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最具中国文化的中文 一 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天时而表达具体的人的头顶,时而表达抽象的“上天”一身二人本源于古代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有着深厚农耕文明的中国人心中,“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人 肢体站立,反映了人类祖先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精神站立,人的精神要上可达于天,下可立于地,要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人生在世,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姿势“挺身站立为人,顶天立地做人阴 本义为山北水南,可指月、地、夜、寒、女、死,与阳相生相克阳 本义为山南水北,可指日、天、昼、热、男、生,与阴相生相克中国古代哲学觉得,宇宙中贯穿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是阴阳日中国历来有日神和火神崇拜光明、文明,始终为人们所向往作为自然神,日的地位低于天作为时间单位,天和日有相似的意义日在天上运营,因此天平常用在同一词汇中月 自然界的月亮一圆一缺相隔30天,与日相相应,是人们常用的自然现象有关月有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并通过对月变化的观测,产生了月蚀的知识和记载,以及对月的祭祀及礼仪等易 易为变易,宇宙的本性就是差别、变化,没有两个时刻完全相似,人类的历史也是如此。
这是中国儒家世界观的第一信念,古往今来无人能将其颠覆化 变是外在的,化是内在的文化、教化,都是内在的,现代的信息化,更是一种科技的大变革山 地上所突兀者,人间所仰望者,为山山被中国人赞美成有脊梁的阳刚的代表,因此山就是男子的象征水 五行之一,构成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要素水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境界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出道家“无为而求治”的哲学思想禅是中国化的佛,是神圣巅峰的封号,是超越言语的世俗智慧,是吾国吾民独有的精神风景茶 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沉着在中国,茶被称为百病之药,陆羽《茶经》将茶文化推向极致;在日本,茶被称为神草,喝茶祛病延年,茶道成为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文化生 生即生命,“天地之大德曰生”把天地当作是不断生化的天地,用生命的观点来看待天地、万物和人体器官,是诸多中国文化的内核,表白了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情中寻找一种主线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耕 耕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是农业文明浮现后来的重大进步而耕地手段的进步,就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春 春表达在太阳照耀下草木萌发,反映了先民对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朴素结识。
春是生机的象征,也是一年的开始每到春节,极具装饰性的“春”字遍及城乡,成为中国人一年美好希冀的寄托工 “工”字承载着中国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丰富文化信息,使中国成为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禾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来源地之一禾,最初指北方的粟禾穗垂而向根,被古人引为君子不忘本、谦虚、感恩的美德休 甲骨文中像人靠着大树休息,之后引申有休假、停止、喜乐、美好等意思,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清晰地呈现出中国文字演变的一种缩影田 通过人工开发,用于农业耕种的土地,在历史进程中是统治者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多少历史事件由田地而发生和展开丰 远古的氏族部落划定疆域称为“丰”甲骨文中是树木和下方的土堆的形象,后引申出草木茂盛,转指人的容貌丰润、体态丰满中国正是在对丰美、丰富、丰盛等的不断追求中得到发展丝 甲骨文中有此字,阐明国内丝绸在上古既已浮现丝绸是国内古代的一重大发明,在汉代即已远销到欧洲古罗马,形成了出名的“丝绸之路”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因此“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百姓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国将不国家 先民由游猎进入定居阶段的标志,是人们生活的依托。
因此保家卫国,匹夫有责安 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对民是“平安”,对国家就是“安定”,从国家层面而言,安与定、平等既体现为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动态乐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把类似二胡的乐器音乐带来快乐,这个字后来用于书写世上一切的快乐道道是处世的原则、事物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是宗教,也是方术,人人有道,事事有道,是中国人对抱负境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体悟法 平之如水,法律必须公道,犹如一碗水端平,体现了执着追求社会公平的老式中国法律意识圆 是古代对“天”的形状的朴素结识,即所谓“天圆地方”,这种观念影响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建筑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圆”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之一中国哲学一方面追求德行的修为,继而作用于外部世界,即“内圣外王”内圣”境界体现之一即圆融、圆通,形成圆满的生存逻辑,从而做一种有德行的人儒 春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悟 “觉悟”,看见我的心觉是一种瞬间,悟是一种长长的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的悟的过程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心了佛 佛陀释迦牟尼是觉者、知者佛教来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东汉时由官方正式引入中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在唐代达到鼎盛,其信奉在中国历史上有很深厚的根基戒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有种“戒石”,是刻警戒官吏的铭文的石碑,凡事引觉得“戒”,行事说话多加小心,从道德上约束自己,从而成了一种中华美德本“本”是主线,“本草”指中药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被视为社稷守业的不二法门,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元 中国人把最初的部分称为“元”,以元为首,奋勇争先,从春秋时代开始成为中国人品质中的一部分中 古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群众望见而趋附之中”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尚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的意蕴喜怒但是节,度量把握恰当,是为“中庸”之妙东 在五行中,东为木,为春,为生,意喻日出东方自古以来,中国人观测黄河、长江,建立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结识,因此,根深蒂固的内陆文明逐渐接纳了海洋文明,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也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之一,对于土地和土地上生长的作物的崇拜,乃有社稷之神的浮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社稷也因此成为国家的象征北 阴阳家以玄武表北方,中国人以北为上,有尊北的意思。
