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39437346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十五课 六国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第十五课 六国论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了解苏洵及“论”的文体特点,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情感目标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知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宋仁宗嘉祐元年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渴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名声大噪。 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

2、进。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的政论文写得非常出色,主要代表作嘉祐集十五卷,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在诗歌、散文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权书衡论等。知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是,助长

3、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知常识1六国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当时天下战国七雄,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六国对立,山东六国合纵以抗秦,后都被秦国所灭,因此经常合称六国。三苏皆作有六国论。2论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

4、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不要3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二、古今异义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慧与力量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灭亡今义:翻倒6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

5、另一件事情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没有出发今义:不可以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三、一词多义1非非兵不利,战不善动词,不是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错误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动词,无,没有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动词,非难,责怪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副词,不2或或未易量副词,或许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人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3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副词,互相蹑履相逢迎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动词,亲自观看4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亲近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

6、,和5暴暴霜露动词,读p,冒着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读bo,凶暴6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底7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副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8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连词,假如并力西向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9故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形容词,旧的,过去的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的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名词,缘故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副词,故意,特意10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动词,治理以荆卿为计动词,作为邯郸为郡动词,成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替,给如今人方为刀俎动词,表判断,是1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

7、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武力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名词,士兵12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动词,招致不速之客动词,邀请兵贵神速形容词,迅速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义不赂秦 义:坚持正义以地事秦 事:侍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以礼相待(2)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日:一天一天地月:一月一月地理固宜然理:按道理,从道理上讲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后:在之后并力西向西:向西2动词的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2)动词作名词秦以攻取之外攻:攻战的方法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2)形容词作动词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8、完:完整地存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削弱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后秦击赵者再(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后秦(再)击赵”)赵尝五战于秦(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赵尝(于秦)五战”)3定语后置苟以天下之大(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苟以(大之)天下”)4被动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洎牧以谗诛(“诛”有“被杀”的意思)5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举”后省略宾语“之”)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省略主语,补出即:(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至丹以荆卿为计(补出省略的成分为“至(太子)丹以荆卿(刺秦

9、王)为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知识解读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答题指导1翻译的标准(1)信。所谓“信”,就是译文必须准确,必须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2)达。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无语病,必须以

10、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3)雅。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努力做到“信”和“达”;至于“雅”,则应作为一个目标,在不断提高古文水平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和达到。2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说文言文以直译为主,字字句句讲究落实;当直译无法达意时,可用意译。历年来高考设题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3翻译的方法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地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1)留。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凡朝代、年号、人

11、名、地名、官职名、政区名、国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皆保留不动。例: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2)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妻子和子女。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3)补。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例:(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秦”补主语“得璧,传

12、之( )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于”补介词(4)删。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例: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齐桓晋文之事)句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时需删去。(5)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例:古之人不余欺。(石钟山记)(宾语前置)古之人不欺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定语后置)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6)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例: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

13、顺,听起来别扭,不易理解。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意思就明确了。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评论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本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接着提出了两个分论点: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C作者开门见山、直

14、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D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反(第一个分论点)正(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解析:选D 应为“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2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做好了准备。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结论: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