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78972847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经典诵读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弟子规教学时间:8月30日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讲解内容: 弟

2、子规 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

3、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

4、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

5、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教学反思: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

6、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第二课时 三字经上课时间:9月6日教学内容:三字经第四部分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 2、借助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本部分内容。 3、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了解,领会祖国文明的博大精深。教学准备:1、三字经诵读资料。 2、三字经参考书籍。教学流程: 一. 自由谈话,激趣导入。1、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国的文明更是博大深奥。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从三字经的前三部分中懂得了受教育的重要,懂得了做人的一些基本礼仪,还了解了生活中的名物常识。不过,一个人如果要使自己更出色,使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只懂得这些还

7、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丰富的知识。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2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平日你是怎样学习知识的吗?(学生自由谈话) 我们可以在家中向父母学习,在学校向老师、向小朋友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你知道它是谁吗?(书)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教会我们许多知识,你最喜欢读什麽书?(学生自由回答)生活在古代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读书你们想知道他们都读些什麽书吗?进入今天的-国学新世界,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共同了解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儒家经典。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1)教师领读“凡训蒙,须讲究”

8、至“文中子,及老庄”学生跟读,并注意生字读音。(5)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顺。(6)汇报读 指读 男女生轮流读三.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凡训蒙,须讲究”至“号六经,当讲求)利用手中参考书籍小组合作,看看你都找到了哪些书籍,除了书名外,你对它还有 什麽了解? 四. 汇报交流,知识拓展。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归纳,点拨。(一)小学 作者朱熹,本书详细介绍了小学学习的具体内容,简单了解古代学生学习内容,如:驾驶马车、射箭、音乐、书法、礼仪等(二)“四书”:学习语句论语学习“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了解论语共253章及作者和所记录内容。孟子了解此书的主张行“仁政”而称天下。大学作者曾子,与

9、中庸出自礼记是单独的两篇文章。中庸作者子思(孔子的孙子)“中”不偏,“庸”不易。背诵这八句话。(三)“六经”:1 现存五部: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其中乐经在焚书坑儒事件中失传2介绍“焚书坑儒”了解史实。3背诵这两句话。(四)孝经回忆孝经的作者及写作目的。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给大家听。五.熟读成诵,汇报展示。六.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现代蒙学教材的学习强调反复吟咏,熟读成诵,正是在诵读中,教材的押韵美感、抑扬顿挫的节奏才能体现出来,或者说正是教材语言特有的声律美感内在地决定了吟咏诵读是其主要学习方式。因听声而记真切,因吟诵而见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语言的声音美本身!今天的语文低

10、段教材,基本采用先集中学拼音后分散识字,采用了浅显通俗的白话韵语配合拼音识字,但在平仄起伏、抑扬顿挫方面不如传统蒙学教材那样讲究,汉语言的声律奥妙和平仄节奏美感体现得不太充分。 在研究中每天让孩子反复吟诵这类读本,美辞佳句尽入腹中,积累日丰,有助于培养学生凝练、典雅的文言语感和美感,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识字量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第三课时 回乡偶书上课时间:9月13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2、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重点难点: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1、,揭示诗题。1、谈话导入:一个人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回到久别的家乡,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回乡偶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板书:回乡偶书。2、学生齐读。先自己读,再指名读,更正后齐读。3、出示头像,介绍诗人。 贺知章不但是个大诗人,而且还是个大学问家。指名说说自己了解的贺知章。二、交流学习,感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行诗。自由读,说说大概的意思。图片出示(年轻和年老):有哪些变化呀?(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很大,诗人的样子也发生很多变化,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什么?(乡音)解释:家乡话。为什么没有变?(说明诗人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

12、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学习第三、四行诗。过渡:诗人没有忘记故乡,而故乡还认得这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吗?自由读,你能说说大意吗?学生说后,交流理解诗意的方法。演一演。有感情的读。三、配乐吟诵,升华诗情。1、配乐诗朗诵。(师范读)2、学生学习吟诵。3、那么怎样读好诗呢?老师这里提供大家一个方法。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4、学生自由朗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体会成就感。5、指名朗读。6、同桌朗读。(配乐)四、阅读续篇,深化感情。1、出示回乡偶书之二2、学生自由朗读3、集体朗读

13、教后反思: 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多读,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第四课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上课时间:9月20日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

14、亲人的思念之情。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指名读读诗题。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2、指名读,师生评议。3、集体朗读。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1、自己背诵。2、同桌比赛背。3、开火车背诵。五、拓展延伸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