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7KB
约16页
文档ID:393814114
柳梧新区规划设计说明书_第1页
1/16

目 录 前言 一、 概述 二、 城市概况三、 规划设计原则四、 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五、 选型设计六、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七、 绿化景观规划八、 设施规划九、 物业管理 十、 环卫及竖向规划十一、 消防及人防规划十二、 三“A"智能化系统十三、 技术经济指标说 明 书前言 柳梧新区的开发是依据国务院1999年批准的《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5)》中“东沿西扩、跨河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而实施的;现在的《柳梧新区总体规划》、《柳梧新区分区规划》、《柳梧新区控制性规划》等由深圳市城市规划院于2004年编制完成新区规划控制区42.7平方公里,规划用地24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10—12万人规划用地布局由北、中、南三个组团构成,其中北组团是新区重点启动开发建设区,拉萨火车客运站就位于该区内。

该区规划控制区面积904平方公里,规划用地面积644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35至4万人 新区发展思路是:以铁路为依托,以政策为支撑,突出规划龙头、突出基础建设,着力招商引资、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商业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加快柳梧发展,构建和谐拉萨.新区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是:拉萨市城市副中心、商业副中心、客流集散地、旅游准备基地,拉萨社会经济发展增长极之一,具较高现代科技含量、生态园林、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利用、集社会化服务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西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典型示范区 开发区规划控制总面积为546平方公里,分为AB两区,首批开发A区建设用地面积2.51平方公里开发区内地势平坦,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地层构造为第四纪堆积物,主要为砂砾石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为8度震区开发区地属于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阳光充足,全年无霜期231天.一、概述1. 设计概况本次设计的是柳梧新区,由于以前的规划存在问题,因此从新规划;该去位于拉萨市郊区,位于山脚,靠近火车站,需要考虑人流、采光及拉萨市建设发展的方向;考虑到该区地理地貌,我们的规划主题为格桑花(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梅朵”,是一种生长在高原上的普通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

它就是寄托了藏族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情感的格桑)2.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拉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国家新村居住小区详细规划设计条件》6〉.国家新村项目地形图 1:15007>.国家、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二、城市概况1、地理位置柳梧新区位于拉萨市西城区以南,紧邻拉萨河南岸,与拉萨老城隔河相望启动区平均海拔3640米,距布达拉宫10公里向北通过柳梧大桥和老城区相连,通过拉贡公路、柳梧新区机场快速通道直达贡嘎机场;向东通过拉萨河南岸公路和川藏公路相连.2、气候柳梧新区属藏南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阳光充足,年日照数29736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181毫米,年平均降水量44254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5倍左右.年平均气温7.4℃,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155℃,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2.3℃,最大冻土深03米(阴坡)雨季集中在6—9月,夏秋两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90%降雪量很少,一般在初冬或春末盛行风向为河谷风,主导风向东偏南,频率14%,静风C=23%,次为西风。

3、地形地貌特征柳梧新区可用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拉萨河与周边山体围合成的三个山坳里,形成相对独立的三个用地单元坡度在5%以下区域面积为32.9平方公里,坡度在5—1 0%之间的区域面积为62平方公里,坡度在1 0%以上的区域面积为2.6平方公里新区背山面河,周边山势陡峻,冲沟发育,南部和中部的用地单元位于城市的主要风口,风积粉沙丘和扬沙较为突出,生态环境敏感度和环境保护压力较其他地区大.区内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山地、山谷地带、河谷地带、河流及河漫滩4、地质水文柳梧新区处在雅鲁藏布江断裂带附近,为8度地震烈度地区新区启动区范围内大多为山间河谷平原地貌,地势相对平缓,不良地质现象少地下水主要为第四季冲积、洪积层的潜水,赋水量丰富,水位埋藏浅,透水性好5、城市人口海量新城城是柳梧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农、牧业为基础,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重要城市原有农户444户,规划总人口10-12万人. 三、规划设计原则1. 切实考虑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现代的生活方式及西藏民族文化的特点,形成一种绿意、自然、艺术、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2. 以建设柳梧新区高级住宅区为标准,为拉萨市区城市建设争光添彩并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协调住宅区内外部的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

3 秉承悠久的藏族文化底蕴,创造文明、积极的社区文化氛围 规划设计应具有超前性、先导性,达到高起点、高标准 充分考虑人车分流,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6. 贯彻“尊重自然” 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绿色生活娱乐消费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区 规划设计贯彻环境原则、经济原则与效益原则,力求塑造一个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经济效益和鲜明个性的生活娱乐消费空间8. 住宅区、商品服务区、政府办公及娱乐区等建设以科技为先导,加强新技术的利用、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注重物业管理与安全保卫9.以构建和谐拉萨、美丽文明拉萨、园林绿色拉萨及环保拉萨为出发点四、规划设计整体框架本规划以人为中心,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为居民塑造都市中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1.规划理念11人车分流环形车行道系统,各种功能的用地内部的小环路呈枝状自主路引出.各种建筑之间建筑组群一个各种枝杆相连,步行系统与中央柳吾大道结合在一起,贯穿整块用地的各类功能1.2轴线对称整个方案的空间构图是以格桑花花心轴线对称为主,在强调对称的同时,在建筑与环境的处理上又强调个性。

