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

上传人:专业****店 文档编号:392314038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上语文期末联考卷加答案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就中国古代诗歌史而言,盛唐既是时段分期概念,也是由审美特质、体制艺术、代表作家等共同构成的诗学型范的概念。特别是经过宋元明清论者的阐发,盛唐逐渐凸显为诗歌史的黄金时代,盛唐之“盛”也具有了诗史价值判断的涵义。作为分期概念的盛唐,由宋代严羽较早提出,至明代高棅基本论定。严羽论诗推崇“盛唐”,又说“不作开元、 天宝以下人物”,可知他心中的盛唐主要指开元、 天宝诗坛。此后学者言及盛唐,基本重在开元、天宝,只是对盛唐的上限和下限的看法稍有出入。到高棅编选唐诗品汇时,

2、详细选定开元至大历初八十六人为盛唐,更加标举开元、天宝为“盛唐之盛者”。高棅对盛唐分期的看法,相对客观,也在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当代学者论定盛唐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不出高棅的结论,而对盛唐分期的歧见也主要针对的是安史之乱后至大历初的归属问题。一方面如郭预衡、余恕诚仍然主张自开元至大历前划为盛唐。另一方面,从胡适到林庚、 袁行霈,都主要把开元、 天宝作为盛唐,并将天宝末至大历视为盛唐诗向中唐诗的过渡。后一种观点已经成为当前学界的主流。在唐代历史上,政治社会之“盛”与诗歌创作之“盛”,这二者的时限有所重合而又不完全吻合。盛唐分期概念的分歧,正体现了后世对文学艺术与社会时代之关系的思考。盛唐诗学型范

3、到底由哪些作家来体现,这是一个关键的论题。历代学者对盛唐诗歌典范的总结,实际也是基于他们对盛唐的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认识。严羽推崇李白、杜甫,同时又称赏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我们今天一般说到盛唐诗人,首先就离不开这六家,其代表性和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元明以降学者则带入辨体的细腻视角,为我们勾画出其时诗体大备、时人各有专擅的盛唐风貌。尤其是高棅唐诗品汇在各类诗体下按“正宗”“大家” “名家” “羽翼”等排列诸家、 收录作品,十分直观地展示了他心目中盛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范围。与此同时,历来论者都认可杜甫为盛唐诗人,但又对杜诗超出唐诗主流风格之外的特质颇有体会,于是产生了对于盛唐之“正体”和“变体

4、”的探讨。 严羽已经注意到“众唐人是一样, 少陵是一样”。 王世懋进一步论及杜诗多有“变态”之处,说: “特高于盛唐者, 以其有深句、老句也。 而终不失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 丽句也。 ”可见,杜甫的诗在盛唐主流风格之外,又具备独造之变体,既有沉郁的深句,也有磅礴的丽句。这一现象历来就是古人所关心的问题。就杜甫的“不离盛唐”而言,我们看到盛唐概念的丰富性、包容性; 就杜甫的“超出盛唐”而言,我们看到盛唐艺术规范的限度所在。盛唐诗学型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风骨健举、气象浑厚、风神超越、兴象玲珑等美学范畴,也包含了古体、近体发展新变所形成的体制风貌。 对盛唐诗歌艺术典范的阐发,可以溯及殷璠“开元十五

5、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这一经典论断。其后,宋元明清学者一直重视对盛唐诗风特质的揭示,盛唐型范主要是由他们心目中典型的审美范畴、体式风格和作家经典来共同诠释。严羽提出盛唐诗的独到之处在于“兴趣”和“妙悟”,他认为盛唐诗并不依恃学理思力,而是具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特点。明代学者的最大创见则在于,更加明确地阐发出盛唐诗的特质,提出了一些影响至今的经典美学范畴。如胡应麟以“体格声调” “兴象风神”论诗,称赞七言律诗在盛唐“气象神韵,迥自不同”的面貌。至清代王士祯又发展了前人的“兴象风神”观, 可见古人对盛唐诗的批评观念得以不断充实完善。这些经典的论断和表述,既代表了古人对盛唐诗歌艺术型范的理解,

