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8958257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幼儿主动洗手习惯的培养金港幼儿园余苏榕一、背景开学,我班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不少小朋友进厕所小便后直接回到座位上休息或拿杯子喝水,我发现陈牧云站在水池边,问她是不是要洗手,她点点头。平时,都是我“请”小朋友洗手了,他们才会来洗手,看见陈牧云有洗手意识却等老师叫,如果我不叫他们洗手,他们会不会主动洗手呢。于是午餐没有主动叫小朋友洗手,一直到分饭菜了,都没有人提出要洗手。这时,我意识到我班幼儿洗手习惯的被动性。对此,我实施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主动洗手的习惯。二、案例描述第一阶段活动。活动目标: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活动开展:1、通过音乐游戏

2、日常生活动作模仿中的洗手部分引导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要洗手。王若尘:手脏了,要洗手。斑斑:手上有细菌,吃了要生病的,要洗手。”手上有细菌?许多幼儿看了看自己的手。师:“细菌如果跑到我们的肚子里,会怎么样呢?”微“肚子就会疼,就生病了。”其他幼儿都表示相同看法。师:“那我们想个什么办法把手上的细菌赶走呢?秋:洗手就没有细菌了,水冲跑了细菌。”许多幼儿表示赞同。2、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我请幼儿一边听洗手歌,一边自己作洗手的动作,我则做正确的洗手动作,幼儿看见我的动作很新奇,开始模仿老师,我边念儿歌边作示范: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轻轻抓手心,五指张开洗干净并带他们去盥洗室进行实际操作,在洗手的

3、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和个别指导。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发放调查表,请他们配合督促幼儿在家也能用正确的方法洗手。3、在日常活动中,我通过一些故事来加深幼儿对“为什么要洗手”的理解,并且在每次的洗手过程中,都会提示他们,手心有没有抓过、手上还有没有泡沫等,幼儿基本都能用正确方法洗手第二阶段活动目标:幼儿知道什么时候要洗手,初步形成主动洗手的意识活动开展:1、游戏结束后,有些幼儿去洗手,小宝“我不用洗手。”我问他为什么,他张开双手给我看:“我手不脏。”其他两三个幼儿看看自己的手也说是干净的,不想洗手的样子,我没有马上评判他们的说法,而是想引导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认识来作最后的决定。这时,拉拉“手上有细菌的

4、。”我就问:“你们知道细菌长什么样吗?”陈云用手比划了一个小圆说:“就是这样的。”幼儿纷纷摊开手找细菌:“咦,没有啊?”我说:“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细菌的找照片看看细菌是长什么样的”(老师可以适当的帮助幼儿找一个途径去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起到推动作用)。看了细菌的图片,他们得到了答案,很兴奋,我问他们现在要不要洗手,幼儿都说要洗,在盥洗室里,有的幼儿一边洗一边说:“细菌、细菌洗掉你。”幼儿在知道了细菌的存在,并且很小很小看不见后,就开始有了主动洗手的意识。2我请幼儿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应该洗手?”第二天一早,幼儿纷纷来告诉我答案:“吃饭前要洗手”、“小手弄脏了要洗手”、“上好厕所要洗手”、

5、“回家要洗手”等,于是,我根据他们的答案和他们一起定了一个洗手计划,并说好同伴之间要相互提醒(通过师生共同制定计划,让幼儿充分参与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做到),对主动洗手的小朋友给予五角星作为奖励。同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请家长在家观察孩子洗手习惯并给予适当指导。通过几天的观察,幼儿主动洗手的意识初步形成,但有时还需老师提醒,特别是早上入园时和下午离园时。练习活动开展:1一天,小宝小便后主动洗手,我就在晨间谈话中表扬了他,并奖给他颗五角星,其他幼儿都非常羡慕,于是我鼓励他们只要做到也能得到五角星。(老师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的积极性,也可以起到鼓励其他幼儿的作用)2第二天

6、早上,有5位幼儿入厕后主动洗手,我也给予了奖励。晨间谈话时,我向幼儿表达了希望他们在家里也能主动洗手的愿望。持续两个星期后,幼儿主动洗手的情况越来越好,基本可以主动洗手,只有个别幼儿需要老师提醒。三:活动分析平时,我们都说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偏偏忽略了这些习惯主动性的培养,而习惯以命令、指示的方式去要求他们该做什么。特别是低龄幼儿的家长大都抱着孩子还小,不放心的心态,去“帮助”孩子做一些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做的事;有些老师也会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去“帮助”孩子,为他们代劳,这样只会助长依赖性,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障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通

7、过这次活动,我感到我班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经过成人的引导和幼儿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促进幼儿健康视为幼儿园的首要工作,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进一步认为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我在这次活动中并没有特定安排集体教学活动,更多的是随机教育、生活教育和个别教育,纲要指导我们:“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地、因时、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如:在第二阶段活动中,有一幼儿因自己的手看上去不脏而认为不用洗手,老师就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解决这其中的问题:细菌是很小的,一般用眼睛直接看

