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完整版)建筑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KB
约3页
文档ID:395067676
(完整版)建筑_第1页
1/3

来自防火规范-2015版5.5.18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表5.5.18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建筑类别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走道疏散楼梯单面布房双面布房咼层医疗建筑1.301.401.501.30其他高层公共建筑1.201.301.401.205.5.19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5.5.20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0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2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0-1的规定计算确定表5.5.20-1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观众厅座位数(座)<2500<1200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疏散部位门和走道平坡地面阶梯地面0.650.750.851.00楼梯0.751.003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0-2的规定计算确定表5.5.20-2体育馆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观众厅座位数范围(座)3000〜50005001〜1000010001〜20000疏散部位门和走道平坡地面0.430.370.32阶梯地面0.500.430.37楼:梯0.500.430.37注:本表中对应较大座位数范围按规定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对应相邻较小座位数范围按其最多座位数计算的疏散总净宽度对于观众厅座位数少于3000个的体育馆,计算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时,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5.20-1的规定。

4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5.5.21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建筑,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表5.5.21-1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I豐飢厲数r二皱1-2JB0*75地上様展0.75L00L001.25地下樣层与地面出入口地页的盲豊AHEJOm0.75—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垦1.M——2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3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确定,不供其他楼层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2按不小于0.5人/m计算5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6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t7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表5.5.21-2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吊)楼层位置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一层地上第-、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以上各层人员密度0.560.600.43/-0.600.39〜0.540.30〜0.425.5.22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封闭的金属栅栏,确需设置时,应能从内部易于开启;窗口、阳台等部位宜根据其高度设置适用的辅助疏散逃生设施5.5.2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3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m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6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7应设置消防专线和应急广播8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9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5.5.24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吊确定2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3 应设置消防专线和消防应急广播4 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5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