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9565712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东汉的张迁碑方厚凝重的笔意往往被学书者看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因而学习张迁碑如果不能够得其“方”,也就谈不上得其情味,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基于此认识,不少学书者在临习该碑时,常常会刻意摹画,甚至夸张其笔画的“方”形,力求做到棱角分明。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随之而生的,则是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那么,对于张迁碑的

2、“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从笔画层面上看,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例如“也”“门”“贡”等许多字都表现出浓厚的刀刻痕迹,因而,当有些人还过分着眼于张迁碑笔法之“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窠臼。由于刀刻痕迹浓重,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所以张迁碑的“方”,绝不能仅仅从笔法的层面去理解,而需要悉心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趣。这种“方”的意趣具有两种内涵。其一,峻而能健。“峻”指的是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梁武帝萧衍在答陶隐居论书一文中曾云:“婉婉暧暧,视之不足,棱棱凛凛,常有生气。”可见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鲜明的棱角,便能增强笔画的力感,展现出令人肃穆的精

3、神。但这种棱角必须具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才会表现出丰富的意态美,否则会有单薄死板的弊病。张迁碑的方笔往往具有浑厚饱满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例如“迁”字的末笔波磔,在方峻中饱含了强劲的筋力,这种“筋”的质感极大增强了方笔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其二,峻而能朴。所谓“朴”即指一种自然成形、毫不做作的审美意味。不少人在临习张迁碑时,常会把方笔处理得呆板滞涩、机械雷同。但我们仔细品味张迁碑的方笔,可以发现其魅力不仅表现为劲健的力感,更体现在形态不一的笔形上,这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秦汉文化精神的自然流露。例如“吾”与“兴”字的长笔横波就很有代表性,前者犹如凝重的青铜古器,而后者则好似

4、曲铁古藤。因此作为临习者,如果不能发现与品味其中多变的情味,而仅仅囿于机械的方形,那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张迁碑中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比如“吾”字,笔画较少,浑厚的横波就可以大大充实字内的空间,其产生的张力足以使其他笔画聚拢在它的周围。而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尤其是上部点画的分量很重,因而其横波一方面要显现出力扛千斤的韧性,同时笔形又不宜过重,以免产生气息滞涩的问题。只有做到“朴”“方”,字体才能具有特殊的生命感,我们临碑的过程,也才会具有一种真正的书写感。南宋姜夔说:“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这是用来说明魏晋楷书体势

5、生动自然,毫无刻意做作的痕迹,借以说明张迁碑的体势之美也合适。(选自虞晓勇方峻端浑古趣盎然汉张迁碑的书法艺术,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体味到张迁碑书法艺术的情味,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使自己的书法达到更高的境界,就须先从掌握它方厚的笔意入手。B有些人临习张迁碑时,出现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这可能是在摹画时刻意追求笔画的棱角分明所造成的。C从“也”“门”“贡”等字笔画可看出,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留下的痕迹与刀刻二次加工造成。D答陶隐居论书是梁武帝萧衍的一篇有关书法理论的文章,他对书法方硬之中棱角分明的审美意味进行了生动的论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峻而能健”,指在笔画的起收处表现出富有特殊的质感与生命力的棱角以及浑厚饱满的张力。B“峻而能朴”,指笔画有劲健的力感,而且笔形上形态不一,具有秦汉文化那种朴实无华、自然尚真的精神。C“吾”字笔画较少,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青铜古器般凝重,这样可充实字内的空间,其张力能聚拢其他笔画。D繁体字“兴”的笔画较多,其长笔横波就要写得如曲铁古藤般有重量,这样才能扛起上部点画很重的分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自己的书法有笔弱的毛病,可以学习张迁碑方厚凝重的风格,但对其“方”的理解不准确,效果可能就不尽如人意。B张迁碑笔画的形态是随势而生的,这是张迁碑

7、多变的笔形能够自然生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朴”的体现。C临习张迁碑不能只求形似,仅机械地模仿,是不能体味到方笔的情味的,而要求神似,体现出方笔的特殊的生命感。D从姜夔的话中可看出,张迁碑的体势之美影响了魏晋楷书的体势之美,两者都具有生动自然、毫不刻意做作的特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医生的职责【澳大利亚】斯蒂芬凯伦张维(编译)诺顿将新来的病人领进诊室,对索勒大夫说:“大夫,这个病人好像受到了惊吓,总是惶恐不安。他是保加利亚人,英语说得不好。因为你也是保加利亚人,院长让我把他带到你这儿。”“交给我吧。”索勒大夫点点头,诺顿便离开了诊室。新来的病人白发苍

