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4043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专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十课时 寻觅社会的真谛精练(含解析)(必修4)-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时寻觅社会的真谛A组基础训练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18苏锡常镇调研)自1988年以来,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我国已先后五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材料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A.B.C.D.答案A宪法既属于社会意识,又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宪法的修改,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的内容,故不符合题意。2.(2018无锡高三期末)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

2、2017年7月17日开播,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报道。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A.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改变D.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答案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错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项无关,排除。3.(2016江苏单科)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

3、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C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故A错误。B与题意不符。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改革的性质,故D错误。“确权”主要是明确农村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C正确。4.(2018泰州中学二模)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无证

4、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可见,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表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A.B.C.D.答案C“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这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5.(2019南京模拟)大型纪实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

5、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从中可以看出()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A.B.C.D.答案B错误,社会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其促进作用;错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在新的发展理念下中国这五年的伟大成就,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故符合题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

6、念是同中国这五年的具体国情相适应的,说明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故符合题意。6.(2018南师附中模拟)习近平总书记:“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把人民看成“阅卷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多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将贡献作为唯一价值追求A.B.C.D.答案A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符合题意,我们党把人民看成“阅卷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多元价值观”问题无关,故不选;错误,“唯一价值追求”说法错误,过于绝对。二、非选择题7.(2018北京文综)“潮

7、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变化的生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体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不变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变化的生活”与“不变的初心”之间的关系。答案党“不变的初心”与人民

8、群众“变化的生活”是统一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不忘初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单项选择题1.(2017江苏单科)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

9、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答案D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花山岩画描绘的各种人物、器物以及天体图形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反映,由此可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发展进程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A、B、C与题意无关。2.(2019东台模拟)明代是我国商品经济萌芽并发展的时期,历史研究发现,明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等传统

10、农业社会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A.B.C.D.答案C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明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等传统农业社会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哲学原理。符合题意,题肢意思是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体现了社会存在决

11、定社会意识。不符合题意,题肢强调“绝对精神”,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手推磨”和“蒸汽磨”作为生产力,决定了“封建主的社会”和“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生产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决定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选C。3.(2019南通模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近10年我国消失了90万自然村。人们望着遗弃的村舍、农田、村落,担心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人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记忆()A.具有相对独立性B.可以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C.是一种社会存在

12、D.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记忆具有相对独立性;B说法错误,记忆不能预测社会发展的方向;C说法错误,记忆是一种社会意识;D符合题意,记忆属于社会意识,人们望着遗弃的村舍、农田、村落,担心乡土的记忆将会终结,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4.(2018南通模拟)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建设三峡大坝。当时,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今孙中山先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

13、东方。那些外国记者错在()否定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忽视了理想的实现需要突破历史条件否认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没有看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B.C.D.答案D本题考查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说法错误,理想的实现不能突破历史条件;符合题意,有的外国记者认为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今孙中山先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说明那些外国记者错在否认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没有看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5.(2018南京模拟)“苟利于民,不

14、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这句古语启示我们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积极推动作用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调整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状况A.B.C.D.答案A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题意,“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意思是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启示我们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符合题意,“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意思是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启示我们的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说法错误,应该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6.(2018常州模拟

15、)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A.B.C.D.答案C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说法错误,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符合题意,之所以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因为社会历史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是人民创造的,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说法错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二、非选择题7.(2012江苏单科)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