6、也凝结成为他们自身鲜明的诗学理想,他们对盛唐之“盛”的解释和推崇,实际正是对盛唐的诗史价值的认定。现当代学者探讨诗学型范意义上的盛唐,实际上也是在探求思索盛唐诗的特质是什么,以及哪些作家作品最能代表盛唐诗等问题。林庚用“盛唐气象”概括盛唐诗歌的特质,特别重视作品中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罗宗强进一步强调了盛唐诗浓烈明朗的情感、雄浑壮大的气势和清新自然的审美。其后学者探讨“盛唐气象” “盛唐之音”的美学内涵,大多立足于这些重要结论。由此学界对于盛唐诗歌特质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可见,盛唐诗学研究的推进,正与传统诗学批评一脉相承,至今仍在继续开掘古人论及“盛唐”时的基本议题。总之,中国古代诗歌

7、史上的盛唐概念,在基本的时间分期内涵之外,更具有诗学型范的涵义。将盛唐划定在哪一段,将哪些作家放入其中,这两个层面的涵义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都关系着如何理解盛唐诗风特质的根本问题。而对盛唐诗歌艺术典型特质的提炼总结,则是随着后人对广阔的诗歌史的整体观察,逐步明确起来的。古代学者主要是在盛唐诗与中晚唐诗、宋诗的对比参照中,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起“盛唐”概念的面貌。历代学者在阐发盛唐概念的同时,也是在发展他们当代的诗学思想,这又从侧面体现了盛唐在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摘编自黄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盛唐概念)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盛唐时期被看作中国古代诗歌

8、史上的黄金时期,盛唐之“盛”体现盛唐时期诗歌价值之高,这些是经过后代论者的阐发逐渐凸显出来的。B. 历代学者对诗歌史上盛唐分期的看法大同小异, 大多认同是开元、 天宝时段, 作者认为将大历初年的八十六人划归盛唐的观点更为客观。C. 胡应麟以“体格声调” “兴象风神”论诗,比严羽提出的“兴趣” “妙悟”说,在阐发盛唐诗歌的特质方面更明确,其批评观念更完善。D. 盛唐时段的划分和代表作家的确立是诗歌史上盛唐概念研究的范畴,二者的涵义密切相关,都关系着如何理解盛唐诗风特质的根本问题。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现当代学者对于盛唐分期的论述和高棅的结论相差不大,这表明他们可

9、能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所借鉴和吸收,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B. 从时段分期来看,诗歌史上的盛唐和政治历史上的盛唐分期不同,它们既正相关但又不完全重迭,可见文学艺术与社会时代不无关联。C. 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按“正宗” “大家” “名家” “羽翼”等排列作家作品,直观地展示出盛唐作家的地位高低和作品的水平高下。D. 对古代诗歌史上盛唐概念的研究延续至今,从侧面体现盛唐诗歌的重要地位,而每每推陈出新又反映出各时代诗学思想也在不断发展。3. 下列诗句,不符合林庚提出的“盛唐气象”诗歌特质的一项是(3分)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B.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C

1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脉络。(4分)5. 文中认为杜甫的诗歌“不离盛唐”,又“超出盛唐”,请结合杜甫登高的颔联和尾联简要分析。 (6分)(二)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午夜的风灯 费振钟一个人踯躅在小城的午夜里,人家的灯火差不多都熄灭了,深巷里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这时候,小城真的是安静极了,也真的是无聊极了。初冬时节,夜风一起来,吹在身上, 寒战战的,而肚子里又饥饿了,就想回去,但心犹不甘。 你原要在小城上重温旧事的, 这旧事自然也

11、包括午夜里的那盏风灯,然而风灯到这时候还没有出现。 看不见往日熟悉的风灯,也许就是你来这座小城最大的缺憾。沿河的小街仍是昨天的石板街,多由青石铺成,仍是一块块布满斑纹磨圆边角的石头。你也曾在这些地方停留,看水,看石头,看水从石头边流过,一时湍急,一时平缓。树上飘落的仍是昨天的黄叶,每一片发出簌簌语声; 河水缓慢流淌着,仍是昨天的声音。然而,风灯在哪儿? 昨天那盏玻璃风灯,在这样初冬的午夜,总是在小街一角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小街上的人家,任谁打开窗格子,都能够看到。那时候在阁楼上教你读书的祖父,会对你说,街角上的风灯还亮着呢,再把唐人这篇文章诵读两遍! 也许,你就有点恼恨这盏灯为什么老是不走。 不

