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市 20232023 年中考数学试卷年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截至 202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全国冬小麦收款 2.39 亿亩,进度过七成半,将 2390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BCD【解析】【解答】解:将 2390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故答案为:B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A 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 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 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如图,则的大小为()ABCD【解析】【解答】解:,2BOC+AOB+COD=180,BOC+AOB+COD=126,=54,故答案为:C2BOC+AOB+COD=180,进而根据题意即可求解4已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解析】【解答】解:,a1,-a-1,故答案为:B5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值为()ABCD9【解析】【解答】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m=,故答案为:C6十二边形的外角和为()ABCD【解析】【解答】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十二边形的外角和是 360故答案为:C7先后两次抛掷同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第一次正面向上、第二次反面向上的概率是()ABCD【解析】【解答】解:画树状图如下:共有 4 种等可能的结果,满足要求的结果有 1 种,第一次正面向上、第二次反面向上的概率是,故答案为:A8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线上,点B在点A,C之间,点D,E在直线AC同侧,连接 DE,设,给出下面三个结论:;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BCD【解析】【解答】解:过点 D 作 FDAE 于点 F,如图所示:由题意得四边形 FDCA 为矩形,CA=FD=a+b,正确;,DB=EB,CB=EA=b,DC=BA=a,BDC=EBA,DBC+BDC=90,DBC+EBA=90,DBE=90,ED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正确;在BDE 中,由勾股定理得,正确;故答案为:D;先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即可得到 DB=EB,CB=EA=b,DC=BA=a,BDC=EBA,进而结合题意证明ED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 EB,进而结合题意即可判断;根据勾股定理结合题意即可判断。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9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x-20,x2,故答案为:10分解因式:=.【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11方程的解为【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解得 x=1,故答案为:x=1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则 m 的值为【解析】【解答】解: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32=m(-2),m=3,故答案为:313某厂生产了 1000 只灯泡.为了解这 1000 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随机抽取了 50 只灯泡进行检测,获得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数据整理如下:使用寿命灯泡只数51012176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这 1000 只灯泡中使用寿命不小于 2200 小时的灯泡的数量为只【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46014如图,直线 AD,BC 交于点 O,.若,.则的值为【解析】【解答】解:,又,故答案为:15如图,是的半径,是的弦,于点 D,是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E若,则线段的长为【解析】【解答】解:是的半径,CD=DB=1,CD=OD=1,由勾股定理得,是的切线,OA 为圆的半径,OAE=90,故答案为:,再根据切线的性质结合题意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16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木艺艺术品加工劳动实践活动已知某木艺艺术品加工完成共需 A,B,C,D,E,F,G 七道工序,加工要求如下:工序 C,D 须在工序 A 完成后进行,工序 E 须在工序 B,D 都完成后进行,工序 F 须在工序 C,D都完成后进行;一道工序只能由一名学生完成,此工序完成后该学生才能进行其他工序;各道工序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工序ABCDEFG所需时间/分钟9979710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若由一名学生单独完成此木艺艺术品的加工,则需要分钟;若由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此木艺艺术品的加工,则最少需要分钟【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由一名学生单独完成此木艺艺术品的加工,则需要 53 分钟;假设这两名学生为甲、乙,工序 C,D 须在工序 A 完成后进行,工序 E 须在工序 B,D 都完成后进行,工序 F 须在工序 C,D 都完成后进行,甲学生做工序 A,乙学生同时做工序 B,需要 9 分钟;接着甲学生做工序 D,乙学生同时做工序 C,乙学生工序 C 完成后接着做工序 G,需要 9 分钟;最后甲学生做工序 E,乙学生同时做工序 F,需要 10 分钟,至少需要 9+9+10=28 分钟,故答案为:53,28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7计算:【解析】18解不等式组:【解析】和,进而即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
19已知,求代数式的值【解析】,进而代入即可求解20如图,在中,点 E,F 分别在,上,(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2),求的长【解析】,进而结合题意得到,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矩形的判定即可求解;(2)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进而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进而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 EC,进而即可求解21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对联装裱后,如图所示,上、下空白处分别称为天头和地头,左、右空白处统称为边一般情况下,天头长与地头长的比是,左、右边的宽相等,均为天头长与地头长的和的某人要装裱一副对联,对联的长为,宽为若要求装裱后的长是装裱后的宽的 4 倍,求边的宽和天头长(书法作品选自启功法书)【解析】设天头长为,由题意天头长与地头长的比是,可知地头长为,边的宽为,装裱后的长为,装裱后的宽为,进而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和,与过点且平行于 x 轴的线交于点 C(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及点 C 的坐标;(2)当时,对于 x 的每一个值,函数的值大于函数的值且小于 4,直接写出 n 的值【解析】【解答】(2)解:由(1)知:当时,因为当时,函数的值大于函数的值且小于 4,所以如图所示,当过点时满足题意,代入得:,解得:(2)根据题意运用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即可求解。
