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预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93495218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预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预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预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预习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金刚石、石墨和C60”性质和主要用途【准备知识】: 思考: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这句话是否正确?【预习提示】 知识点一:金刚石与石墨 阅读教材106页,回答问题:(小组讨论)1、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 、 和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2、阅读教材106页,小组合作探究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金刚石石 墨外观硬度导电性滑腻感用途3、阅读教材106-107页观察碳金刚石、石墨的结构图示图,想一想有什么异同?提示: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知识点二: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1、根据教材107页文字及图示自主学习,总结木炭、活性炭具有

2、结构,因此具有 性。可以用作 。 ( ) ( )结构 性质 用途 2、小组之间讨论在吸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总结:吸附作用是 变化,吸附性属于 性质。知识点三:C60和其他新型碳单质1、自主学习教材108页和资料卡片的内容,思考新型的碳单质都应用在哪些方面?2、C60这种物质是由 构成的;一个C60分子是由 构成的。【我的收获】 【我的问题】【预习检测】:1、金刚石、石墨、 C60都是由_ _组成的单质。但是,它们的性质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是因为_ _。2.下列物质中最硬的单质是( )A.木炭 B. C60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 九年化学上 第六单元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堂

3、展示学案(新授课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审核人: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属于 ( ) A.氧化物 B.化合物 C. 单质 D.混合物2、下列物质中,常温下能够导电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是( ) A.水 B.氢气 C.铜 D.石墨3、据报道:今年高考、中考临近时,个别不法商贩唯利是图,制造、销售假冒伪劣的2B铅笔,此类铅笔石墨含量低,光电阅读机读不出答案,会严重影响考生成绩,给家庭、社会带来危害。用石墨制铅笔,除了颜色外主要是利用石墨的( )A质硬 B.吸附性 C. 还原性 D. 质软4、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4、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能力提升】5、C60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它特殊的性质。下列关于C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C原子C.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C60和C混合后形成的是纯净物6、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纳米碳管材料若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7、现有一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向其中加入几小块活性炭,最终观察到红棕色 (填“变深”或“消失”或“不变”),其原因为:活性炭具有 作用。 8、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9、1999年,曾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纤维状的石墨,它们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造成设备短路而停电,解释这是为什么?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