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0 柳叶儿》指导教学书(新版)苏教版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体会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感悟到苦难是一笔财富,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磨难,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体会一些语句包含的感情 ②认识目标:体会文章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时间】 (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给下列生字注音捋下来 勒紧 兀 地 攥干 一茬 凉飕飕 噌噌 微涩 逞 能 二、感情调节:对于柳,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咏柳的名句听,“两个黄鹂鸣翠柳”;看,“绝胜烟柳满皇都”;赏,“客舍青青柳色新”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与柳有关的诗句吗?当代作家宋学孟先生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与“柳”有了亲密的接触。
那么他又会怎样描绘“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先生的作品《柳叶儿》,看看我们会有什么收获三、自学互帮 (一)自学内容一:整体感知,理解主题1.围绕柳叶儿,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哪几件事?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动词来概括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2.这两件事,给童年的“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柳叶儿为什么会给他带来这种感觉?明确: 乐: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三“乐”是吃柳叶儿知者加速:而立之年的作者回忆自己8岁时的经历,他仍然只品到童年时的“乐”吗?如果没有,那么他又品出了什么滋味呢?(“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你能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这种滋味呢? (二)自学内容二:品味语言,探究“苦涩”方法提示:仔细阅读课文3-14段,找出体现“苦涩”滋味的语句,结合其中的关键字词加以分析,说出你的感受。
示例】第六自然段“那些天,全家最乐的人是我”此处的“乐”是实写,那时的“我”的确实全家最乐的人因为“我”少年不知愁滋味,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和全家人的处境但是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呀交流方法提示:我们组讨论的是第 自然段的 句,苦涩之情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1)第七段: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光了他们在长杆上绑一把镰刀,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一抱一抱运回家去,柳叶儿捋下来吃,树枝儿烧火高处的,大人没办法,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柳叶儿抢得快的原因是粮食紧缺)(2)课文第9—11段具体描写清晨去抢柳叶儿的情景具体写上树的情况仰头看看”, ----树高; “天蒙蒙亮” --—时间早;牙齿 “咯嘣蹦响” --天气冷--“飕飕”地爬上去----爬树技术高;肚皮“冷飕飕”的, “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滋味并不好受。
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饥饿的苦涩---- “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脑袋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3)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4)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四、拓展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份份还未吃完被扔掉的饭盒;一个个穿着名牌服装还不断伸手向家长要钱,向同学炫富的孩子;一位位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却不好好学习的学生……假如你的朋友有上述的情况,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请大家用“朋友,我想对你说……”这种句式写一小段话不少于50字) 五、帮困:学完全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请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六、当堂练习:1. 关于“柳”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选取两个连续的句子写在下面 2.作者童年时期的乐在中年的他看来,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无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试着用“有一种快乐叫•……”的句式来描述作者的复杂情感示例:有一种快乐叫辛酸;有一种快乐叫 3.我和三叔一大早去抢树叶是因为( )A、早晨的树叶儿沾着露珠,又嫩又新鲜B、“抢”其实是偷,不能让别人看见C、抢的人太多,争取在别人之前抢到D、树叶儿是难得的美味佳品,营养丰富 4、 写早春早晨的凉意有什么作用?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使我们抢柳叶儿的事充满诗情画意。
B、创设清凉的氛围,反衬生活的艰苦 C、创设悲凉的气氛,反衬生活遭遇的悲惨 D、烘托我和三叔凄楚的心境七、课堂总结【今昔对比】以前的人们是寻求温饱,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现在的人们却是因为感到新鲜,想要去尝试,或者是追求绿色健康正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才造成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感激这和平的、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牢记历史,期待更美好的未来!八、最小作业量:《同步练习》“课堂同步”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