要大幅度晃动等,和他进行探讨,通过探讨告诫傅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注意培育心理健康,对傅聪上台惊慌的问题进行了三番五次的告诫,希望它能够改正。在这些有关音乐的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的关切,对儿子进步的希望和欣喜,也包含了父亲对一个身处他乡的儿子的牵挂和怀念。 傅雷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甚至写错字也要订正。傅雷在其中谆谆教导,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