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9587188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 地球磁场紊乱,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 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甚至出现短暂中断D. 地球上部分地区有极光现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读我国某地水系和城市分布示意图,M河( ) A. 北段流域宽广,水量丰沛 B. 南段蒸发量大,水量较

2、少C. 北段夏季用水多,易断流 D. 南段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答案】D【解析】【详解】M河为内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下游为季节河,注入内陆湖或消失弱。M河北段为河流下游,水量小,流域窄,A错;南段为中上游,尤其是上游位于山区,气温较低,蒸发弱,水量大,B错。南段河流中游地处山前平原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夏季用水量大,由于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故冬季易断流,C错,D对。3.下图示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气温、气压如何变化?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海岭)处新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3、( )A.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C. 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 温度降低,压力降低【答案】C【解析】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形成的。是变质作用,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大洋中脊(海岭)处新洋壳形成过程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图中。选择C。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完成下列各题。4. 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 平均温度过低 B. 平均温度过高 C. 温度变化无常 D. 昼夜温差过大5. xx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

4、,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 空气太稀薄 B. 宇宙辐射太强 C. 陨石撞击太多 D. 月球引力太小【答案】4. D 5. C【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地球表面的大气和水加剧了土壤的形成,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岩石主要是物理风化形成月壤,不同于地球土壤。【5题详解】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损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挡直径小的陨石,月球却没有这层屏障,于是任何一颗陨石也会造成伤害。考点:宇宙中的地球读“等高面与

5、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中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A. 和 B. 和C. 和 D. 和7.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B.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 甲地空气受热下降 D. 乙地易形成阴雨天气【答案】6. B 7. A【解析】【6题详解】根据气压变化的原理,在同一等压面上的点气压相同,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读图,五个点中,、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海拔高,气压低于。与在同一竖直方向上,海拔低,气压低于。所以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PP=P=PP。故答案选B。【7题详解】高空气压分布与近地面相反,在

6、高空P P,所以近地面气压甲大于乙,A错误;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甲流向乙。在高空由乙地的高空流向甲地的高空,或说由流向。垂直方向是甲地下沉,多为晴朗天气,说明甲地气温较低;乙地上升,说明乙地气温高,多阴雨天气。因此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居中,热力环流的成因与应用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不过本题我们可以化难为易,只要把大气的运动方向画出、把等压面画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下图所示:红色曲线为近地面等压面,蓝色箭头为大气运动方向。在这里需注意高压等压面上凸,低压等压面下凹。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

7、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8. 水的社会循环( )A. 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 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C. 对陆地水有更新作用 D. 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9. 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 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A. B. C. D. 【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A错;由图可知当水资源进入供水厂后,水循环的速度会减慢,B错;对陆地水体有更新作用的是海水经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的部分,C错误;综上所述

8、水的社会循环,会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影响。【9题详解】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占地面积的扩大,对地面状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植被的破坏、地面的硬化会减小下渗和蒸发,从而使地下径流量减小,蒸发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加;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城市环流和凝结核增多会增大降水量。“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下图为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A. 华北地区 B. 江淮地区C. 长江流域 D. 华

9、南地区11. 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 )A. 强台风 B. 准静止锋 C. 冷锋 D. 高压系统【答案】10. A 11. B【解析】【10题详解】每年春季东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开始登陆我国,气温开始回暖,湿度开始回升。该时段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的是华南地区,空气湿度大,易出现回南天。而其他区域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出现潮湿天气。故选D。【11题详解】回南天主要是空气湿度大,准静止锋易出现连续阴雨,增加空气湿度,会加剧回南天。春季台风系统不易出现。冷锋则可能造成降水,降低空气湿度。高压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晴朗天气,空气湿度较小。故选B。【方法总结】如何判断锋面气旋中的锋面类型

10、。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

11、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2. 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 a、c、b、d B. a、b、c、dC. d、c、b、a D. c、d、a、b13. 当c地昼最长时( )A. 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 北京昼长夜短C. 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答案】12. B 13. C【解析】试题分析:【12题详解】读图,a地全年昼长12小时,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C、D错。B点昼夜长短变化明显,无极昼极夜现象,应位于温带。C只有一天极昼、极夜现象,位于极圈上。

12、D有半年极昼、极夜现象,位于极点,自转线速度 为0,最慢。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慢,所以A错,B对。【13题详解】当c地昼最长时,是冬至日 ,说明该地位于南极圈上。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A错。北京昼短夜长,B错。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C对。北极出现极夜现象,D错。考点:地球自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特征及现象。下图中,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A. 1.5 B. 2.5 C. 15 D. 2515. 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A. A1 B. B1 C. C1 D. D1

13、16. 如果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 两者均增大 B. 两者均减小C. 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 前者增大,后者减小17. 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A. A1A2 B. B1B2 C. C1D2【答案】14. C 15. A 16. C 17. A【解析】【14题详解】两地海拔相差2 500米,由高度每相差100米气温相差0.6 可知,两地的气温相差15 。故选C。【15题详解】地的辐射A1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A1以可见光为主。故选A。【16题详解】如果地云量增多,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A2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D2为

14、大气的逆辐射,会增强。故选C。【17题详解】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地多,所以A1A2。故选A。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8. 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径流19. 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 B. 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 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D. 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答案】18. D 19. C【解析】试题分析:【18题详解】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直接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所以本题D正确。【19题详解】两种循环动力不同,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故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所以本题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壳物质循环。读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 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西北风21. 图中b处的气压带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是()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