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代码 082804 名称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主要研究方向1. 地方电力系统2. 农业工程自动化3. 农业信息工程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职 称是否博导主要研究方 向备 注韦化男1954.6教授是地方电力系统高压、电力硕导梁小冰女1946.12教授地方电力系统高压、电力硕导杭乃善男1949.5教授地方电力系统电力硕导林小峰男1955.12教授农业工程自动化自动化硕导周永华男1962.3副教授农业信息工程李啸骢男1962.2副教授农业工程自动化一、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农业工程电气化和自动化领域内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应具有坚实的电气化和自动化的理论基础,具有系统的农业工程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工程研究、开发、设计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 38 分其中 公共学位课 必修 4 门 共 9 学分 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 必修 4 门 共 12 学分 非学位课 须修 5 门 共 12 学分 教学实践 共 2 学分 必修环节: 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 共 2 学分 四、 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中英文)课内时数学分开课时间学位课程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2第2学期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2自然辩证法542第1学期Dialectics of Nature3基础英语1503第1、2学期Fundamental English4数值分析603第1学期Numerical Analysis5数字信号处理603第2学期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6专家系统及其应用603第3学期Exper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7电网络理论603第1学期Electric Network Theory8专业英语402第3学期Professional English非学位课程1应用代数402第1学期Applied Algebra2电力系统分析603第2学期Power System Analysis 3电力系统安全与控制603第3学期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control4人工智能及其应用603第3学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Application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中英文)课内时数学分开课时间非学位课程5线性系统理论603第2学期Linear System6数理统计402第1学期Mathematical Statistics7最优化方法603第2学期Optimization Method8农业可持续发展402第2学期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9配电网自动化402第3学期Distribution System Automation10计算机控制技术402第2学期Computer Control Techniques11农业工程导论402第2学期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12水利工程403第3学期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13网络管理技术402第2学期Network Management Techniques14DSP原理及应用402第2学期DSP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15现代防雷技术402第2学期Modern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iques16管理信息系统402第2学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17水电厂自动化402第3学期Hydropower Station Automation18专题讨论课402第3学期Seminars19新能源及其应用402第3学期New Energy and Its Application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中英文)课内时数学分开课时间非学位课程20智能控制603第3学期Intelligent Control21软件工程基础402第1学期Fundamental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22信号检测理论与技术603第1期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nd Techniques补本科课程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543任选2~4门2电力系统暂态分析543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502.54电力电子技术6035VC程序设计502.56自动控制理论502.57发电厂电气部分7038微机原理与应用603五、 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参与主讲一定学时的本科课程,教学时间完成后,本人写出报告,由指导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写出评语。
时间安排:第三、四学期内容:① 主讲一定学时的本科课程 (10学时) ② 指导课程设计 (2~3周)③ 指导毕业设计 协助指导 ④ 指导综合实验 (2~3周)⑤ 指导生产实习 (2~3周) ⑥ 其他教学工作考核方式:有本人写出工作报告,指导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写出评语,指导老师按计划要求核实,学院写出通过否意见工作量、考核方式)六、 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考核方式)1. 参加国内、学院、教研室、教学小组的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活动3次/年以上2. 每次学术活动要作出书面活动总结,由指导老师审阅签字,交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存档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本学科研究生必须阅读的学术著作、学术期刊:1. 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2. IEEE Proceeding c: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3.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4. IEEE Proceeding b: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5.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6. 电力系统自动化7. 互联网世界8. 电工技术学报9. 中国电力10. 中国农业科学11. 自动化学报文献综述、选题报告的基本要求:在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与拟选课题有关的属本学科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15篇以上)。
文献综述要叙述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有关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内容、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或难点、阐述所选方案的依据文献综述应把握所研究课题在学科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技术难度和先进性、工作量,满足论文审核的基本要求选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为:①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②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③ 主要研究内容;④ 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⑤ 为完成课题已具备的条件;⑥ 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⑦ 主要参考文献⑧ 格式规范⑨ 选题报告字数不少于5千选题报告要经导师组和有关专家(由3名以上的专家组成)参加的开题报告会进行审议,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本学科硕士研究生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以证明能力与水平的标志)1. 一般至少有一篇以广西大学为单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含录用)专业学术论文(排序前三名)或有一项经过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有一项专利证明(主要完成者)若两名以上研究生共同署名发表的论文或专利,则只算排序前面的一名。
2. 计算机水平取得ATA等证书3. 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包括学术水平和工作量要求):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选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应用研究应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其研究成果应具有先进性,同时至少要有局部深入的理论分析2.论文有一定的难度,能表明作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论文的综合、分析、研究等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技术难度、先进性,能体现作者跟踪学科研究前沿,系统地运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研究或解决该学科的有关问题 技术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等)应: ① 能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推导、分析严密完整,实验方法科学,数据可信;② 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③ 论文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适用性3. 论文有新的见解,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论据充分,文图标准规范、数据详尽真实,写作认真,软件文档齐全。
5.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撰写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2.5万字以上论文的评审:1. 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2. 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3. 审核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