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应用 实验专练-人教高三物理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490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应用 实验专练-人教高三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专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应用 实验专练-人教高三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专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应用 实验专练-人教高三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应用 实验专练-人教高三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重应用 实验专练-人教高三物理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1 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A级基础训练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实18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96622016】图实18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C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vB,所以C正确;x6x15(x2x1),所以B错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D错误;按照实验要求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所以A错误2.如

2、图实19所示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的装置,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的距离为d.【导学号:96622017】图实19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t1和t2,则小车加速度a_.(2)(多选)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解析】(1)挡光片A经过光电门时小车的速度v1挡光片B经过光电门时小车的速度v2由vv2ad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2)两挡光片宽度b越小,v1、v2越接近挡光片中点的速度,两挡光片间距越大,v1和v2差值越大,测量小车加速度的误

3、差越小,故B、C正确【答案】(1)(2)BC3(2016天津高考)某同学利用图实-1-10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实-1-10 (1)实验中,必须的措施是_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实-1-11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

4、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实-1-11【解析】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1)为顺利完成实验,保证实验效果,细线与长木板要平行,否则,小车受力会发生变化,选项A正确;为打的点尽量多些,需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本题中只要保证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即可,无需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选项C错误;同理,小车与长木板间可以有不变的摩擦力,无需平衡摩擦力,选项D错误故必要的措施是A、B选项(2)由s4s13aT2、 s5s23aT2、s6s33aT2知加速度a0.80 m/s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0.40 m/s.【答案】(1)AB

5、(2)0.800.40B级能力提升4(2017扬州模拟)如图实-1-12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圆柱棒下落的加速度,用细线悬挂着包有白纸且质量为1.00 kg的圆柱棒,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在额定转速下匀速转动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细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外面的白纸上画出记号,如图实113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26.0 mm、d250.0 mm、d374.0 mm、d498.0 mm、d5122.0 mm、d6146.0 mm,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 200 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图实-1-12图实-1-13

6、(1)毛笔画相邻两记号的时间间隔T_s.(2)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3的计算公式为_(用物理量表示),其大小v3_m/s;在毛笔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的速度大小v6_m/s;棒下落的加速度a_m/s2.【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毛笔画相邻两个记号的时间间隔为电动机的转动周期,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 200 r/min”字样,即每秒转20周,所以T0.05 s.(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有v31.24 m/s,v62.68 m/s;由逐差法得加速度a9.60 m/s2.【答案】(1)0.05(2)v31.242.689.605在

7、暗室中用如图实114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导学号:96622018】图实114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实115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_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实115(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_.【解析】(1)后一水滴经过一个频闪间隔运动到前一水滴的位置,可看到仿佛固定不动的一串水滴,即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水滴仿佛不动(2)g m/s29.72 m/s2;v8 m/s2.27 m/s.(3)存在空气阻力会对水滴的运动产生影响,水滴滴落的频率不恒定也会对实验产生影响【答案】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