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5058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含解析)人民-人民高三历史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检测(三)专题七专题九(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南京、盐城模拟)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东晋时期,完成于南宋,王景是东汉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

2、辟倍多,境内丰给”可知,犁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盐铁官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2.(2018苏北三市调研)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说明来源比较丰富,故B项正确;A项“日臻完善”说法

3、绝对;C项十分发达不符合史实;D项中分工细致错误。故选B。答案B3.(2018苏州期初调研测试)明朝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解析根据材料“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江西赣州”可知,以嘉定、吴会为代表的东南地区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一定的转变,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地域分工,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突出地区生产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了东南地区的生产变化,不能体现其在全国

4、的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A4.(2018泰州中学质检)织锦是宋代丝织生产中一项主要的品种,其中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这里的“臣僚袄子锦”最可能产自()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解析依据题干“由成都生产的臣僚袄子锦是宋朝皇帝在每年的端午节和十月初一赏赐百官所用”,结合所学可知,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皇室、贵族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农民个人消费和缴纳赋税,剩余部分才在市场流通,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不符合题意,故

5、C项错误。工场手工业资本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A5.(2018盐城调研)“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关于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无数人的“寻银诀”。2016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已经水下考古发掘见诸世人。下列说法最具合理性的是()A.传说可能包含历史真相B.考古研究主要依据历史传说C.一切传说皆有历史依据D.历史口述详略决定史实真伪解析“2016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已经水下考古发掘见诸世人”,表明传说可能包含历史真相,故A项正确;考古研究主要依据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不是历史传说,故B项错误;一切传说皆有历史

6、依据说法不符合史实,传说可能有历史依据,故C项错误;史实真伪是由证据决定的,不是历史口述详略,故D项错误。答案A6.(2018盐城时杨中学质检)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居于交通便利之地常遭盗贼劫掠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缺乏政府监管A. B. C. 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尽近水际”可知正确;由“劫杀皆遍”可以看出盗贼劫掠比较频繁,故说法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商业活动的相对集中,说法错误;说法错误,A项正确。答案A7.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

7、.“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解析“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体现了农、工、商的重要性,不存在抑制商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中的“末”指商业,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故B项错误;“乃令贾人不得”中“贾人”就是商人,对于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体现了抑制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农为“本务”,工商为“末”,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8.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

8、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D.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解析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故B项正确。答案B9.(2018镇江模拟)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 278家,1928年达8 926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解析一战期

9、间日本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故A项错误;各国加紧侵略与材料中“俄国下降”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在华设立的商行”反映了资本输出,故C项正确;各国实力美国强日本弱,与材料中“日本在1920年达4 278家,1928年达8 926家”大大高于美国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8南通质检)李鸿章上奏朝廷称:“各口通商以来,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庶逐渐收回权利。”由此可知,李鸿章创办“此局”的目的是()A.解决民用企业困难 B.逐步收回国家利权C.筹集军事工业资金 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解析根据“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故设法召集华股

10、,特创此局以与洋商争衡,庶逐渐收回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为了与外国商轮争利、“收回权利”,创办了轮船招商局,B正确。答案B11.(2018苏州模拟)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发展大事1892年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

11、促进其发展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解析材料信息不能表明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且在辛亥革命之后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故A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之后,与题目时间1892年不符,故B项错误;孙中山发展实业的重点是铁路交通运输业,故C项错误;材料中“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说明,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调研)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年份进

12、口商品出口商品钢铁和机械棉纱及棉制品棉花矿砂及金属1925年6.520.73.82.91928年7.215.83.42.11931年9.37.92.91.6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解析轻重工业发展与材料中“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的统计角度不符,故A项错误;优于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的统计角度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机械”进口增加,“棉制品进口”和原料“出口”下降表明国内工业生产发展,故C项正确;1918年“一战”结束,与材料中“1931年”不符,数据变动表明绝不是迅速萧条,故D项

13、错误。答案C13.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B.民族工业较快发展C.官僚资本迅速膨胀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解析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后,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在1940年,故

14、A项错误;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是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B项错误;“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表明官僚资本的膨胀,这是马寅初对统制经济由赞成到批评的原因,故C项正确;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盛行是马寅初赞成统制经济的原因,不是马寅初对统制经济态度变化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14.民国三年正月初一,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叛逆逼民遵行新历而民皆置若罔闻,仍行旧历而以今日为元旦,民情不顺逆,亦可概见。这从根本上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专制主义思想充斥社会C.政府政策力度影响

15、较小 D.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解析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在1914年正月初一记载中表明,当时中华民国政府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以国际通行的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农历),但是民众并不愿意遵行,还是采用传统的农历,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题中并没有提及民主共和观念,故A项错误;民众不愿意遵行公历并不能说明专制主义思想充斥社会,故B项错误;当时民国政府颁布法令推行历法改革,推行力度很大,但在农村传统习俗还是根深蒂固,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是材料所说明的根本问题,故D项正确。答案D15.(2018扬州中学质检)下图是民国时期金蝶饭店的广告。该广告反映的社会景象说明()A.尊孔排外之风抵制西化 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C.西方饮食文化成为主流 D.社会变革推动移风易俗解析材料民国时期饭店的广告,反映出当时生活方式的西化,与尊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