1.3扩大规划用地每一个用地形成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建筑组群、绿化环境和步行道自成一体形成较强的领域感和半公共空间2.规划思路强调新区区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分区分明、功能布局、建筑分布、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统一整体.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分期开发,在兼顾整体性的同时强化组团规划的相对独立性3.规划结构3.1设计手法 根据确立的规划设计立意为出发点,方案设计在住宅布局中采用组群式的设计理念,将整个新区分成五个小区小区的步行道路均开向中央柳吾大道,相互融合,浑然一体3.2总体布局采用周边式布局的车行环路将规划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南北向延伸的中央柳吾大道贯规划区中部,形成以步行绿轴为中轴线的对称格局,将新区分为五个组群,组群分别命名为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知足常乐、洪福齐天、快乐无边.组群绿地与中心轴线绿地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在中央柳吾大道中心偏北处形成开阔的椭圆形绿地,绿地北面规划得比较多南面比较少,成平面与空间的视觉中心,该区充分利用周围的地貌.33空间形态整个新区以环状的车行道和中央柳吾大道划分为四个小区,另加一个小区.中央柳吾大道结合步行系统,直达各个小区中心绿地,围绕着中心绿地布置了点式高层住宅,形成小区平面与空间的核心标志。

机动车沿环路进入组团,与步行系统完全分离步行系统结合绿化轴线布置,并与各个组团绿地紧密结合,以营造便利居民使用的步行、绿化系统4群体轮廓整个柳梧新区的总体建筑轮廓,采用多层和高层相结合的方式,在景观界面和核心位置布置高层住宅;在条式住宅的规划设计中,为了避免建筑形象的单调和围合空间的压抑感,所以将住宅组群的一些端头做了分段处理和弧形趋势变化,用降低层数、错位拼接等方式来取得变化:如外侧层数较高、靠近内侧绿化轴线的住宅适当降低层数,以加强节奏感和空间的变化,形成良好的空间感受,并且与绿化相融合5住宅布局认别性与认同感——住宅布局强调空间塑造,强调单体的对称式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内向围合的邻里空间,并且通过中央柳吾大道串联各个组群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丰富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36公建布局区位性与方便性—-新区北部布置了金融、邮电、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多层及高层建筑物布置在北面,南面布置中低层建筑及单体建筑物在新区东面布置一些商业服务设施.每一地块都布置有托幼,西面布置有别墅区.3.7道路系统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加强各组团相互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创造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同时,建筑群道路和步行道路有机结合,使二者自成体系车行系统:在新区环形路分环形路设置了分别两个机动车入口,主入口设在柳吾大道,次入口设环形路新区主轴南北柳吾大道,横过东西的路及新区环形道路车行系统为外环式,以满足小区交通、管理和安全的要求.步行系统:新区中心设计了南北向的步行路,从步行可通入到各个建筑群,与车行系统分离.同时,注重交通组织与新区入口对景营造的结合,将道路设计与广场空间、绿地空间与建筑空间相结合,共同塑造户外空间景观8绿化系统系统性与生态性——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将新区中心绿地、组群绿地、宅间绿地、沿街绿地与道路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造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中心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五、选型设计本小区住宅采用多层住宅和小高层住宅两种形式:①小高层住宅,层数11层;②多层住宅,层数6层;1. 立面设计构思1.1全视角设计规划考虑了全方位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加强了屋顶的处理。

两片互相穿插的坡屋顶结合跃层部分的阳台形成垂直构图,并以垂直向金属桅杆作有力收头,使得各种角度均有上佳的视觉效果即构成了蓬勃向上,富有时代感与活力的特征性的景观,也使得尺度更为宜人2高雅、精致的风格取向本方案延续城市文脉,以高雅、精致为风格取向单体处理近似三段式格局:顶部两层在阳台及开窗上结合屋顶及有高技派特征的金属构件强调竖向感及精致细腻的光影感在各部分结合处利用简洁大方的线脚增加了视觉整体上的连续性整个单体以高雅、精致的风格突出了新区的品牌特征1.3典雅、温馨的色彩及材料整个立面以浅棕色面砖为主要饰面材料,表达典雅、温馨的基调底部线脚、板带、阳台和顶部弧形窗的竖向壁柱为白色系列的涂料.顶部屋顶的细部构件饰以亚光金属弧形屋顶面材饰以银灰色钢板,使建筑立面既整体又细腻,具备精品形象六、道路系统规划1.地区分析规划区位于城区西部,出行主要方向为东西向西临火车站交通性干道,并有50米的绿化带和150米的公建带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