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93507439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卖油翁教学设计 作业内容 卖油翁教学设计 设计者、执教者:郑春月 教学目标: 1.熟读文章,理解文言句意,复述文章故事内容。 2.品读关键词句,拆模人物的心理和态度,赏析人物形象。 3.比照“翁”与“公”,理解故事意蕴。 教学重点: 熟读文章,理解文言句意,复述文章故事内容。 品读关键词句,拆模人物的心理和态度,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比照“翁”与“公”,理解故事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破题 教师导入语: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题目是 生齐读:卖油翁 问:你从题目中能够猎取与文章有关的哪些信息? 明确: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2.称呼他为“翁”,说明他的年纪比拟大了。 问:从简

2、短的题目中,你又会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设:卖油翁是个怎样的老头?为什么要写一个卖油的老头? 过渡语1:今日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这篇文章。 过渡语2:文言文的学习,首先是要熟读文章,请大家自读文章,读准字音,尝试着读出节奏。 二、整体感知:文之故事 教师提问:请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大致讲讲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叙述 教师总结: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我们知道文章不仅仅只是描写了卖油翁,还描写了另外一位人物陈康肃公,且两人各有擅长之事。 预设: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擅长酌油。 过渡语:本文就围围着陈康肃公善射与卖油翁擅长酌油绽开了表达。 三、探究学习1文中之人(赏读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1:这是一篇

3、写人叙事的文章,请问大家,文章最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预设:语言描写。 教师提问2:没错,本文语言描写之多,但我认为还不够精彩、细致。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对人物的描写,依据你对人物的解读,在其语言中加上一个适当的提示词。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眼神等角度进展填写。 要求:1.自主学习,勾画填写。 2.小组合作,沟通共享。 3.班级沟通,共读共享。 预设:公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轻视、生气、斜眼、执箭而问、傲慢、质疑人物形象:自大、傲慢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摆了摆手、摇头、微微一笑、缓缓、不屑、不以为意人物形象:易怒、急躁 公曰:“尔安敢轻

4、吾射!” 置箭于地、怒目而视、以手指翁、斥声、前行两步人物形象:自信、自负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胸有成竹、淡定自若、微微一笑人物形象:自信、镇静、自负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翁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人物形象:自信、自负、镇静 教师总结:同学们特别擅长解读文本,填写了很多丰富的提示词。从大家的解读与填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文章塑造了一个箭术超群但是却自傲的陈康肃公;一个娴熟老成且自信的卖油翁。 教师提问3:文中的卖油翁仅仅只是自信吗?请大家细读第一自然段对卖油翁的描写,说说 你的理解。 预设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释担而立:不走,立住在看。

5、晲之:斜着眼看,特别不在意当世无双的箭术。 久而不去:说明很想去展现自己的酌油技术,也是对当世无双的箭术的不屑。 预设2:但微颔之 微颔:动作描写,写出卖油翁对当世无双的箭术的不屑 但:只是,对不屑程度的加深,何止不屑,简直是特别不屑。 教师总结:所以卖油翁不仅仅是对自己酌油技术的自信,更是自负。 请大家齐读文章,读出陈康肃公的傲慢自大,读出卖油翁的不屑。 四、探究学习2归题 教师引导:文章通过一个故事,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陈康肃公,一个是卖油翁。 教师提问1:请大家关注对这两人的称呼,说说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位称为公,是对男子的尊称,是一位有大作为,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 另一位称为“翁”,是一位平平的老人。 教师提问2:既然文章塑造了两个任务形象,都是文章的主要人物,那文章题目为什么为卖油翁,而不为陈康肃公?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说说。 预设:文章中最终一句:康肃笑而遣之,这个笑,是一种为难的笑,说明陈康肃公是被卖油翁说服了,甚至是被卖油翁所教训了,所以急着把他打发走。是要借卖油翁之言来批判陈康肃公的张扬、自傲,告知人们不管本事有多大,做人都要内敛,要含蓄,要低调。所以文章题目为卖油翁,而不是陈康肃公。 思索:可否淡淡加上之所以批判陈尧咨,也是是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