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89340992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加连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连加连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连加连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连加连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加连减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河苑街小学 范小枫【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65页的内容。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

2、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教具学具】课件 小棒 卡片、小鸟图【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2.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

3、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出示算式卡片) 4 + 2 = 6 2 + 5 = 7 9 2 = 7 5 + 4 = 9 2 + 2 = 46 + 3 = 9 7 + 3 =10 7 4 = 3 9 1 = 8 4 + 5 = 98 4 = 4 2 + 6 = 8 4 + 3 = 7 9 6 = 3 3 + 4 = 74 4 = 0 8 + 2 =10 7 5 = 2 3 1 = 2 7 6 = 1 【设计意图:口算训练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所以在每节课前我都会用5分钟左右时间进

4、行口算训练。本借课的口算既是为了复习旧知,又为下面初步感知两步计算与一步计算的关系打下了伏笔,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连加,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图,学生说图意,师板书【设计意图: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独立尝试列式,全班交流,并和前面20道算式进行对比。(4+3+2=) 3)引出:连加 4)读算式:4加3再加2.5)独立尝试计算。 6)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先算4+3=

5、7,再算7+2=9。 7)明确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及计算顺序。 8)按老师的要求摆图写算式。9)自己摆图写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摆一摆,使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练习,让孩子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认识连减,探究“连减”的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图,学生说图意,师板书2)独立尝试列式,全班交流。(9-2-3=) 3)引出:连减 4)读算式:9减2再减3.5)独立尝试计算。 6)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先算9-2=7,再算7-3=4。 7)明确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及计算顺序。 8)按老师的要求摆图写算式。9)

6、自己摆图写算式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连加”的认知基础,因此在连减教学中就直接让学生用“连加”的学习结构来学习“连减”,如果说“连加”是教结构的话,那么这里的“连减”则是在用结构。】 3.初步感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图,学生说图意,师板书2)独立尝试列式,全班交流。(4+3-2=) 3)引出:加减混合 4)读算式:4加3再减2。5)独立尝试计算。 6)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先算4+3=7,再算7-2=5。 7)明确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及计算顺序。8)变换情境图,学生独立计算。 9)全班交流 10)再次明确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及计算顺序。【设计意图:这里的设计将作为机动部分,课堂上根据

7、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掌握情况,随机学习或是裁剪。】 4.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三个数连加、连减时,先用第一个数加(或减)第二个数,再用它们的得数加(或减)第三个数。【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学习经验之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这样既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逐步培养孩子们的总结归纳能力。】三、巩固练习 1) “南瓜图”、 “黄瓜图”、“小鸟图”、“小鸭子图” 2)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图写算式 3)自己摆图写算式 4)同桌互相摆图写算式 【设计意图:及时地巩固知识、梳理刚刚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学到手的知识切实成为自己的本领。由于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动,你光让他听,他还真坐不

8、住。因此,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摆出小棒,教师可以同时考查学生对连加、连减这一知识掌握得如何。】5)拓展运用: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能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举例,一方面是想将数学与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进而体验连加连减的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1.方法归纳:三个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先用第一个数加(或减)第二个数,再用它们的得数加(或减)第三个数。2.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设计意图:趁着学生意犹未尽。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和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