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50KB
约2页
文档ID:393261491
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_第1页
1/2

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的创作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的沃土中他有一句名言:“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1848年,格林卡旅居波兰但他对俄罗斯人民和艺术有深厚的眷念之情他漫步在华沙的维斯杜拉河畔,沉思着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的远景……十八世纪末叶,俄罗斯处于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创造出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有联系的俄罗斯民族交响音乐,成为当时进步的音乐艺术家探求的一个重要课题格林卡想起他早年曾写过一首歌曲《北方的星》歌中那位淳朴的俄罗斯少女,怀念远方未婚夫的真挚情感,激发了自己对故上的思念而这首歌曲正是运用一首俄罗斯民间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音调写成他发现,这首婚礼民歌与流行在俄罗斯农村的舞曲“卡玛林斯卡亚”音调上很接近,但情绪上却又有不同一个是悠长抒情的长腔歌调,一个是火热快速的活泼舞曲,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但在音乐上孕育了交响性发展的萌芽,而且也反映出俄罗斯农村生活的真实风貌和俄罗斯人民性格上的丰富特征格林卡在创作扎记中写道:“我们北方居民的感受是不同的.外界的印象对我们,或者是毫无所动,或者是深深地打入心坎,我们有时热烈地欢乐,有时是辛酸地落泪。

人民创造了音乐格林卡终于在这两首民歌中实现了使俄罗斯民歌交响化的夙愿1848年11月IB,作曲家在华沙写成题名为《以两首俄罗斯民歌——婚礼歌和舞曲为主题的幻想曲》后来根据奥多耶夫斯基的建议,改为《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简洁饱满的序引音符,传来了既伟大、又贫穷的俄罗斯母亲的深沉呼吸格林卡以这几声浸透眷恋之情的乡音,揭开了《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序幕这个序引,以宽广而浓重的笔触,在俄罗斯大地上勾勒出原野村庄的诱人的风貌柔和的微风,飘送着苦艾和小麦杆的气味,吹动着田地畦界上的牛凳子的叶子坦平的草原上,你无论向哪里望去,到处都立着一堆堆的干草堆一只鹰从草堆上升起,在高空上慢慢地翱翔着远处,从正做着饭的耕农的帐篷里,旋升起一缕蓝色的炊烟弦乐与木管交替轮唱,仿佛远方传来的歌声这是俄罗斯农村人人熟悉的音调:祝贺婚礼歌曲《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森林后,黑暗的森林后,一片绿色的小花园后,飞起一群天鹅…”这歌声婉转轻盈,带有淡淡惆怅,象是新娘离开父母急不住落下离别的眼泪:早在序引中,就已闪现过这支旋律的身影但那只是婚礼的遥远回响当歌曲披着喜庆盛装出现在管弦乐队各个角落时,人们看到了俄罗斯农村婚礼的有趣场面——妇女们边唱歌,边为新娘梳妆打扮,并亲切地向新娘述说着婚礼中的种种礼仪……歌声突然停止。

远处传来号角声——管弦乐队相继由轻而重地奏起俄礼歌的片断去调,象是迎接新娘的喜庆队列从远方走来新娘在父母家的最后的安适气氛,突然被一阵欢快的风笛声打断小提琴运用加装饰音的同者反复音型,模仿风笛,引来了活泼的卡玛林斯卡亚舞曲第一小提琴先把主题呈示一遍然后,同其他弦乐交融一起,以短促拨奏模仿民间乐师的三角琴声;木管乐再用同音反复昔型模仿风笛——将婚礼舞蹈的火热场面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热烈的群舞后,音乐中灵巧地闪出一位姑娘的独舞在弦乐拨弦伴奏下,柔和的双簧管奏出一个优美的乐句它带着卡玛林斯卡亚舞曲的前调,很快与热烈的群舞交汇在一起;这时,舞蹈中有人哼出婚礼歌曲的音调接着,弦乐有力的和弦奏出大家热烈的应和人们簇拥着新娘再次柔和地歌唱婚礼曲而乡村乐队又奏起风笛,催促大家跳舞卡玛林斯卡亚舞曲从木管传递到整个乐队,使婚礼场面愈加炽热当弦乐奏出舞曲时,木管同时唱起婚几曲的几个音符,作为村腔两个主题并置交织,把歌与舞巧妙地融为一体最后,急如旋风的卡玛林斯卡亚舞曲,仿佛“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奔涌而出,一泻千里两声轻妙的回响之后,人们用潇庸洒酒强劲的动作收束舞步,以一声欢呼般的和弦,结束全曲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以巧妙的变奏手法,调动了交响音乐的丰富表现力,让两首俄罗斯民歌呈现出绚丽的丰采。

它不受传统交响曲式结构的约束,酣畅地唱出了爱国作曲家心中的乡音,为俄罗斯交响音乐创作奠定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后人积累了丰盈的创作财富,成为俄罗斯交响音乐中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柴可夫斯基形象而准确地评价了格林卡这部作品的深远的意义——“所有的俄罗斯交响乐都是从《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中孕育出来的,正如像果孕育出橡树一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