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火山上的短暂稳定[目标导航] 1.了解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2.了解20世纪20年代的裁军问题3.掌握《非战公约》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重点)4.分析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维护和平的努力没有实际效果的原因(难点)一、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1.《洛迦诺公约》签订的背景(1)法国:积极寻求安全①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支持“小协约国”集团,与波、捷、罗、南等国缔结军事政治同盟条约②1925年,法国外长白里安主张通过协商改善法德关系,解决法国安全问题2)德国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德国自战败特别是经过鲁尔危机后,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3)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英国从长远看,担心德国重新西侵;同时,它又反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主张促成法、德之间的和解2.签订:1925年10月,德、比、英、法等7国在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六个附件,总称为《洛迦诺公约》;此外,在这次会议上,德国分别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草签了仲裁条约3.主要内容(1)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2)《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3)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
4)德、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4.影响(1)公约的签订,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2)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3)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妥协必将被新的争夺所代替[易错提醒]《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欧洲各国互相妥协的结果,英国和德国是这个公约的受益者这个公约并没有彻底化解欧洲主要国家的矛盾,反而增加了新的矛盾,因此它并不能保证和平[史论要旨]《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关系,使欧洲各国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它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新的争夺不可避免二、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1.背景(1)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展开军备竞赛2)为掩盖相互间的军备竞赛,帝国主义国家打出裁军旗号。
3)各国目标①法国:加强欧洲霸权地位,反对讨论陆军问题②英国:采取扶德抑法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③美国:抵制国联,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牵制英法④德国:打着权力平等的幌子,要求重振军备⑤意大利:为抵消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采取与德、英接近的做法⑥日本:觊觎远东霸权,排挤英、美,加强海军实力4)华盛顿会议后,西方大国加紧扩充军备,特别是扩建海军舰艇2.形式:裁军主要分国联裁军和多边裁军3.表现(1)国联裁军:1925年,国联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最终无果而终2)多边裁军:1927年,在美国倡议下,召开裁减海军军备会议,未达成任何协议4.认识:利用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打着裁军旗号,制造和缓的假象,实际上却肆无忌惮地进行扩军备战活动[思维点拨]1.德、意、日三国试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终无法达成裁军协议的根本原因是各国对裁军各有自己的打算,没有达成协议的诚意3.英国扶德抑法的政策将德国整合到西方大国政治俱乐部和经济网络中去,以便制衡法国,孤立和隔绝苏联[关键点拨]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看,国联是理想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实践,是集体安全思想的第一次尝试;从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看,国联不仅是对历史上国际组织发展成果的继承,更是一次创新,同时也为联合国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是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一个丰碑。
三、《非战公约》1.背景(1)洛迦诺会议后,法国国际地位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和平运动,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2)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法美两国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2.签署:1928年8月,美、法、英、德等15个国家在巴黎正式签署3.内容(1)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2)缔约国争端只能用和平方法处理或解决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4.评价(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2)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提出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做了准备3)《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包含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法准则,对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思维点拨]1.《非战公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2.《非战公约》对缔约国并无强制约束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但它的签订在舆论上具有正面的导向意义,因此是历史的进步知识图示主题 《非战公约》史料一 《非战公约》由序言和正文组成正文共3条第1条规定,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第2条规定,各缔约国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史料二 美国参议员约翰逊在参议院就《非战公约》进行辩论时,说它是“无舵之船,无屋宇之街衢,无字之书,无剑之鞘,无指针之钟表,无花朵之花冠……”——王明中《评凯洛格非战公约》[史料解读](1)说明该公约明确了废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2)说明公约本身存在的弊端,如没有对战争性质作区分,没有规定具体的制裁战争的措施,对大国的一些保留条款,使公约缺乏强制力,无法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非战公约》提出的两大原则并简评其积极意义答案 原则: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意义: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成为以后审理战争罪犯的法律依据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约翰逊作出上述评价的依据。
答案 依据: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各国拥有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史论总结]对《非战公约》的评价1.历史意义(1)《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2)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3)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4)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化,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2.局限性(1)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2)它曾提出“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3)公约的约束力因英、法、日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学习思考]提示 鲁尔危机对德国赔款问题产生的影响是:鲁尔危机使法国丧失在赔款问题上的优势,英美乘机掌握了赔款问题的主导权。
[知识链接] 道威斯计划点拨 道威斯计划极大地减轻了德国的赔款负担,同时英美资本的进入又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些推动了德国经济发展,客观上为德国恢复大国地位准备了条件[学习思考]提示 《非战公约》签署的国际背景:在美国扶植下,德国军国主义已复活;帝国主义矛盾尖锐,军备竞赛规模扩大;法国国际地位下降,想通过发动和平运动提高国际地位[学习思考]提示 进步性:《非战公约》是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运动的最高成就,为各国摒弃把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问题奠定了法律基础;也曾为20世纪30年代谴责日本侵华,二战后审判德、日法西斯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局限性:但是它没有承认正义战争的合法性及大国在签约时提出的保留条件使其实际上失去效力[自我测评]解答 第一,之所以能够形成稳定的局面,根本原因是各国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础仍然存在;第二,20世纪20年代国际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各国间经济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暂时抑制了战争因素的发展;第三,一战给各国造成巨大创伤,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民心向往和平,不少政府推行以谈判和协调为主要手段的和平主义外交,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
无产阶级革命暂时转入低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得到巩固;第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局部调整,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也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由上可见,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格局是稳定的,同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不稳定性,国内市场的狭小与盲目扩大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剧;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主要体现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等,因此说它是“火山上的短暂稳定”[材料阅读与思考]解答 不同意这种说法《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正由于此,“洛迦诺精神”一词一时成为和解与安全的代名词但它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它恢复了国家尊严,重新加入了强国的行列,在国际关系中获得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格局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的领导地位法国则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并将自身的边界安全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
可见,该公约不能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同战败国间的根本矛盾,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妥协开始被新的争夺所代替所以不能说《洛迦诺公约》是“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分水岭”1.20世纪20年代,欧洲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A.和平谈判 B.武力对抗C.经济封锁 D.互相结盟答案 A2.促进《洛迦诺公约》签订的因素是( )A.法国占领鲁尔受挫B.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的召开C.《非战公约》的签订D.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地位答案 A解析 法国占领鲁尔受挫后,其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渐占上风,于是法国外长白里安主张改善法德关系,随后签订了《洛迦诺公约》3.1928年,美、法、英、德等国签署了《非战公约》这一公约( )A.首次改善了法德两国紧张关系B.彻底消除了国家的战争权C.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D.制定了制裁违约国的措施答案 C解析 首次改善法德两国关系的条约是《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国家的战争权,它没有制定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