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814145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人教版高三必修1地理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训练9 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 (2015湖北百校联盟质检)右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若仅考虑CO2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地相比较,则地( )A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B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C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D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解析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答案C2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A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C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

2、,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A、D错误;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那么会成为繁忙的航线,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答案B(2015河北衡水质检)下面两图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化等值线图(单位:)和年平均降水量(单位:%)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信息显示()A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增温不明显B西北和华北增温幅度最大C东部(半)湿润区有干旱趋势D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最大解析仔细读图,图1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增温明显,增温幅度最大,A、B错误;东部(半

3、)湿润区温度普遍在增加,降水增加不多,甚至有减少的趋势,总体看有愈加干旱趋势,C正确;西部干旱区降水整体增加明显,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不是最大。答案C4针对这些变化趋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B加强水利建设投资,加强节水技术研究C挖掘东北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D西北地区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解析针对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状况,需提前安排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前加强抗旱(水利建设和人工增雨)投资,加强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随着气温升高,我国高寒地区的东北、青藏高原等区域粮食生产

4、潜力无疑因为光温增加而有待进一步发掘;在我国种植熟制不同的敏感区域,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而不是西北地区,D错。 答案D(2015山东泰安质检)读全球气温变化图,完成56题。5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A保温作用 B大气污染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解析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温度呈上升趋势,该图反映了全球变暖的问题。答案D6该图反映的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全球海平面将下降B农作物分布范围发生变化C对人类健康不会产生任何影响D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减少解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影响水循环,旱涝灾害频发,降水格局发生变化,影响农作物的分布。答案B矮篙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

5、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完成79题。物候期类型,始期变化/天,末期变化/天营养期,0.37,2.42花蕾期,0.84花期,1.47结果期,2.84果后营养期,0.37,5.74枯黄期,0.89生长期,0.37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7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和注记可知,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0.37天,末期延迟4.58天,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而不是缩短;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了,而不是延迟了;花期末期提前,即花期缩短。答

6、案D8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解析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多。展叶和开花的提前,增加了植被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植被成熟期延迟,增加了遭受秋季霜冻的可能性,增加了物种生殖失败的可能性。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脱节,加快了物种淘汰的速度。答案C9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矮蒿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高寒地区,可推断该植被主要分布于青藏高

7、原,华北平原海拔低,江南丘陵纬度低,内蒙古高原的典型植被是草原。答案C(2015豫东、豫北十校第四次联考)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题。10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 答案A11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解析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

8、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不是主要作物;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为玉米。答案A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13题。1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解析全球变暖会导致洪涝、干旱、沙尘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

9、地区移动,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会移至秦岭淮河以北。故选B项。答案B1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解析控制全球变暖关键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都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公众可积极参与。B项中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公众不可能参与。C项中多种水稻会增加CH4排放量,CH4也是温室气体。D项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能抑制全球变暖。答案A二、综合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

10、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第(1)题,注意前后

11、因果关系。第(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 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道以防内涝。 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答案(1)(自左向右)BDAC。(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治疏浚河道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

12、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15图甲为我国部分地区1月份的等温线图,图乙为太原19542006年间气候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8等温线在兰州以上、以下河段弯曲方向不同,请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其原因。(2)据图甲及所学知识分析黄河从源头至兰州河段流量、泥沙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3)结合图乙,分析太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海陆、洋流等因素。兰州以上、以下河段距海遥远,只需考虑纬度、地形等因素即可。兰州以上河

13、段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海拔变化大、纬度变化小,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以地形因素为主;兰州以下河段海拔变化小、纬度变化大,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以纬度因素为主。第(2)题,外流河除流经大量引水灌溉区域外,一般随支流的汇聚径流量增加;黄河从源头至兰州河段还没有到达宁夏平原等大型灌区。影响含沙量的因素有流域植被和河流流速等因素。第(3)题,从图示趋势线判读气温和降水总体变化趋势。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气温升高增加热量,但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加剧干旱和风蚀。答案(1)兰州以上河段从地势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地形起伏大,地形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河谷地区等温线向地势较高的河流上游弯曲;兰州以下河段流经平坦的高原,地形起伏小,纬度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河谷地区等温线向河流下游弯曲。(2)变化特征:流量增大。 原因:冰雪融水的汇集和支流汇入。变化特征:泥沙含量增大。原因:自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经黄土高原地形区。(3)趋势: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或者暖干)。有利影响:热量资源有所改善,作物生长期延长,喜温作物界限北移。不利影响: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水资源匮乏,冬、春旱加剧;土壤风蚀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