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39440431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政法学院毕业论文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系部:商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本科1班学生姓名:韩晓莉学号:10119010101指导教师:2012年5月10日9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摘要: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中国各大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也随之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中国大学生则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伴之而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更为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社会的原因、政府政策制定的不合理、企业用人的刁难,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便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也成为先进社会、政府极力于解决的一大热点问题。关键词:

2、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对策一、引言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却戛然而止,消失殆尽,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大学生只得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在中国就有30%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就意味着有120万的大学生在离校时都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下岗人员,即使中国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也无法较好的解决就业问题。所以,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一)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

3、构性矛盾突出。(二)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三)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朗、社会认可又认证、难度初见缓解、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念得以改变。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毕业生就业失衡,供给与徐需求矛盾突出。搞笑的毕业生总的供给数量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数量有所矛盾,实质上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极为迅速,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二者在发展速度上高度不一。1、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人口数量巨大,存在大量的新生劳动力渴求就业岗位。“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

4、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有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参考文献:1 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然而对于就业岗位来说增长速度则极为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低增长的情况相脱节的困难局面。2、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在短短的几年之中,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一些问题也随

5、之迎面而来。中国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其结果就是使得高校毕业生急剧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社会发展存在区域不公平现象。中国东部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活水平的发展都是较西部而言更为发达和进步的,发达的东部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就业环境,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成为人才输入大省。在这些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问

6、题竞争激烈,大量就业生未能实现就业,但是即使他们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意远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则有大量工作岗位找不到毕业生的应征。(二)大学生自身问题所导致的就业困难1、大学生对于职业价值的去想和就业观念的错误理解和偏差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重要原因。大学生被认为是社会上的精英人物,同时,他们也对于自己的身价有一个了良好的评价。传统的如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经营情节”牢牢的束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发。“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

7、、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 王维海,滕玉成,张红。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2、大学生毕业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仅仅满足于所学课程,缺乏广泛的知识积累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在应聘时的紧张情绪无法充分的展现自己,从而错过了很多重要的就业接回。3、大学生择业时缺乏准确清晰地职业定位,择业没有目的性,盲目听从大众思想观念,没有从自身角度出发去思考所应聘高位是否适合自身的职场发展,从而使其在选择就业应正视缺乏准去

8、的目的性,导致成功率不高。(三)用人单位对于岗位需求设定的不同条件所带来的就业困难。1、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经验要求就是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最大的就业障碍。很多用人企业的要求动辄就是2-3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就是因为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从而错失良机。2、用人单位盲目的提高选材标准,以高学历为其选材的重要标准,盲目的追求高学历。就此而言,很多岗位并不意味着高学历就是代表一切,代表能够做好本职工作,但是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看重远远大于实践和综合能力的重视。(四)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1、很多学校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停留在一个比较基层的发展阶段,

9、没有较强的市场意识,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需求出现严重脱节现象,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导致供需的结构性矛盾。2、部分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注不够,重视程度较低,就业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很多的就业工作是在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介绍,没有使毕业生深入了解就业行情,在某种程度上是泛泛而谈,与实际脱离。“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知道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到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 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这就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

10、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五)社会壁垒、就业市场的分割现象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1、近年来,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然而很多社会壁垒对其择业造成一定的隔绝。例如户籍、档案等一些客观因素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成为了其就业发展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就因此而忍受被拒的痛苦。2、就业市场的不断分割,对于想要就业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大重要问题,不够集中地就业市场,使大学生无法集中目标,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产生盲目性,从而影响就业。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方法(一)大学生自身的调整和努力。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该从实际出发,跑出“社会精英”的情节,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11、念。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空闲的工作岗位需要人去应征,例如,有很多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知识型人才;小企业、私企等也对于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同时西部地区也是人才需求的集中地。大学身应当树立基层意识,从基层做起,树立积极地奋斗意识,在基层锻炼自己,挖掘自身潜力,从而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最为正确的职业道路。2、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的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个人素质、能力、专场和团队精神将成为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取有利地位,获得先机

12、,从而谋取自身最为心仪的工作职位。3、自主创业,为自己打工。大学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 不妨试试自主创业,寻找先机,发挥自身的一技之长,通过自主创业,谋取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身就业难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渠道,从而缓解现今严峻的就业压力。4、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各种能力。(1)自我决策能力自我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否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某项工作能力。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临求职择业,别人的意见和忠告各种各样,最终要靠自己决定,这就是对自我决策能力的一次检验。在未来的工作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以及它们的变化进展都不可能像在学校那样有老师给你作指导

13、,而必须靠自己迅速作出决定,及时予以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自我决策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是十分重要的。(2)适应社会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五彩纷呈的现实生活使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很不适应。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而常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大学生却忽视了适应社会这个前提。人类文明总是在继承与创新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适应社会,正是为了担当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适者生存,生存正是为了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退缩,更不是对消极现象的认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

14、应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尽可能地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3)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藉,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比如,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注意克服只注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操作的倾向。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实践操作上有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仍以教师这个职业为例,许多用人学校在挑选毕业生时,往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试讲能力和试讲效果,而不只是他们的专业考试成绩。(4)表

15、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感情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人想让别人了解你,重视你,更好地发挥你自己的才能,前提就是要有表现自己的能力。要准确表现自己,就离不开出色的表达能力。不仅在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后,会立即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深切的感受。比如撰写求职信、自荐信、个人材料,回答招聘人员提问,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5)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关系那么简单。大学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影响着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就。因此,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6)组织管理能力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职业表明,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组织管理才能,其它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随着时代的发展,纯书生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在同等条件下,往往会优先考虑那些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