8、是看不见的,看上去不脏的手也需要洗干净,这使幼儿容易接受。我在整个活动中都十分注意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平等、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另外,幼儿园与家长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各个活动阶段中,我都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共同培养幼儿主动洗手的习惯。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餐习惯1 、 小班幼儿的性格具有好模仿的年龄特点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儿童,儿童之间的相互模仿更多。在研究中发现,只要有一位幼儿把饭和菜混合着倒来倒去,旁边的幼

9、儿立即开始学做。所以这一点也是导致幼儿在午餐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表现。2、 家庭环境的影响许多家庭饮食单调,有的父母自己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又不回避孩子,无形之中孩子便学着父母不吃这不吃那,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又有的家长对孩子在就餐中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迁就满足,进餐时孩子愿意吃的菜就放在他眼前,不愿吃的菜可以一口不吃。家长的这些迁就和不注意及时纠正使孩子这类行为成为痼疾,以致产生厌食、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从而进一步演变为孩子在幼儿园就餐中因为没有父母的依靠而“玩餐具”的不良行为3、 幼儿在坚持性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孩在活动中的坚持性一般略强于男孩,但在坚持时间的离散性上,男孩却大于女孩

10、,女孩的坚持性差异较小,男孩的差异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观察中发现,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老师予以指正时,女孩表现出一定的克制性,而男孩并不怎么在意老师的批评。通过实践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积极入手。1 、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模仿榜样 教师可以以班上不挑食且个头高的、身体壮的幼儿为例加以表扬,让幼儿明白一个简单的:人除了吃米饭,馒头外,还要吃肉、蔬菜。小孩如果挑食、偏食、不吃肉、菜,就不能长个子。每顿饭前老师都介绍菜名,渲染菜是多么美味可口,刺激幼儿胃口,造成幼儿个个要吃饭的局面。在周围气氛的强烈感染和刺激下,有挑食毛病的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打破自己平时的禁忌积极加入其中。2、以教学

11、活动为深化点,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幼儿主动掌握不同的生活常规。孩子们的生活常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逐步积累起来的,教学活动正是使我们的常规培养内容不断丰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一日生活中,我有时选择一些幼儿已知的,程度略比以前提高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指导,让幼儿主动掌握不同的生活常规。为了能得到比较确切的、有说服力的答案,我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以语言活动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为例,其主题是教育幼儿懂得吃饭要专心,要爱惜粮食,不能把饭粒撒在地上、身上。在上这一节课之前,我事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构思。在晨间活动中,首先让幼儿了解一些正常就餐的基本知识,而在上课时,我则利用

12、情感诱导法,结合木偶表演,将幼儿带入故事天地,了解到吃饭不乖的害处,使幼儿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课后幼儿纷纷告诉我:“老师,以后我也不做漏嘴巴。”纯真的话语是幼儿真实情感的体现,常规习惯也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3、要坚持耐心说服和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的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饭粒,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

13、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个饭粒也没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啊!今天我们来请吃饭干净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时,幼儿们都一口口慢慢地吃着,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 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4、日常活动中用故事引导法让幼儿潜移默化故事引导法实际上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

14、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如为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姿势,我向幼儿讲述了到鸭妈妈家做客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和正确的姿势。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我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5、通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吃饭慢是小班幼儿的通病,我们就开展“小动物吃饭”的游戏,把自己想成大老虎的嘴巴、狮子的嘴巴,鼓励幼儿不断咀嚼吞饭。巡视中,我会说:“怎么听不到老虎的牙齿声音了?”其实,这是在提

15、醒幼儿要嚼、不含饭。老师一会是鲨鱼的嘴巴,一会是恐龙的牙齿,孩子们吃饭的速度大大提高,含饭现象减少了。6、通过念儿歌可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有时吃饭前或日常活动中可以带领幼儿复习儿歌吃饭,让幼儿在边念边做动作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巩固了正确的行为习惯。7、 把教育活动与改变幼儿不良行为结合起来,开展以食物为中心的科学教育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介绍蔬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畜禽的特征和肉食对人体的作用等。教师也可利用种植蔬菜种子,观看其生长过程,带幼儿去食堂观看蔬菜是如何炒出来的等活动,从而让幼儿对所吃食物产生认识和品尝的兴趣。在吃饭时,对挑食的幼儿采取逐步加量的方法,即使他们受气氛的影响想多吃一些,教师也要把握分寸,使他们有余味未尽的感觉。8 、 家园一致教师可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提醒家长自身的饮食习惯及对孩子的影响。提醒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喂养方式,要求幼儿在家里就餐的表现应与在幼儿园的就餐中的表现一致,而不是过分迁就满足幼儿。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2007-5-29(汇龙幼儿园) 作者:郁青通过上学期班级中开展的自助式生活活动以来,幼儿基本上都有自己独立自理的欲望,学会了简单地生活技能如:洗手、漱口、午睡、运动中的生活料理等。孩子们都在不断的操作中养成了良好习惯、把握了一些生活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