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

上传人:快**** 文档编号:392538886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统编版)01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2、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杂交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实用技术。在孟德尔阐述了遗传学原理之后,人类认识到把作物的优秀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在一起,就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后代。道理虽然简单,但很多作物并非那么配合。水稻是种特别的植物,它们的雌蕊和雄蕊是同时成熟的,一旦开花,所有的雌蕊都会被自家的雄蕊产生的花粉占领。根本轮不到外来的花粉送上去授粉,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杂交的个体出现。这个难题同样困扰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怎样才能高效地制造出

3、杂交水稻的种子呢?可能有朋友会说,直接把一些水稻花的雄蕊去掉,用其他花朵给它们授粉不就好了。如果你看过水稻开花,就会发现这个做法是不可行的,每个稻穗都有几百个雄蕊,要把它们挑拣干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水稻育种也就进入了“死胡同”。就在大家埋头寻找剔除水稻雄蕊的方法的时候,袁隆平先生想到了另一条道路去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先生在稻田中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蕊不发育的水稻植株,在接受了正常水稻花粉之后,这些雄性不育的水稻结出了稻穗,并且它们的后代里面也有雄蕊不发育的个体。1966年,这个发现被发表在中国科技领域核心期刊科学通报上,但是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大

4、家的注意。1968年,袁隆平先生的试验受到了阻挠,初露曙光的杂交水稻之路陷入了黑暗。但是,袁隆平先生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开展研究。大家想要更高更壮的水稻,可是,杂交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杂交无用论”。袁隆平先生的工作再次陷入了泥沼之中。为什么杂交后的水稻没有优势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栽培的雄性不育水稻同其他水稻的关系太亲近了。就像人类近亲结婚,有很大的可能会生下有缺陷的后代一样,这些关系亲近的水稻一样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不过,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在海南发现的一棵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拯救了杂交水稻事业。在引入这棵名叫“野败”的水稻个体之后,整个杂交水稻的道路被打通了。1976年

5、,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度。1977年,袁隆平将之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世界农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到今天,杂交育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工作中。不过,自然界存在的优秀基因毕竟是有限的,而育种筛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况且在天然植物中并不存在抗除草剂和高效抗虫害的基因。要想极大增加产量,还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基因编辑。这件看起来只有在人类社会会发生的事,其实在100万年前,大自然就已经在红薯身上操作过了。在15世纪末,哥伦布带着一帮打算去亚

6、洲找胡椒的兄弟误打误撞来到美洲。他们惊异地发现,这里的人不种小麦和大麦,他们的很多食物居然是从土里刨出来的。对于吃这些东西,欧洲殖民者是抵触的,因为小麦和大麦都是向着天空生长的,但是红薯则深深地埋藏在土壤之中。不过,很快,欧洲殖民者的高贵信念就屈服给了肚子,红薯提供的能量实在是太强大了,同样的土地种红薯,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再加上红薯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好食物。如今的红薯更是朝着高甜度、好口感的方向发展。这么好的食物却备受质疑:很多朋友都觉得红薯这么软糯甘甜,这么能养活人,特别是还有紫薯这个异类,这都因为红薯是转基因作物。还真说对了,红薯就是转基因作物,而且在1

7、00万年前就已经操作完成了。对,这事并不是我们人类干的,而是大自然的安排。其实,最初红薯的祖先的根并不粗壮,更像我们今天看到的沙参和桔梗。然而,就在100万年前,有一个红薯生病了。它的身体被一种叫根癌农杆菌的细菌入侵了,不甘心的红薯并没有屈服,它顽强地挺过了疾病。就好像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获得火眼金睛一样,红薯在这场大病中获得了“膀大腰圆”的基因。根癌农杆菌是遗传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工具,在这种细菌的体内有一种叫质粒的特殊DNA,质粒更像是基因搬运工,它们能把一些基因“扛”在自己身上,送到被感染的生物基因之上。而在100万年前,质粒就把赤霉素基因强塞给了红薯,正是这个基因的加入,让细瘦的红薯

8、拥有了“发福体质”,被培育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其实,人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如果不幸患上艾滋病,那就要经历转基因的过程。因为艾滋病病毒并不是完整的生命体,它们自己不能完成后代生产,必须借助人类的细胞来干这件事。更好玩的是,要完成后代生产这件大事,就必须把自己的基因先整到人类细胞的DNA之中,然后等生产出足够多的病毒复制品的时候,就会把人体细胞搞破裂,然后再去感染其他细胞。然而,有些人体细胞会幸存下来,也就拥有了病毒的DNA,这也是艾滋病病毒可以在人体中潜伏很多年的原因。人类之所以对艾滋病病毒没办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病毒太不靠谱了,经常复制出错。因为复制出错,病毒就改变了长相,我们的免

