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93315452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东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1. 228国道起点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终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全长7800多公里,被誉为“中国第

2、一沿海公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全长7800多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B. 以行驶中汽车为参照物,限速牌处于静止状态C. 研究国道228全程驾车时间时,可以将汽车视为质点D. 国道228部分路段限速80km/h,限制的是途径此地的汽车的平均速度2. 为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有关部门在某中学校门外设置了减速带。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在减速带前50米处开始进行匀减速,为使其经过减速带时的速度不超过18km/h,则减速时的加速度至少为()A. B. C. D. 3. 如图所示,两名同学拉着晾衣绳的两端,若晾衣绳质量不计,且衣服可在绳上自由移动,则()A 当晾衣绳夹角减小,绳子拉力增大B.

3、 当晾衣绳夹角增大,绳子拉力减小C. 当晾衣绳两端拉绳的力足够大时,晾衣绳可能被拉直D. 当晾衣绳夹角不变,增加两端拉绳的同学人数,绳子拉力不变4. 如图所示,在高楼外墙施工工人被风吹离了墙壁,此时工人距墙壁水平距离为1m,距定滑轮的竖直距离为3m,若工人及装备可视为质点,且总质量为90kg,不计绳索质量,取重力加速度,则此时工人所受水平风力大小为()A. B. 300NC. D. 400N5. 某同学练习折返跑,从t=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快接近折返点时做匀减速运动,到折返点时速度恰好降为零,迅速转身再重新跑到赛道起点,在下列图线中最接近折返跑的是()A. B. C. D. 6. 小球从某一高

4、度处由静止释放后匀加速下落,下落时间3s,与地面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原速率反弹,再竖直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1s上升到最高点,这一运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为30m,取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碰地瞬间速度大小为20m/sB. 小球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C. 小球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为D. 该过程中小球通过的位移大小为5m7. 如图所示,粗糙地面上放置一个足够大三角形框架,一光滑小环套在框架斜边上并拴在轻绳的一端,轻绳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固定在竖直墙上,现将砝码挂在定滑轮左侧的轻绳上,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逐渐增加砝码质量,小环缓慢上移,若整个过程中框架始终静止,且砝码未

5、落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轻绳拉力先增大再减小B.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增大C. 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减小D. 小环所受支持力增大8. 篮球是当下流行的大众体育活动项目,在篮球传球技术中,传球人把球掷向地面,通过击地反弹越过防守者使同伴接到球的传球技术称为反弹球传球技术,如图所示,在传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篮球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 篮球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C. 地面给篮球的弹力方向为斜向右上D. 篮球对地面的撞击力等于地面对篮球的撞击力9.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位移为x,其图像如图甲所示,水平拉力与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

6、度g = 10m/s2,则( )A. 物体质量为2kgB.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0.2C. 前4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D. 前10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为60m10. 水平传送带以10m/s初速度顺时针匀减速转动,其v-t图像如图甲所示,将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端,如图乙所示,当时,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取重力加速度为,则()A. 传送带的加速度大小为B. 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C. 5.5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发生变化D. 2.5s内,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划痕为6.25m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

7、算过程。11. 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两根一样弹簧P和Q,装有水总重量为m的矿泉水瓶、刻度尺、量角器、细绳等器材。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操作如下:a、如图甲所示,将矿泉水瓶通过细绳连接在弹簧P的下端,待矿泉水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b、如图乙所示,在细绳和弹簧Q的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细绳挂在挂钩上,缓慢水平拉动Q。用量角器测出弹簧P与竖直方向所成夹角,并测出弹簧Q对应的长度,计算出Q的形变量L。(1)取重力加速度为g,欲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还需要测量的量为_A将P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其自由伸长,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B将P上端固定,让

8、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C以上两种方法测量的长度,在本实验中对劲度系数的测量都可行。(2)选好测量量后,弹簧P的劲度系数_(用m、g、表示)(3)步骤b中,若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L与需满足的条件是L=_(用、和含有的三角函数表示)12. 为了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沙和沙桶的重量mg可近似得到小车受到的拉力,其中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重量为M。(1)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A实验时,需要测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MB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并测量对应的沙和沙桶的质量mC为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一定要保

9、证沙和沙桶的质量m远远小于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MD在实验中每次改变沙和沙桶的质量m后,必须重新补偿阻力即平衡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2)图乙为小组中某同学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的一段,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时,此同学以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沙和沙桶的重量mg为横坐标,根据多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_(4)重新调整仪器改进(3)中的问题再次进行实验,根据多组实验数据得到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图线的斜率k=_(用题中

10、所给字母表示)三、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临近春节,一位家政工人用不计重力的拖把杆推动质量为0.26kg的拖把头在竖直玻璃上擦灰尘。假设拖把头与玻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该工人始终用沿拖把杆方向的力推动拖把使拖把头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当拖把杆与竖直玻璃夹角为=37时,工人对拖把的推力大小为F=10N。(,sin37=0.6,cos37=0.8)求:(1)拖把头对玻璃的压力大小;(2)拖把头与玻璃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擦玻璃时有这样的现象:灰尘位置太高时,已经用

11、力较大却还是不容易擦干净,请用物理知识简要解释。14. 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路边,一辆货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警车时掉落一袋货物。警察马上捡起货物,启动警车追赶货车去归还货物。从警察捡起货物到启动警车共用时,并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若警车的最大速度可达,求:(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启动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15. 我国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在川西山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风洞群,目前拥有8座世界级风洞设备,具备火箭助推和飞艇带飞等飞行模拟试验能力。风洞可产生方向、大小都可以调节控制的各种风力。如图所示为风洞里模拟实验的示意图,有一足够长的直细杆倾斜放置,一个质量m=2kg的小球穿在细杆上,风对小球的作用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40N恒定不变,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小球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从t=0时刻开始,小球在杆上A点获得沿杆向上的初速度(,sin37=0.6,cos37=0.8),求:(1)小球受杆弹力的方向及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风力F作用t=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的最大距离;(3)若t=2s时小球到达B点,此时关闭风洞撤去风力。现以经过B点时为计时起点,小球通过距B点4m位置的时刻(结果用根式表示)。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