8、苍,他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不一会儿全身就哆嗦起来,然后他颤巍巍地举起左臂遮住了自己的脸。索勒医生操着保加利亚语对他说:“请坐,你不用害怕。我叫索勒格鲍尔,你的主治医生。”熟悉的乡音使病人感到宽慰,他坐下来,探过身子低声地问道:“真高兴听到我们自己的语言,大夫,你是我们的同胞吗?”“我也是保加利亚人。”索勒医生点点头。“谢天谢地!”病人舒了口气。紧接着他又变得惊慌起来:“索勒大夫,他们穷追不舍,想杀死我。我吃不下、睡不着。昨天有人跟踪了我一整天,他们也许会对我下毒。索勒大夫,救救我,我不想死”“你在这里很安全,没人想杀死你!”索勒大夫平静地告诉他。“他们会的,他们一定会杀死我!”病人坚持说道。索

9、勒知道要想解开病人的心结,就应该了解问题的实质:“他们是谁?”“是那些犹太人!我是科洛内尔扎卡洛夫,当年曾是索菲亚一个集中营的司令官,这些犹太人一直追踪我来到了澳大利亚,他们要杀死我”索勒大夫默默地坐在那里倾听着病人近似呻吟的诉说,过了一会儿,他大声地对病人说道:“好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你可以走了!”“谢谢,谢谢!”扎卡洛夫很感激。索勒大夫起身按铃,诺顿进来领走病人。病人刚一离开,索勒大夫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全身上下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当年他和家人在集中营里惨遭迫害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他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就像当年在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的集中营里目睹亲人惨死时那样无声地抽泣着。那个时候他还是个

10、十四五岁的孩子,亲眼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姐姐被处死的情景。也不知哭了多久,索勒慢慢地抬起头来,咬牙切齿地说道:“苍天有眼,这个该死的恶魔终于落到我的手上,我要亲手杀死他,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说着,他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柜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药瓶,把它和一管注射器放进一个小盒子里。可是他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幅希波克拉底誓言,不禁愣住了,脑中又闪出了在医科大学宣誓的那个场景,他想:“我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他现在是我的病人,我怎么能害死我的病人呢?”索勒医生痛苦地揪着自己的头发。整个下午,索勒大夫一直坐在那里没动,内心深处,医生的职责和复仇的欲望交织在一起,让他不能自拔。临近下班,索勒

11、医生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把它们放回原处,然后收拾东西回家。这天晚上索勒大夫彻夜未眠,少年时代在集中营里遭受的苦难像演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天快亮的时候,他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忽然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把他惊醒。索勒大夫打开门,看到诺顿站在那里。“不好了,新来的病人出事了!”诺顿惊慌失措地说道。“他怎么啦?”“我想可能是我的话刺激了他!”诺顿说。“到底怎么回事?”索勒大夫很着急。“昨天下午我送他回病房,曾经比划着告诉他,你当年曾在索菲亚的集中营里呆过。他似乎听懂了我的话,问我你为什么被关进集中营。我告诉他是保加利亚的纳粹分子把你一家投入了集中营,因为你是犹太人。”“他听后什么

12、反应?”索勒大夫问。“他一声不吭,不过脸色非常难看,当时我也没在意。今天早上我去他病房,发现他倒在血泊中。他割断了自己的静脉,身边还留着一张纸条。”索勒大夫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用保加利亚文写着:“假如有来生,我再也不会做过去的那些事情了,医生,对不起,请饶恕我们这些罪人吧!”尽管索勒大夫有一种解脱感,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内心深处多少也感到了一些内疚,他赶紧对诺顿说:“快带我去他那儿,我们要救活他,绝不能让他死!”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项是(3分)()A小说通过言行、外貌、心理描写,刻画了索勒医生这一典型的战争受害者的形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的心理创伤。B临近下班,

13、索勒医生取出盒子里的药瓶和注射器并把它们放回原处,这一细节表明他已经彻底地原谅了科洛内尔扎卡洛夫。C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用“近似呻吟”的语气诉说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表明他年老体衰、惊恐万分并对自己曾经的罪行感到羞愧。D诺顿告诉科洛内尔扎卡洛夫,索勒医生是犹太人而且是集中营幸存者,是为了让科洛内尔扎卡洛夫感到内疚,并作出反省。小说主人公索勒医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分)作为曾经的战犯,科洛内尔扎卡洛夫是否值得原谅?说说你的观点,并结合全文说明理由。(分)(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7-9题。(共三小题,12分)材料一: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

14、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

15、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材料二:材料三: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子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城,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