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38928045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叶表格式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科教版科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16至19页第二单元第三课植物的叶。二、教材分析植物的叶是教科版科学课二年级(下)观察植物单元第三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叶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叶子、研究叶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以“叶子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观察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器官研究“我的叶子”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怎样才是一片完整的叶子。“观察叶子”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不同

2、叶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本课以“探究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三、设计思路以“叶子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课前鼓励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通过了解植物的叶的外形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观察时注意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观察器官研究“我的叶子”的特征。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出叶子相同与不同的地方。观察各种叶片时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各种叶片的异同,从颜色、大小、叶片的叶柄、叶的边缘等特征找出叶的不同。然后让学生思考

3、:既然植物的叶都不同,为什么都叫叶? 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能找出叶片的结构都有叶柄、叶片,叶片上有叶脉。接着安排了一个“拓印树叶”的活动,因为可以通过拓印树叶是否完整,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去评价这幅拓印树叶,再一次加深了对一片完整树叶的科学概念,最后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的教学环节。而留给学生的课后练习我做了详细的考虑,就是安排了一个“帮叶子找妈妈”的活动,这个活动的设计启发来自“寻人启事”,内容上会写有要寻找的人的详细特征,这正是我设计的启发点,让学生把今天收集到的叶子,选一片自己喜欢的叶子,详细描述叶子的特点,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叶子的认

4、识和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各种叶的形态,直到叶由叶片和叶柄等组成,叶片上有叶脉。2、通过仔细观察尽可能地了解叶的各种信息,如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2)能力目标1、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收集的叶的特征。能进行归纳并总结。2、对是不是同一种树叶能够判断。(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观察的乐趣,使学生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五、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和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了解植物的叶的外形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六、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课前学生自行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拓印树叶的材料、放大镜等。七、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用具媒

5、体一、引入二、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开一个“叶子展览会”,请你们拿出自己收集的叶子进行展览,好吗?2、小结:叶子是有多种多样的。3、问:为什么同学们认为它们都是叶子呢?4、问: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些是植物的叶子,那它们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5、把学生的汇报作简单的板书。6、原来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 (颜色、形状、大小、味道)而每一片叶子都有柄、叶片(柄、叶片)7、从叶片的叶边缘引出鲁班的故事,进行教育与鼓励。8、放课件,出现不同叶子的图片(问:怎样才是完整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的意见吗?)l9、用课件介绍植物的叶子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的,叶片上有叶脉。(先让学生归纳叶片的组

6、成“板书”,再让学生齐读出叶片的概念)l10、你桌面上有完整的叶子吗?生生交流学生讨论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学生评价小组观察、交流、汇报电教平台三、拓展活动进1、进行拓印树叶的活动:通过课件介绍拓印树叶的方法。A:调好水粉画颜料B:均匀涂抹到叶片的背面C:盖上白纸D:用手掌轻压白纸(可按照书上19页进行)学生自评拓印树叶图。(从叶片的完整性进行评价)2、写“帮叶子找妈妈”,介绍这片失落的叶子。学生活动学生课外活动课件介绍附送:2019-2020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植物的根表格式教案设计课题名称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够用语言描述两种根的形态特征。2、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能够根据根

7、的形态进行简单分类,学会观察、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植物各部分尤其是根的兴趣,引发学生保护植物的情感倾向。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直根和须根的特征难点:学生通过观摩感知,形成直根和须根的概念。教学材料准备采集各种各样的根,直根:白菜,菠菜,芫荽;须根:车前草、蒜、葱、芹菜、;贮藏根:胡萝卜、白萝卜、甘薯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引入讲故事:小白兔很喜欢吃白菜,于是它决定自己种白菜。(出示带根和没根的两棵白菜)请问,它要选择哪棵白菜才能种活呢?思考故事中提出的问题,并简单说说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铺

8、垫。揭示课题原来植物的根那么重要,那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子呢?(板书课题)观摩感知1、出示白菜,菠菜、蒜、葱等植物,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这些植物吗?2、请你们指一指它们的根在哪里。1、说出各植物的名称2、指出每种植物根的位置1、巩固所学知识,能熟练指出植物的根。2、利用实物的直观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嗅觉、触觉,一看、一闻、一摸加深了对两种不同植物的根的感知,易于对根的形状形成感性认识,从而为根的分类打下了基础。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提问:同样是植物的根,它们都长得什么样呢?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2、 根据你们的发现把这些植物的根分一分。3、 请把这两种根的形状画一画。(直根由主根和侧根组

9、成;须根像一把胡须,粗细差不多)1、 学生仔细观察、描述直根和须根的形状特征。2、 根据植物的根不同形态进行分类。3、学生把分类后两种根的形状画出来。1、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研究物体的科学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2、 让学生知道比较、分类的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之一。3、 “画根”,这是让学生用形象的的方式来表示,将科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更加了解根的特点。归纳总结1、 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2、 形成概念:像白菜、菠菜这种根中间有一条又直又粗的根,周围还长着细短小根,这种根叫直根;像葱、蒜这种所有的根多差不多粗细,像一把胡须的根叫须根。3、 出示萝卜、甘薯,介绍贮藏根

10、。1、 学生汇报他们的分类结果,描述两种根的形态特征。2、 给不同形态的的根命名,并且能够举出几种植物的例子。学生能够联想并且想象,从而能够根据植物的根的特点,给植物的根分类、命名。同时联系生活,回归自然,举例说明。实践应用贴图游戏:向学生展示几种植物的图片。黑板上贴出三座小房子,分别贴上三种根的图片。谈话:根宝宝要回家了,请你们把这些图片上按照根的形状,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好吗?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贴根游戏。2、 说说为什么这样分类。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根的热情!拓展延伸1、了解根的用途(1)上课前我们都为小白兔选择了带根的白菜来种植,到底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2)出示图片:看看这几组图片,想

11、一想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可以小组讨论、交流)(3)根对植物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人们还可以利用根做些什么?(课件:根雕、药材)。心灵手巧的诸暨人们,利用根还能制作各种精美的根雕艺术品(课件演示)。(4)原来植物的根不但对植物很重要,对我们人类也有很大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植物的根,珍惜周边的花草树木,保护环境。你们打算怎样保护植物呢?1、 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对根的作用进行大胆设想和猜测。2、 引导学生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根的作用,说出根可以:吸收水分养料、贮藏营养成分吸水、储存水、固定支持和坚固泥土等。3、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根与人类的关系。(根可以吃、做中药、制作艺术品根雕)4、

12、 结合生活,说说自己要怎样保护植物。1、 回应引入的故事,再次激发学生层层深入,探究科学的积极性。2、 引发学生保护植物的情感倾向。对教学的反思1、 教学成功之处 本课运用“观摩感知探究实践归纳总结练习提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观摩感知阶段,学生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的根,了解周围常见植物根的特点。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实践,着重指导学生观察几种直根和须根植物,并进行比较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直根和须根的特征。最后建立直根和须根的概念,并初步获得变态根的科学知识。最后,通过“练习提高”,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2、 教学不足之处由于观察材料种类不够全面,有点以偏概全的感觉,其实有些植物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前采集,并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资源共享,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的精神,效果会更好。对教材1、 活动的设计在难度上是否适当(适当)2、 学生的探究兴趣集中在哪个环节(分类、游戏)3、学生的主要收获是什么?从哪里表现可以知道?(掌握根据根的不同形状进行分类的方法,了解了根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又快又准把图片中植物的根进行分类,并能说出根的重要用途)板书设计 植物的根 须 根直 根贮藏根 图 图 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