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9514281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奥斯维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授课人 郭敏【设计思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

2、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学生分析】、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高一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1. 品味作品中的细节

3、描写。2. 联系新闻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感悟作者强烈的使命感。【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教学方法】教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情导入熟读课文解析文题,整体感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写作特点教师总结布置作业请看一首诗:“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悲鸣让我们知道了有一个地方叫做奥斯维辛,这是一个满载不幸的小镇。 阅读完后,请同

4、学们思考:如果用一种颜色(色调)来形容二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 1,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也就是题目给我们四个信息:第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第二个问题: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第三个问题:题目既然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么文章写了什么? 第四个问题:对于奥斯维辛来说,什么才算新闻? 第四个问题教师讲:一般来说,大家会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参观奥斯维辛? 恐惧、哀伤。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到处“绿树成阴,阳光明媚”。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奥斯维辛的现状对我们来说,对于历史来说,就是一种新闻。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它写出来呢?现

5、在这样的情形,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情形如果常在我们脑海中回荡,就会将曾经的历史冲淡,我们的年轻一辈对此的认识就会相当淡薄,那么,我们就会担心历史将会重演,这是作者和我们万万不想看到的。作者正是借对现状的描写来委婉地表达强烈的主观感情。可以体现一个话题“忘记与铭记”。也就是为何以“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为题的原因,过去的一切可能被遗忘了。亡国先忘史,怕的就是这个。 2,寻找反差,分析作用。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

6、的。看似千篇一律的参观过程中,作者以敏锐的职业目光捕捉到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种种反差。新闻的思想价值就非同寻常了。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平静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年代参观奥斯维辛所带给人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向人们传达的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情感恰恰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3、为什么这篇题为“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普利策。4,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

7、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1,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2,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回

8、答问题:文章说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直接写法西斯是如何残暴。而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和感受来写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了人们参观时的表情以及动作变化,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果。并说说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9、 “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人们看见东西呢?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细节描写,并说明有什么表达效果。教师补充:细节描写往往会成为事情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篇佳作往往离不开一些细节描写,本文也不例外,有些细节描写耐人寻味,如:“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3、多用否定句:

10、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时间永是流逝,二战的硝烟也渐渐远去,罗森塔尔的思考,德国总理的忏悔却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请将“面对奥斯维

11、辛,我们不该更该”的句子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展现你的思考。(200字之内) 学生读出手里资料的内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学生自由讨论。学生自由讨论。明确:第一个问题:“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 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第二个问题:“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

12、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第三个问题:文章写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有的只是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学生自由讨论。预设反差 色彩,环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人物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明确:作祷

13、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教师补充: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分析讨论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明确:人们的感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讨论答:侧面烘托,正是作者高明之处,这也是许多佳作常用之法。学生讨论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