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语文摸底考(统编版)0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统编版)02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2、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从古至今,文艺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与时代的变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先秦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纷争不断,催生出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而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样式的不同呈现,则无不与其所处时代的精神气度、人文追求紧密相连。可见,文艺诞生于现实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性特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
3、成就。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这种史诗般的变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和丰厚滋养,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使命去反映这一伟大时代,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从更深层次上说,伟大的时代孕育出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凝结成为具有向心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因此,文艺要反映这一伟大的时代,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文艺反映时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
4、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通常而言,人们很容易产生厚古薄今、舍近求远的心理,对文艺而言,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的、西方的作品就是好的、优秀的,而当下的、中国自己的作品可能就是低水平的。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是密切相关的。现在许多文艺作品躲避生活、逃避崇高,难以真实地反映时代,致使那些虚无历史、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作品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要多写中国当代故事,将美丽的中国、昌
5、盛的中国、有担当的中国展现出来,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反映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现实生活,文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动人感人的,这是由文艺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历史已经证明,能够千古流传的文艺作品,比如诗经史记荷马史诗神曲等,无一不是立足于其所产生的时代,并对这一时代作出深刻反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可以说,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它们创作的首要原则都应是立足现实、反映生活,这是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违背的原则。只有反映了时代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从而推动文艺发展和繁荣。(摘编自丁国旗习近平有关文艺系列重要论述的方法探讨)材料二:
6、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习近平同志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体现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从文艺本体角度来讲,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艺术应该是也必然是与时代贯通的,而不仅仅是只与“自我”相通的“内化品”。它浓缩时代、折射时代、呼应时代,成为时代的意义表征。吴义勤(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从中外文学发展史来看,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始终是叙事作品创作的中心环节。优秀的文艺作品,因为成功塑造了典型形象,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笔下的阿Q、巴金笔下的觉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都是典型人
7、物。当代文学经典成功塑造的杨子荣、梁生宝、江姐等新人物形象,也都以鲜明的时代性和丰满性格感动成千上万读者。柳建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当代中国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社会生活天翻地覆,为新的文艺高峰积累肥沃土壤和丰富营养。“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既是新时代给文艺家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当代文艺家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作家、艺术家们若仔细研读生活,遵循文艺创造规律,一定能创造出一批可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典型人物形象。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间中华民族为追求民族复兴前赴后继,可歌可泣,为文学提供巨大表现空间。人与时代一起成长,贴近大时代的灵魂脉动,表现历史剧
8、变中人的命运遭际,塑造萃集时代和人生深刻内蕴的英雄、弄潮儿、普通人等形象,正逢其时。但同时,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社会的复杂性、环境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都空前增强,将这种纷繁复杂转化为有效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无疑是更大的挑战,需要更高超的本领和能力。(摘编自典型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文学样式,与其所处时代的精神气度、人文追求有密切关联。B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多写中国当代故事,才能扭转人们“古代的、西方的作品就是优秀”的观念。C从文艺本体角度来讲,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艺术一定要与时代相贯通,成为时代的意义表征。D
9、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社会纷繁复杂,这为当下文艺工作者塑造有效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增加了难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才能扭转人们古代的、西方的作品就是优秀的观念”错误。或然必然混淆,原文材料一第三段是“对于文艺而言,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的、西方的作品就是好的、优秀的”。故选B。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伟大时代的新变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B任何文艺创作都应立足现实,反映生活。因此作家想要打造反映时代的精品,可以深入一线。C从中外文学发展史来看,作家那些享有盛誉,获得成功的作品,都有塑造出典
10、型的人物形象。D国内的作家们若能仔细研读生活,遵循文艺创造规律,一定能创造比西方作品更经典、伟大的佳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一定能创造比西方作品更经典、伟大的佳作”错误,应为“创造出一批可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典型人物形象”。故选D。3下列文论,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班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B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C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D王安石:“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
11、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文艺要反映时代”。A.强调汉书的“实录”精神。B.强调文采和朴质要一致。C.指文章以文气为本,文气的清浊有自己的体式、根源,不是勉强可以达到的。D.“有补于世”指文章对社会有补益。故选D。4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4分)【答案】论证结构严谨:采用层进结构,先提出文艺诞生于现实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性特征观点,再从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体现文化自信、促进文艺发展三方面阐释方法。论点与论据高度一致:文中以诗经史记荷马史诗等中外经典作品为论据论证文艺立足并反映所处时代。论证方法合理:采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证明观点,论证方法得当,使论证严密。语言准确严密:运用“无一
12、不是”“任何文艺”“通常而言”等词语使表达准确,有分寸。(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首先论证结构严谨:材料一共有四段,第一段,由“可见,文艺诞生于现实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性特征”可知,先提出文艺诞生于现实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性特征观点;第二到四段,由“文艺要反映这一伟大的时代,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文艺反映时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反映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可知,从文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体现文化自信、促进文艺发展三方面阐释方法;整体上采用层进结构,结构严谨。论点与论据高度一致:由“历史已经证明,能够千古流传的文艺作品,比如诗经
13、史记荷马史诗神曲等,无一不是立足于其所产生的时代,并对这一时代做出深刻反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可知,文中以诗经史记荷马史诗等中外经典作品为论据论证文艺立足并反映所处时代。论证方法合理:由“习近平指出: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历史已经证明,能够千古流传的文艺作品,比如诗经史记荷马史诗神曲等”可知,采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证明观点,论证方法得当,使论证严密。语言准确严密:由“比如诗经史记荷马史诗神曲等,无一不是立足于其所产生的时代”“可以说,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它们创作的首要原则都应是立足
14、现实、反映生活,这是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违背的原则”可知,运用“无一不是”“任何文艺”“通常而言”等词语使表达准确,有分寸。5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某平民区为背景,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初,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2019年8月16日,此书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该作品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原因。(6分)【答案】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品以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塑造了一系列中国人群体形象,具有典型性,达到
15、了时代的高度。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重申理想主义价值,推动了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由“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这种史诗般的变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和丰厚滋养,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使命去反映这一伟大时代,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10年代,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可知,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由“典型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社会的复杂性、环境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都空前增强,将这种纷繁复杂转化为有效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无疑是更大的挑战,需要更高超的本领和能力”“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某平民区为背景,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可知,作品以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塑造了一系列中国人群体形象,具有典型性,达到了时代的高度。由“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它们创作的首要原则都应是立足现实、反映生活,这是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违背的原则。只有反映了时代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从而推动文艺发展和繁荣”“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可知,坚持和光大现实主义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