坐北朝南”的观念进一步到中国人的建筑文化和礼仪之中社 土生万物,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依托,有土才有国自古先民春秋祭社,平日撮土为堆进行结拜,以及各地都建有土地庙进行肃拜这些都不是迷信,反映了人们对大地的感谢,对国家的崇拜,对疆土的珍视九 在中国文化中,“九”是“天地之至数”,上踞于天,下临于地九”“久”谐音,“九”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永恒、喜庆意味的吉祥数字之一鼎 鼎在古代是最常用和最神秘的礼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宗庙礼器,它又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象形所形成的独特视觉效果,它的庄严感认人不由自主产生信任感,“一言九鼎”即是如此汉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语、中文、汉学、汉人、汉赋、汉朝……在中国人心中,“汉”几乎成为与“中国”有等同的意思了瓷 中国为瓷器之国,英文China就是“瓷”的意思瓷、茶、丝,作为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由于影响长远而广泛,往往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也就见惯不惊了国 “国”字记录了中国历史的重要讯息:从最初的定居点,到稍后的初级都市,到更加发达的都城,这些被称为“国”的所在,是时代风云的汇聚之地帝 “帝”字在战国此前专属天帝,战国是始以指人间君主,秦后来为“皇帝”简称保国古代历史的传述体系中,帝系是中国历史之始,也是古代统治秩序之体现。
王 “王”字像斧钺古代氏族首领率军打仗,斧钺象征其军事统帅权进入阶级社会,王为最高统治者称谓,王权、王道、帝王文化等有其丰富内涵也有将“王”字型与“三才者,天地人”联系起来,说上横为天,下横为地,中横为人,人能上顺天道,下达民意,即为王者,颇具情趣兵 兵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作战的方略和措施,即兵法这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智慧,如今已运用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车 据说车来源于黄帝时期先秦以来,就根据不同的用途、级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高档的可以嵌金镶玉,最低档的是不加修饰的本色木材,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车文化宝 甲骨文中,“宝”是会意字,表达屋子里有一串玉在古代,玉是珍稀的东西,也是人们十分财富的体现之一后来,添加了“贝”“缶”,由会意字变成了形声字,是中文形体演变的重要一步简化后的宝回到了甲骨文的写法龙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老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上古时期众多民族的图腾龙又是中国古代王权、皇权的象征,无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龙都具有很高的权威龙也是几千年来亿万苍生们爱慕和亲近的神灵,丰富多彩的龙文化,影响到中国古代的各个方面龙,沟通了中华大地历史上不同民族、信奉的人们的关系,今天仍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凤 凤是古人把诸多鸟的美丽部位汇集、变形、组合而成在神话传说中,它是最有权威的神鸟中国老式文化中大量与龙凤有关的内容被称为“龙凤文化”玉 玉是天地华育之精髓,不仅有外在美,更有内在美以玉比德是中国特有的观念以玉作为礼天的主礼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石崇拜”观念的理性升华礼 礼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化体系,“礼教”十分受注重礼乐之道跟随孔子环游列国的足迹四散传播,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待人接物的准则和教育子女的良方伦 “伦”有顺序、辈之意序”在中华文化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古代政治文明中的礼制便是以顺序为物征在社会构造层面,级别制的实质也是一种规定的顺序,破坏了尊卑顺序,将被视为“儹越”;在社会生活层面,伦理纲常的核心还是商定俗成的顺序,破坏了既定的长幼关系,即被视为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忠 中心为忠最大的忠诚不是忠于外表,而是内心,正如中国老百姓所说的,做事认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恕 如心,将心比心,互相理解,做人、读书都应当有这份胸怀孔子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道德黄金律,指引个人及社会间的行为准则仁 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宗法社会的德性所在。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义 狭义的义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规范,广义的义是一切文化荀子说“人能群而有义”,从而区别于禽兽,“义”就是文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仅是儒家倡导,现代也表扬智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抱负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信人言为信,人无信则不立信是抱负社会存在的基本,也是作为人与其她人发生联系的纽带中国老式社会不是规则社会,而是人情社会,不需要什么法律的凭证,但只要言从口出,就要一诺千金,为之负责诚信”自古以来不仅作为一种人应当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也是衡量一种团队、政府的考量原则,从而为诚信社会的的构建奠定基本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生养之,死祭之,永怀之,被视为“仁之本”做忠臣孝子,历来是为人的最高境界孝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一种“孝”字,维系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社会和谐安定的基本敬 中国人自古对自然、对人保有的尊崇尊敬的心态做事时要严肃恭敬,把事情做好祭 祭祀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中是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