23某校舞蹈队共 16 名学生,测量并获取了所有学生的身高(单位:cm),数据整理如下:a.16 名学生的身高:161,162,162,164,165,165,165,166,166,167,168,168,170,172,172,175b.16 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66.75mn(1)写出表中 m,n 的值;(2)对于不同组的学生,如果一组学生的身高的方差越小,则认为该组舞台呈现效果越好据此推断:在下列两组学生中,舞台呈现效果更好的是(填“甲组”或“乙组”);甲组学生的身高162165165166166乙组学生的身高161162164165175(3)该舞蹈队要选五名学生参加比赛已确定三名学生参赛,他们的身高分别为 168,168,172,他们的身高的方差为在选另外两名学生时,首先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方差小于,其次要求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平均数尽可能大,则选出的另外两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和【解析】【解答】(2)解:甲组身高的平均数为,甲组身高的方差为乙组身高的平均数为,乙组身高的方差为,舞台呈现效果更好的是甲组,故答案为:甲组;(3)解:168,168,172 的平均数为所选的两名学生与已确定的三名学生所组成的五名学生的身高的方差小于,数据的差别较小,数据才稳定,可供选择的有:170,172,且选择 170,172 时,平均数会增大,故答案为:170,172(2)先分别计算出甲组和乙组的平均数,进而即可计算方差,再比较大小即可求解;(3)先根据题意求出 168,168,172 的平均数,进而结合题意即可求解。
24如图,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交于点,平分,(1)求证平分,并求的大小;(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若,求此圆半径的长【解析】,即平分,进而得到,从而得到,然后得到是直径,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解;(2)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进而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即可得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运用圆周角定理结合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则,进而结合题意即可得到直径 BD 的长,从而即可求解25某小组研究了清洗某种含污物品的节约用水策略部分内容如下每次清洗 1 个单位质量的该种含污物品,清洗前的清洁度均为 0.800 要求清洗后的清洁度为 0.990方案一:采用一次清洗的方式结果:当用水量为 19 个单位质量时,清洗后测得的清洁度为 0.990方案二: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记第一次用水量为个单位质量,第二次用水量为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为个单位质量,两次清洗后测得的清洁度为 C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11.09.09.07.05.54.53.53.03.02.01.00.81.01.31.92.63.24.34.05.07.111.511.810.010.38.98.17.77.87.08.09.112.5C0.9900.9890.9900.9900.9900.9900.9900.9880.9900.9900.990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补充完成以下内容(1)选出 C 是 0.990 的所有数据组,并划“”;(2)通过分析()中选出的数据,发现可以用函数刻画第一次用水量和总用水量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结果:结合实验数据,利用所画的函数图象可以推断,当第一次用水量约为个单位质量(精确到个位)时,总用水量最小(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和结果,解决下列问题: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并使总用水量最小时,与采用一次清洗的方式相比、可节水约个单位质量(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4)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时,若第一次用水量为 6 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为 7.5 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 C0.990(填“”“=”或“”)【解析】【解答】解:(3)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并使总用水量最小时,用水量为 7.7 个单位质量,19-7.7=11.3,即可节水约 11.3 个单位质量;(4)由图可得,当第一次用水量为 6 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超过 8 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能达到 0.990,第一次用水量为 6 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为 7.5 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 C0.990,故答案为:(2)根据表格中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绘画图象即可,图象中最低点横坐标约为 4,回答即可;(3)在表格中找到数据当采用两次清洗的方式并使总用水量最小时,用水量为 7.7 个单位质量,采用一次清洗的方式用水量为 19 个单位质量,相减即可;(4)由图可得,当第一次用水量为 6 个单位质量,总用水量超过 8 个单位质量,则清洗后的清洁度能达到 0.990,从图中数据分析回答即可。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抛物线上任意两点,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若对于,有,求 的值;(2)若对于,都有,求 的取值范围【解析】(2)先根据题意即可得到,进而得到离对称轴更近,则与的中点在对称轴的右侧,从而结合题意得到,然后即可求解27在中、,于点 M,D 是线段上的动点(不与点 M,C 重合),将线段绕点 D 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1)如图 1,当点 E 段上时,求证:D 是的中点;(2)如图 2,若段上存在点 F(不与点 B,M 重合)满足,连接,直接写出的大小,并证明【解析】,进而结合题意即可得到,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