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7897192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目标导航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2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3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的过程。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2)19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2成就表现主要发明意义电的广泛使用(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2)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也制造出来(3)电灯、电车、电话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进入“电气时

2、代”,电力作为新能源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2)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研制成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的生活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发展,人们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促进了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思维点拨(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重大发明中起了主导作用,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3、国家,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有些后起国家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条件(1)工业部门的变化: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2)工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3)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2目的: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3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4影响: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

4、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知识点拨1手工工场、工厂和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经历的三个阶段。(1)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2)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3)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2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通过兼并或相互联合的方式,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开始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经济联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

5、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表现: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图解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史料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它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全球通史史料解读由划线部分

6、中的“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说明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划线部分中的关键信息是“取代”。问题思考依据史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提示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2影响史料发展成为垄断组织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研究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从而取得新的成果,运用于生产之中,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史料解读注意由划线部分中的“有利于”和中的“有计划”“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垄断组织的影

7、响。 问题思考依据史料,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提示垄断组织资金雄厚,采用最新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计划地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2)影响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8、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向尖锐。主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史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史史料解读史料中省略号前一句说明19世纪末交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划线部分说明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问题思考根据史料

9、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特点。提示19世纪末,随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史料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史料解读史料中划线部分表明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问题思考根据史料说明世界市

10、场的形成产生了什么作用?提示史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分析世界市场形成产生的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这一切都推动了整个世界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欧洲殖民侵略、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基本特点整

11、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及影响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等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

12、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1(2018南宁高一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又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重大发明是()A珍妮机 B蒸汽机C骡机 D内燃机【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电的广泛使用和内燃机的创制答案D解析珍妮机、蒸汽机和骡机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排除A、B、C。内燃机的发明促使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它的能源系统主要

13、以石油为主,故选D。2下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考点】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题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钢铁工业的进步答案B解析美、德在1860年和1900年占世界制造业的比例都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故B项正确。3(2018安阳高一检测)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工业结构的变化与生产社会化

14、趋势的加强答案C解析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指采用机器大生产,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在此时的表现主要为对外殖民扩张与掠夺,故B错误;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和“兼并和组合”可知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的出现,故C正确;殖民体系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4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 00027 2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考点】垄断组织的出现【题点】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C解析1870年是本题的题眼,因为187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私人垄断时代到来。5(2018山东济南一中检测)有学者指出,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作为世界的一个小部分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已成为为数众多的、兴旺的美洲耕种者的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