9、疫系统刚刚记住“强盗的样子”,结果人家就易容了。这也是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发成功的关键原因。人类以为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其实不过是自然界的小学生而已。我们今天运用的转基因技术,竟然与大自然在100万年前所做的如出一辙。(摘编自史军植物塑造的人类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死胡同”在文中指直接把一些水稻花的雄蕊去掉,用其他花朵给它们授粉是很难进行实践操作的。B“杂交无用论”在文中指杂交后并没有让水稻长得更高更壮的观点。C“膀大腰圆”在文中指红薯同根癌农杆菌作斗争后获得的基因转变。D“强盗的样子”指艾滋病病毒复制出错后的“长相”,免疫系统难以

10、识别这种“长相”。【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D.“强盗的样子”指的是艾滋病毒正常复制出来的样子,不是选项中说的“艾滋病毒复制出错后的长相”。故选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孟德尔阐述的遗传学原理,任意组合作物的优秀基因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作物后代。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并不平坦,甚至其一些研究成果遭遇过被忽视和质疑等不公正对待。C人类如果进行有目的的基因编辑,可能会极大增加某种作物的产量,加快育种筛选的过程。D转基因作物不一定就是人类制造的,红薯的基因转换就是在100万年前由大自然完成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

11、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任意组合作物的优秀基因可以获得更为优秀的作物后代”曲解文意,原文是“把作物的优秀基因通过杂交组合在一起”,并非“任意组合”。故选A。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水稻雌蕊和雄蕊同时存在的特点决定了很难有自然的杂交水稻。B引入“野败”水稻个体打通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之路,这对我国水稻研究事业具有重要意义。C因为红薯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所以欧洲殖民者喜欢吃红薯。D在转基因技术上,我们虽然已经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其实并没有真正超越自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同时存在”

12、错误,应该是“同时成熟”,而非“同时存在”。C.“因为红薯能提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所以欧洲殖民者喜欢吃红薯”强加因果,欧洲殖民者吃红薯是为了填饱肚子,并且他们对于吃红薯“是抵触的”,并不是喜欢。D.“我们虽然已经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错误,“掌控了对抗自然的法则”只是人类“自以为”的想法,“其实不过是自然界的小学生而已”。故选B。4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4分)【答案】准确严密。直接使用数据,使语言更具有说服力,如“208万亩”“普遍在20%以上”;使用“个体”“更”等表范围、程度的词语,更准确地体现对象特征;运用“不过”“因为”等关联词语,表明句段之间的

13、逻辑关系,使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脉络等更加清晰。形象生动。使用“死胡同”“膀大腰圆”“强塞”“发福体质”等词语,使语言更加形象可感,生动活泼,易于理解。(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本文属于科普类文本。科学性和通俗性是科普文的常见特点。科学性在语言运用上,主要体现为直接使用一些数据(列数字)以及准确使用表范围、程度、性质的词句等,形成准确恰当的表达效果;合理运用关联词语,表明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更清晰地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发展脉络,使阐释清晰、逻辑严明。如本文运用“208万亩”“普遍在20%以上”“个佐”“更”“因为”等词语,呈现出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通俗性常通过故

14、事、对话等形式或使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科学问题进行生动化、趣味化的呈现。通俗性在语言运用上则体现在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时有新奇之语,使文章深入浅出,具有趣味性。如“死胡同”“膀大腰圆”“强塞”“发福体质”等词语的巧妙运用,既贴切传神,又有新意,使本文呈现出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5结合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的相关内容,谈谈我们做一项科学研究应具备哪些正确的思想意识。(6分)【答案】袁隆平先生在研究遇到瓶颈时转而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启发我们在遇到阻碍时,要懂得另辟蹊径。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遇到困难时并未选择放弃,最终取得成功,启发我们要能顶住暂时的压力,敢于迎难而上。袁隆平先生

15、不惧社会上出现的“杂交无用论”,一直坚持研究杂交水稻,启发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要坚持不懈,不惧质疑。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并将之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发表了重要论文,启发我们要注重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就在大家埋头寻找剔除水稻雄蕊的方法的时候,袁隆平先生想到了另一条道路去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先生在稻田中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蕊不发育的水稻植株,在接受了正常水稻花粉之后,这些雄性不育的水稻结出了稻穗,并且它们的后代里面也有雄蕊不发育的个体”可知,袁隆平先生

16、在研究遇到瓶颈时转而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启发我们在遇到阻碍时,要懂得另辟蹊径。根据“1968年,袁隆平先生的试验受到了阻挠,初露曙光的杂交水稻之路陷入了黑暗。但是,袁隆平先生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开展研究”可知,袁隆平先生研究杂交水稻遇到困难时并未选择放弃,最终取得成功,启发我们要能顶住暂时的压力,敢于迎难而上。根据“大家想要更高更壮的水稻,可是,杂交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杂交无用论。袁隆平先生的工作再次陷入了泥沼之中”可知,袁隆平先生不惧社会上出现的“杂交无用论”,一直坚持研究杂交水稻,启发我们在做科学研究时要坚持不懈,不惧质疑。根据“1976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