12、过祖父接着又会说,饿了吧,那就叫人去灯那边端一碗咸米粥上来,你心里就又盼着那灯每天夜里都亮着才好。其实,你可能并不真的记得那个在灯影中不声不响忙碌的人,那个大家都叫他叶伯伯的老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你分辨不清他衣服的颜色,看不清他的表情,就算那顶你最熟悉的圆帽子,你也说不清到底是皮的还是毡的,是薄的还是厚的,前面是镶了一枚铜钱还是一枚玉。 当然你更不会知道叶伯伯守着他的担儿, 已经有多少个这样的午夜了。祖父对你说,叶伯伯是个本分的人。你可能似懂非懂。本分,就是在小街上熬米粥吗? 你知道叶伯伯的粥有多么好吃,全城人没有谁比叶伯伯更会熬米粥了。单是粥的种类,就让你馋得忘记不了。那些甜的莲子粥薏

13、米粥红枣粥桂圆粥,那些咸的酸菜粥笋干粥皮蛋粥肉粥鱼粥, 没有一样不好吃。要说起来, 还是熬粥的米好, 叶伯伯用的米都是他到百多里外太湖一带特选回来的。 熬出来的粥, 汤又黏又稠,上面有一层米油,加上叶伯伯精心做成的配料, 怎么能不好吃呢! 可你对叶伯伯为什么要熬粥,为什么要在深夜里摆着粥担,点着一盏风灯卖粥,还是少年一样的懵懂与无知!也许对于小城人而言,叶伯伯其实也是陌生的。大家口里都说叶伯伯,只因叶伯伯的粥进入冬天以后是他们离不开的想头。 叶伯伯的粥是小城冬天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叶伯伯自己却好像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白天没有人看到叶伯伯, 等叶伯伯在夜晚点亮粥担上的玻璃风灯时,他也不会看到别人

14、了。谁能注意到叶伯伯与小城人的这种关系呢? 没有人注意,其实这给了叶伯伯一种自由。叶伯伯摆着他的粥担,粥担上的风灯独自亮在小城的午夜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至少叶伯伯自己是这么认为的。许多年后,有一位作家这样写叶伯伯的粥担和他的风灯:叶三的担子,是宋代的样式,他祖上传下来的。传了多少代,没人知道。宋代人的饮食很简朴。 宋代人爱吃粥,粥的花样非常多。 做粥不只是一种日常需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也许是这个原因, 叶三的祖先说不定就是宋代一位做粥的大师。 宋朝后来定都江南的临安,叶三的祖先也就从北方南渡到了江南这个小城,做粥的手艺一直传到叶三手上,有叶三的粥担子可以作证。 叶三的粥担,一头是

15、红木做成的柜笼,里面分成好多层格子,每层格子里放着大、 中、 小几套白瓷碗和勺子; 一头是特制的紫铜粥锅,也分成好几档,每档是不同品种的粥,下面则是一只黄泥小缸炉。 炉火闷着,煲着粥。每天晚上叶三摆好他的宋代样式的粥担子,点亮挂在柜笼上面的风灯。风灯亮了,才是叶三开始卖粥的时候。叶三从夜里九十点钟卖粥,过了凌晨一点钟就收担子,或许这也是宋代遗风吧。有谁想到,哪一天,夜晚的风灯和叶伯伯的粥担会不在了?没有人想到。一种东西,成了习惯,人们就觉得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可是真的等到人们开始回忆它时,这才发现这种东西早已消失。夜晚的风灯就是在小城众人视而不见的某天夜晚,忽然就没有了。其实,小城里同时消失的,

16、又何止是夜晚的风灯:那些时间深处的小巷,临街的烧饼炉里正在烘烤着香脆的烧饼,芋艿在盐开水里冒着咸咸的气息; 一家竹器铺里年轻的竹匠在做一只精致的竹盒;街边溪水里上上下下是提着菜篮、米箩忙碌着的媳妇和姑娘们;门楼边一个悠闲地吸水烟的老人, 老人身后是长长的过道, 幽幽地通向里面的天井和木楼一样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好东西,不一定能够留住,哪怕它是宋代的哩!你今夜所有的惆怅和缺憾,其实是没用的。(有删改)6. 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在安静的午夜小城里踯躅,无聊、寒冷与饥饿的作者却不甘心就此回家,意在引出下文对儿时旧事的遥想。B. 在回忆年少读书场景时, “恼恨”与“盼着”两个动词,直接表现作者对午夜的风灯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C. 在作者童年印象中,卖粥的叶伯伯衣服颜色、具体表情等都是模糊的,由此看出作者年少时的懵懂与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