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507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检测(二十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主张是()A“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C“人非工具” D“政教合一”解析:选A据题干“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宗教改革运动,A项属于宗教改革;B项属于启蒙运动;C项属于理性主义;D项属于中世纪的国家观和宗教观。故选A项。2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了圣经”。这种“曲解”()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

2、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解析:选C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破除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加重了天主教会的危机,使民众的传统信仰发生危机,故A、B、D三项错误。3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解析:选D“教权是太阳,皇

3、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看出当时教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4(2019苏州调研)“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材料所述的“这些人”应是()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这是启蒙

4、运动思想家的主张,故选C项。5(2018苏北四市期中)“(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这表明宗教改革有助于()A加强教皇的宗教权威 B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可知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思想专制,C项正确。6(2019南京调研)“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A天赋人权说 B分权制衡说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说解析:选C由题干

5、可知权力是否允许被使用,在于人民的意愿,这体现了人民对于权力使用的契约主张,故C项正确。7(2018海门一模)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崇尚自然神论,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材料表明伏尔泰()A偏离了人文主义方向B借助宗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认可宗教的教化功能D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解析:选C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没有偏离人文主义方向,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宗教对人的约束,并未涉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宗教对人的约束,体现了宗教的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约束人的行为”不等于“约束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8(2018

6、泰州中学期初)“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A唤醒了人性的复苏 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C诠释了理性的内涵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解析:选C从“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其核心是理性,故C项正确。9(2019启东中学月考)当启蒙运动实际发生时,法国人并没有将此称为启蒙运动和给出定义。1783年,柏林月刊以“什么是启蒙运动”为题进行公开征文讨论,下列符合征文要求的是()A注重提倡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B经过别人

7、的引导来运用自己的理智C不需改造社会和改善人的命运D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解析:选D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启蒙运动强调理性,理性就是能够独立地运用自己的思考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而不需借助外力,故B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构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主张,积极的改造旧的社会,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强调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的人格,提倡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故D项正确。10(2018常熟期中)“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8、“他们”发起的运动()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性”,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是文艺复兴,故A 项错误;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的是宗教改革,故B 项错误;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是启蒙运动,故C 项正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是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11(2019启东中学月考)在他们的心中,自然法则是最高的准则,任何人间的王权、神权、金钱都应该从属于最高准则。由此开始的解放释放了巨大能量,冲击着18至19世纪的欧洲。他们()A建构了全新的科学体系 B崇尚理性并且病

9、入膏肓C批判并抨击了所有观点 D希望重新建立法治社会解析:选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主张建立法治社会本身就是为人类长远发展考虑而提出的理性主张,故D项正确。12(2019江苏名校调研)“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是()A民主共和 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解析:选B由题干可知,反对权力过于集中,主张分权制衡,这体现的是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

10、三权分立”的思想主张,故选B项。13苏格兰引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局面。“苏格兰特色”显示英国的启蒙运动()A注重知识普及 B热衷政治革命C缺乏理性思考 D追求人性解放解析:选A“苏格兰引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表明英国的启蒙运动注重知识的普及,故A项正确。14(2018南京调研)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能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

11、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解析:选B材料中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要理性思考,学会批判质疑,认为政治革命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与材料中康德强调思想自由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契约思想是卢梭的思想,材料中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故D项错误。1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

12、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解析:选C“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指思想解放,“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指新的民主制度,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2018南通一模)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

13、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4、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4分)(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阅读材料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思想主张;第二小问,抓住“意大利”这个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要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

15、和“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分析;第二小问,通过对材料中“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这个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答案要点。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内容概括出康德和卢梭的观点即可;第二小问,需在准确提取信息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答案:(1)思想主张: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现世的幸福和自由。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2)思想主张:人人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进步:人们获得信仰方式的自由;推动自由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3)观点:卢梭:通过社会契约获得自由。康德: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不能为了个人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价值和意义: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或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